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地理教研探究

2016-07-04陈伟

江西教育B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互联网+

陈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这个新概念后,正式宣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爆炸式的信息数据不断重构着各行各业。各行各业也积极拥抱互联网,快速完成自身的升级换代,比如:互联网+交通=“滴滴打车”;互联网+金融=支付宝;互联网+通信=微信;等等。对教研行业而言,“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教研行业的结合,即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将信息技术与教研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以技术为支撑的教研变革。对于教研工作,“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在于搭建起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鼓励教研员和教师分享交流,重构教研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研活動的主体。本文就在“互联网+”时代的视野下,谈谈中学地理教研的新思路。

一、传统中学地理教研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统中学地理教研中主要存在四方面的矛盾。一是教师丰富的学习需求与有限的学习资源之间的矛盾。传统教研方式主要是听评课和听专家报告为主,教研活动次数少,远不能满足教师旺盛的学习需求,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理教研活动出现了以QQ、YY语音、微信、博客等新平台为依托的网络教研,极大地满足了教师丰富的学习需求。二是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与被动接受的矛盾。传统教研更多的是以教研员为中心,教师更多的是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而“互联网+”时代下的地理教研则是以教师为中心,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将不同教师的智慧汇集成集体的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成长。三是教师开放的求知过程和封闭的教研活动场所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教研活动主要在教室、会议室,极大地局限了教师开放的求知过程,而“互联网+”时代下的地理教研活动则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能让老师在开放的教研平台下即时享受优质的学习资源。四是教师个性化成长需求和基于经验的评价方式之间的矛盾。传统教研活动中评价是基于经验的评价,使得不同人对同一教师的评价往往不同,而且很难对教师的成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而“互联网+”时代下的地理教研是基于大数据的、关注教师成长过程的评价,能针对不同教师的个性化成长需求给出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师不断地成长进步。

二、地理教研新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教研中的潜能,把互联网、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地理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创设数字化的地理教研环境,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本文重点从教研形式和教研平台两个方面,来阐述地理教研的新路径。

1.教研形式

传统教研形式中,教师通过参加备课活动、听评课活动、专家讲座等以教研员为中心的教研活动,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指导或培训。而“互联网+”时代下的教研活动则是以教师为中心,依托信息技术,现实优质教研资源共享,同时,运用大数据手段,对教师进行过程性的诊断,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教师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比如,互联网+听评课。“互联网+”时代下的听评课更多的是对课堂进行观察,利用网络平台中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对听课过程中“教”与“学”的行为进行数据化的信息采集,通过后台计算机处理后,为课堂评价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以达到完善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

2.教研平台

随着诸如微信、YY语音、QQ、博客等各种软件产品的不断普及,能给地理教师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平台也日益丰富,使得互联网+教研的平台也丰富多彩。这些平台能构建成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既是一个集教师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于一体的教师交流平台,又是一个集专家讲座、课题研究、优质课欣赏等于一体的学习平台。例如,YY语音作为地理教研平台,能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活动、专家讲座活动、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磨课活动等各式各样的地理教研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地理教研平台能有利于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探究、互相构建及互相评价。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下的地理教研活动变得有更多的可能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也使得地理教师能更多地参与进来,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这是一次地理教研升级换代的机会,更是一场地理教研界的系统性变革。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陈海燕

E-mail:372938381@qq.com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互联网+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