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传播及本土化初探

2016-07-04王璐

亚太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育法本土化传播

王璐

摘 要:蒙台梭利教育法从流入中国起就收到广泛的重视,在经历了模仿借鉴的阶段之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在深刻了解蒙氏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试验其本土化传播的适用性后对蒙氏教育法的本土化应用作出探索,以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传播;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11-01

引言

蒙台梭利教育法近些年来在我国开花散叶,各类教育机构都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趋之若鹜,所以国内各类教育研究机构也深入研究蒙台梭利教育与我国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并得到相应的一些成果。

一、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全名为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裔。蒙台梭利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 吸收性心智。的创造性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积极的吸收环境中的印象与文化模式。吸收性心智涵括无意识、潜意识、意识三个部分。0—3岁婴儿处于无意识期,3—6岁幼儿处于意识期。

(二) 敏感期的细分。蒙台梭利将0—6岁的婴幼儿敏感期进行了细分,具体将其分为0—5岁的感官敏感期、0—3岁的秩序的敏感期、0—6岁的语言敏感期、1—2对的对细微事物敏感期、0—6岁动作统合敏感期、2.5岁—6岁的社会行为敏感期以及3—6岁文化敏感期。这些敏感期的细分对幼儿0—6岁抓住教育时机,不给教育幼儿未来发展留下遗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传播的经济适用性

(一) 多个“关键期”概念构成传播的基础理念。细致算来,蒙台梭利将幼儿的关键期精密的分为31个,这些关键期完成构成了学前期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提示点。这些关键期的细分可以与我国对学前教育划分的“五大领域”,即“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艺术领域”进行匹配。五大领域的相应构成对关键期分类作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或家庭养育者迅速了解幼儿各个阶段特点,还可以就其特点制定关键期的学习任务。此“关键期”的细分对中国家长来说是实用而有意义的。

(二) 秩序原则利于统筹学前期教育与学龄教育关系。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最初教育对象是由一定生理缺陷的幼儿,所以其教育理念极其注重建立幼儿规则性意识,这一点与中国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有所契合。蒙台梭利严格的秩序原则对于学前期幼儿建立起规则意识、轮替概念等学龄幼儿所必备的原则意识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对于国内的来说,这种重视建立秩序原则的做法将对幼儿小学化的教学内容有所缓解,但有利于统筹调整学前期幼儿教育与学龄期儿童教育之间的有效关系。

(三) 带动玩教具产业链发展,易于产生经济价值。蒙台梭利最具有两点的就是蒙氏玩教具,尤其是锻炼幼儿感觉统觉的玩教具,直接影响到幼儿心智健全的稳步发展。在我国目前大范围的蒙氏教育萌发时期,也相应带动了蒙氏教具的生产和研发。由于蒙氏玩教具的復杂和庞大,国内在精简其玩教具数量的基础上对蒙氏玩教具做相应的本土化设计,使之更适合国内幼儿的使用习惯。对于蒙氏玩教具的研发,可以成为产业式的带动玩教具市场的发展,对于幼儿园来说,蒙氏教学法与蒙氏玩教具的相结合能够带动幼儿园自产自销的一套营销方案。推行有效之后的逐步推广奖有利于目前玩教具市场娱乐化倾向的矫枉过正,将真正适合幼儿园发展的改良后的蒙氏玩教具投放市场。这不仅是可以带动本土玩教具行业发展的契机,也是带动玩教具经济链条良性发展的平台。

(四) “心智教育”适应《指南》需要。在蒙氏教学法中着重强调“教师、儿童、环境”之间的作用,认为教育除了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以外,还应当注意幼儿与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的相互作用与沟通情况。这种心智教育的方式适合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以幼儿为主体”,要求发挥教师以及家庭的相应教育力量的理念。这种情况下,蒙氏教学法能够在最初就在理念上与《指南》重合,被本土吸收的可能性增大,其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与可塑性也相应增加。

三、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本土化应用的可能性探讨

(一) 教育经济回报价值高,有利于落地生根。对蒙氏教育本土化的探索落到实处之后将对我们目前的学前教育经济回报形成一定的优势。根据欧美国家相应的研究表明,投资学前教育的回报率是1:3,所以学前教育的经济前景是极其广阔的。相应的,蒙氏教育法因其精髓内容易于掌握、吸收,并能够在其基础上为我所用,与国内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交融使用,弥补教育疏漏,所以更容易在本土生根扩散。由于其广泛的国际知名度,其教育投资成本的投资回报比也相应攀升,甚至有蒙氏教育法出发还带动了以瑞吉欧教育形式为主的其他欧美教育理念在国内的广泛传播与流传,并变身成为“中国式”新兴教育产业,这种教育投资的回报比更为可观。

(二) 教育机能可适用范围广,能用于问题儿童感统失调防控。蒙氏教育对幼儿的感统失调的培训是极为重视的,所以蒙台梭利设计的一整套训练幼儿感觉统觉失调的教学程序与方法在国内掀起一段时间的热潮。这说明时下国内各个地方都逐步重视起幼儿出去知识学习以外,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感统方面的经验积累成为儿童家长所看重的学前教师教育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包含的要求儿童建立独立意识的概念、秩序概念等都表现了其教育机能的广泛适用性,有助本土话课程的整体塑造与成型。

(三) 教育方法适用性强,有利本土文化开发。由于蒙台梭利教育的与主题探索活动有机结合,这促使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幼儿实际的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幼儿发展的潜在水平,也就是最近发展区的存在范围。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本土特色结合蒙氏教育的领域分类作出相应的调整。蒙氏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成生活、数学、感官、语言、科学文化、艺术与体能七个方面,以合并同类的方式,则可以与“五大领域”相匹配。在相应的活动探索中,加入本土化特色内容,例如京剧元素、乡土文化等,更利于当地幼儿了解生活常识、在熟悉的知识架构上建立起其他领域知识的习得。

(四) 教育结构完整,奠基学龄教育。蒙氏教育法强调“教师、儿童、环境”的整体结构性,蒙氏教育法在师资要求上几乎是严苛的标准,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所以教师应该学会的首要任务是观察儿童,而后成为环境的预备者、照顾者、环境与幼儿的联络者等角色。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求课程的组织是适宜幼儿心智发展的,也就是符合以下六个条件:1.自由观念;2.结构与秩序;3.真实与自然;4.美感与氛围;5.蒙台梭利教具;6.社会生活发展。儿童的环境设计和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关系的完整结构系统利于幼儿建立学龄前儿童为进入学龄期所要做的所有准备。本地化的教学形式重要的是让学前教育为学龄教育做好准备工作,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中去,蒙氏教育法的精密结构能在逐步的练习中让儿童自由、自然的习得学习技巧、生活技能,这无疑是为学龄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的。

四、结语

在我们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不断摸索与学习中,逐步建立起符合本土发展的发展框架与概念,这样我们就能够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髓,在学习蒙氏教育法的过程中,将其有机的改组为“中国式”蒙氏教育,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孩子各项能力进步。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意)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06.

[2](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06.

猜你喜欢

教育法本土化传播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职业教育法》重要问题修订意见的调查
我国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