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2016-07-04赖晓芳
赖晓芳
作为接受国学启蒙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实施国学启蒙教育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广昌县实验小学在几年的国学启蒙教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国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一、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潜移默化学习国学
在国学启蒙教育启动之时,学校就倾力打造国学校园文化,重新创建充满着浓郁国学气息的校园环境。学校教学楼的命名、校训重新从《大学》《尚书》名句中引申而来。教室的墙壁、走廊的横梁、楼层休息平台的墙面上到处都装饰着《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及《论语》《孟子》中的名句,甚至在风雨运动场那十八根大圆柱上,也装饰了《成语故事》。课间时,校园广播站播放的歌曲都是古诗文歌曲。这样,学生无论是在走路时、休息时,还是玩耍时,目之所及都是图文并茂的国学知识,耳边听到的都是优美动听的国学歌曲。
记得有一次我教《游子吟》这首古诗时,刚说了第一句,全班同学居然就笑着把这首古诗全部背出来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课间时经常听广播里放这首古诗文歌曲,所以早就会唱会背了。还有一次我们在听黄老师执教《中国戏曲》一课时,老师问学生对京剧了解多少,只见一个学生站起来,非常流畅地回答:“老师,我知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京剧表演有脸谱,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我们都很惊讶他怎么会对京剧知识有这么多了解。他告诉我们,他教室旁边的休息平台墙面上就是有关京剧的知识,他天天从那里经过,天天看,早就记到心里去了。
由此可见,色彩鲜明,国学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建设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又由无意注意变成了有意注意,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学习国学
国学启蒙教育刚开始时,学校成立了国学骨干教师团队自编教材,编出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国学教材。第一本自编教材是《三字经》,我们几个国学授课教师,每天早上轮流在校广播站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对全校学生讲授《三字经》。下课后,我就会跑到各个班上去和孩子们聊天,问他们喜不喜欢上国学课。孩子们都说特别喜欢,每天早上都特别期待国学课。他们觉得全校同学一起跟着广播学习,这种方式好有趣。
我们校广播大课堂学习了三年,第一年讲《三字经》,第二年《弟子规》,在讲到第三年的《论语》时,大课堂教学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由于我们的学生从一至六年级,年龄相差很大,知识结构、认知水平都相差很远。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很明显就学得吃力,跟不上节奏。而如果重新上《三字经》,高年级的学生又会没兴趣。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校领导从现代通讯工具QQ中得出灵感,想到可以使用QQ群视频分年级进行教学。于是,在2013年,每个班上都安装了电脑和班班通设备后,学校正式启动中课堂教学,即每个年级的老师建立一个年级QQ群,发起群视频进行教学。每个年级有不同的授课内容,低年级是较为简单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高年级则学《千字文》《论语》《菜根谭》等。这样的安排,解决了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差异问题。
这种授课方式,比大课堂教学更有趣。广播大课堂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QQ群视频不仅可以听见声音,还可以看到人,教师通过大屏幕和学生进行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轻松愉悦学习国学
自从采用中课堂QQ群视频教学后,学生学起国学来就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如何让晦涩难懂的国学变得生动有趣呢?这是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每个星期,我们几个国学授课教师都会集中到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国学课堂授课方法。大家经过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之后,总结出一些比较好的授课方法:先以诵读为主,用各种形式的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再用今文和古文进行对照,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另外,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小故事来吸引学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等。这些教学方法确实突破了古文学习晦涩难懂的难点,让大家学起国学来更加轻松愉悦。很多学生表示,他们觉得国学一点都不难,而且很有趣。有一次我在讲完《弟子规》里“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这一部分内容后,一走到教室里,学生就围了过来,对我说:“老师,苏秦和孙敬学习真是太用功了,头发被吊起来,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那得有多痛啊?”刚才我在讲这一句时穿插讲了“悬梁刺股”的故事,看来他们听得很认真。我想考考他们,于是问他们:“他们为了学到知识,不怕苦不怕痛,成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思想家。那么同学们,你们要怎么做呢?”他们说:“我们也要更加认真,早上早点起床,不要浪费学习的大好时光。”在讲课中穿插故事,对学生来说,确实既有趣又能帮助理解记忆。
四、完成国学作业本,联系实际学习国学
国学学习如果只停留在听和说两个方面,肯定是不能长久的,很容易被遗忘。那么,怎样才能巩固国学学习成果,让国学学习更加有效地指导行为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开始印刷国学作业本,让学生把每天学过的国学内容和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他们进行复习、思考、联系实际,将学到的国学知识进行了内化。
我看了很多孩子写的感想,都写得非常棒。
“黄香能够为父母暖被窝,我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父母,只会要求他们为我做事,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学了《弟子规》中的‘冠必正,纽必结,我才知道我们外表的整洁对我们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后我要讲卫生,爱清洁。”
“学了《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知道了学习中既要认真阅读认真学习,又要认真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
…………
这些感悟,充分显示了他们在学习国学后在思想上、道德上、行为习惯上的变化与成长。
五、搭建多样化平台,享受国学带来的成功体验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一直保持着热情,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就必须让他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国学的快乐,学校想尽办法通过多种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
每年的特殊节日,学校会通过校讯通布置一些亲子作业,如“为爸爸妈妈洗脚”“我为家庭献力”“尊老敬老见行动”“福利院送温暖”等活动,让学生和家长进行互动,将《三字经》《弟子规》中所学到的一些道德要求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感恩的快乐、付出的喜悦。
学校还积极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一大批小小书法家、主持人、朗诵和演讲高手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三(7)班的严格小朋友以前胆小害羞,但是在参加学校的诵读兴趣小组后,对诵读和演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声音甜美,在语言艺术方面极有天分,代表市里赴省里参加团省委、省少工委组织的“少年演说家”比赛,进入了省十二强,获得“人气小明星”荣誉称号。她说:“在国学校园里成长,我觉得特别快乐,现在我享受到了成功的幸福。我变得大胆了,自信了。”
2015年,学校还与县电视台联合打造“国学小明星”栏目,挑选出一批有特长的学生,利用相声、小品、古筝弹奏、说唱艺术等形式,将他们的国学技艺展示并拍摄出来,在电视台播放,让孩子们体会到作为国学小明星的骄傲与光彩。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表演中获得成功的体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国学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如今,国学启蒙教育这颗种子已经在广昌实验小学生根发芽,长出了嫩绿的枝叶。我们相信通过细心培育,这棵国学教育之树定会更加繁茂,开出绚丽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253654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