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评价,让教育更加温暖
2016-07-04汪立民
汪立民
当前,制约课程改革深度实施的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评价的严重滞后,因此2013年教育部公布《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大力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评价就是方向,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有怎样的教育教学评价,就会有怎样的教育教学。
一、教育教学评价的现状
教育教学评价仍囿于唯分数、唯名次的藩篱之中,滞后于课程改革,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度实施。目前教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评价单一,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唯学习成绩、唯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质、艺术、阅读、书写、英语口语、实验操作等素养的发展,致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难以实现;二是评价过于注重优生的培养,而忽视后进生的发展,致使关注全体学生的理念难以落地;三是评价过于关注分数、名次,学校分分计较、名名计较,为了分数、名次学校不断给教师施压,为了分数、名次教师不断给学生施压,致使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难以真正减轻。上述问题说明教育评价严重滞后于课程改革,因此必须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让课程改革走向深度。
二、绿色评价的思考
为破解唯分数、唯名次的评价,弋阳县积极探索,努力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逐步构建绿色评价。绿色评价是指以帮助学生健康、快乐、自然生长为目的的评价,其基本特征为全面性、全体性、等级性。全面性是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重学业成绩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只有全面发展才是健康的、快乐的,所以要改变只评价学业成绩的局面,采用综合评价代替单一评价。全体性是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只有全体学生的健康快乐才是真正的健康快乐。要改变忽视后进生发展的局面,采用后进生评价代替优生评价。等级性就是评价要淡化分数、名次,对学校、班级、教师进行等级评价,原来只强调学校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不公布分数、名次,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师仍然是以分数、名次论英雄,致使学生的等级评价流于形式,造成学校、教师因评价而热衷于对分数、名次的追逐。要解决这种现象,必须淡化学校、教师对分数、名次追逐,对学校、教师进行等级评价,让学校、教师、学生从分数和名次中解放出来,使学校、教师拥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真正得到减轻,从而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能够轻松地学习,像花草树木一样健康、快乐、自然地生长。
三、绿色评价的实践
1.用综合评价代替单一评价
绿色评价首先应是全面的评价,只有全面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形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才能让学习不唯分数,学生才能快乐。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在不同方向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生命实现自然生长。因此必须改变过于单一的、唯分数的评价,不但评价学业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身体发展、评价学生的艺术修养、阅读素养、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
2014年弋阳县改“单一”评价,逐步实施综合评价,对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全面监测,具体内容有:文化学科素养、体育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语文阅读素养、书写素养、英语口语素养、实验操作素养等。目前已进行了多次全县性各类素养展示。一是文化学科素养与书写素养监测同步进行,每年1~2次,为提高学生的书写素养,从2013年开始我县实施双百分制,即每一个学科在答题满分100分的基础上,又增设卷面整洁分满分100分,专门对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卷面整洁分单独设立“书写规范校”奖项;二是实验操作素养与九年级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同步,考试时抽取八年级物理、生物等其中一个学科的实验进行监测,每年1次;三是其他素养监测分成两部分,分上下年各进行1次。
综合素养监测有效地促进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开齐、开足、上好,学生的体质、艺术、书写、阅读等素养明显提高,学生在学校能更加快乐地学习,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成为现实。
为发挥评价的作用,弋阳县将各项监测数据纳入了对学校的评价。综合素养展示实现了由唯教学成绩的单一评价向多样化的综合评价的转变,让学校真正从唯分数教育的藩篱中走出来,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2.用后进生评价代替优生评价
绿色评价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评价,评价应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角落里。只有全体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少数学生的快乐不是教育的真正快乐。一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科质量的评价只注重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指标的考核评价,使学校过于关注学优生,而忽视了后进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总是飘在空中,难以真正落地。
为改变这种状况,弋阳县在实施全面评价的同时,大力推进全体性评价,采用后进生评价代替优生评价,评价后进生不是不关注优生,其实水涨船自然就会高,后进生学业成绩提高了,自然就会促进优生学业成绩提高。
首先严抓考核基数,有效控制后进生流失。2013年以来,弋阳县改变以实考人数作为考核基数的方法,实行各年级(除九年级)均以上学年末学生数作为考核基数,九年级以七年级入学数作为基数。由于评价的改变,促使各学校重视后进生,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生活,让很多后进生重新找回自信心,学校后进生流失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取消優秀率评价,采用后20%学生均分评价。为了促使学校关注后进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的人生底色更加亮丽,2013年我县小学取消优秀率评价指标,中学优秀率指标权重大幅下降,2015年中学优秀率评价指标也被取消,采用后20%学生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根据后20%学生成绩单独设立“关爱学校”的奖项,以此引导学校将视线从优生转移到后进生身上,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关注后20%学生发展,让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地。
近几年来,由于全县各校关心后进生的成长,中小学学生辍学率明显下降,巩固率不断提升,小学已实现巩固率100%,中学中考考试人数三年来连续上升,中学其他年级的巩固率也在逐年提高,如八年级巩固率由96.23%(2013年)到97.52%(2014年)、98.02%(2015年),实现连续上升。因巩固率的上升,弋阳县越来越多的学校已成为学生愿留、想留,甚至是留恋的地方。
3.用等级评价代替名次评价
绿色评价是对学校、教师的等级评价,等级评价的实施,让学校、教师摆脱分数名次的束缚,拥有更大的自主发展和更多的选择,思考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帮助孩子发现、实现更多发展的可能及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原来的评价只是根据名次来评价学校、班级、教师,由于以名次为评价手段,各校、各教师对成绩过于分分计较、名名计较。
为改变这种状况,弋阳县教体局局长方华老师提出以层次代替名次,2015年制定《中小学教学质量等级评价方案(试行)》,首次对学校实行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分小学、初中学段,分城区、农村系列,分学校、班级、教师三个层面进行评价。总体原则是将成绩转化为等级,各项指标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合理的差距内实行同一等级,同一等级内无名次之分,最后只是公布学校、班级、教师的监测等级。
等级评价的实行,使各校只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等级内,就无需分分计较、名名计较,因而受到全县各中小学的普遍欢迎。学校也因不再受名次的束缚而有了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目前,弋阳县的绿色评价还只是刚刚起步,绿色评价体系尚需完善,一些环节的操作性、实效性尚需提高。如综合评价中一些项目评价的操作性、实效性需要提高,个别项目评价尚在探索之中。等级评价具体方案也需进一步完善,少数学校的评价方案还没有及时进行改变,与全县的等级评价不相适应。
绿色评价是为了帮助孩子健康、快乐、自然成长,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弋阳教育人正在不断完善绿色评价体系,让教育更加具有人性的温度,实现让弋阳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良好教育的美好理想。
(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 程 璐
E-mail:24480963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