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选择性课程的实践研究
2016-07-04陈洁茹
陈洁茹
(一) 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
1.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指导与要求
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活动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活动于生活、游戏中。这是选择性课程进行内容组织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幼儿课程内容应关注幼儿的特点,具备挑战性、前瞻性和拓展性。所以选择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基于幼儿的经验与生活,以幼儿发展需要为前提,在关注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
一个课程的主要内容选择能满足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的各方面需要,这才是课程内容价值和生命力的最好体现。所以组织课程内容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多重课程价值,促进课程内容价值的提升。
(二)主题活动的形成和展开
1.主题活动的形成
在选择性课程开发中,主题的选择、产生与设计均应遵循一定的价值取向与设计路线。
(1)主题活动选择的依据。随着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开展,通过教师的学习、交流和反思,我们开始依据课程的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注重主题活动中领域间的均衡与整合,使得主题内容日益丰富,并逐步形成了选择性课程主题活动的选择依据:
这个主题符合本年龄段的幼儿特点吗?幼儿感兴趣吗?
它是真实生活中的话题吗?
它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吗?
它能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吗?
它是否有一定数量、有一定价值的系统活动和项目活动予以支撑?
(2) 主题活动的来源。①幼儿生活:玩具、朋友、家庭、小学校、身体等。②社会生活:通讯、工具、气象、戏剧等。③社会环境:小区、超市、公园、桥等。④自然环境:植物、动物、江河湖泊等。⑤自然现象:季节与时间(钟表、日历等),天气(雨、风、雪等)。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们积累了小、中、大班各年龄段一系列主题活动。如下表:
2.主题活动的展开与进入
(1)主题活动的展开。主题活动是以主题网络与情境脉络作为线索展开的。教师首先将核心事件分解为一个个相关的网状结构,它们或是核心事件的要素或是核心事件所产生的问题,亦或是一个个可能开展的活动。主题网络为核心事件提供了多种可能的线索活动,这些线索均以网状的结构形式展开,因此主题有可能从其中任一条线索进入并展开。
但是主题网络还缺乏联系性与整体性,这些看似分散,却实有联系的线索如同一颗颗晶莹的珠贝,需要有一条“线”把它们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条光彩炫目的珠链,而这条“线”就是情境脉络。情境脉络帮助教师将所有线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个相互联系、彼此相继的情境组合。这样以情境脉络展开主题,让核心事件引发的活动更具联系性与完整性,使幼儿获得连续的主题经验。
在春的脚步慢慢到来时,幼儿对春天的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因而产生了“种植”这个主题活动。
(2)主题活动的进入。开展主题活动,首先要考虑何时进入以及如何进入主题活动,这是由班级幼儿的经验、主题核心事件的特点、教师的准备和班级环境、资源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正是基于班级整体状况的特点,决定了在相同的主题中,各班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能以不同的形式进入活动。在主题实践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进入形式:
话题交流。教师利用与主题相关的幼儿的故事、教师的故事、家长的故事或社会事件等,与幼儿交流、讨论来进入主题活动。
调查及参观访问活动。主题活动开展前通过调查、访问等活动,收集、整理有关信息,作为线索,进入主题。
自然观察。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生物、自然现象,通过表达、记录进入主题。
文学作品。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诗歌等作品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游戏。通过区域游戏或角色游戏进入主题活动。
(三)领域活动的价值与内容来源
对于幼儿来说,领域活动展示的是相关学科领域中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经验,这些学科线索与幼儿心理发展的线索相一致,领域活动的知识有利于幼儿由易到难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与经验。
教师在选择领域活动时,应注重领域间的整合和渗透,既关注同一领域间的联系,又要关注与其他领域间的联系。
我们还特别关注领域知识由知识还原为行动,因为领域活动的知識是从实践中高度提炼、系统整合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难于直接内化的,因此,在课程中,领域活动的知识应当重新还原为实践知识,让幼儿从操作和行动中真实感受并获得领域活动经验,所以,我们在选择领域活动的内容时,应注重探索性与操作性。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江帆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