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2016-07-04高红燕
高红燕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中小学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仅仅是教会如何去操作,如何使用一个命令而达成一种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来多思考,多实践,基于此,谈一谈近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和谐;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而不是单纯地用电脑玩游戏、看视频、网聊等等,从教学情境入手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如,在进行五年级教学时,讲解PowerPoint时,基于他们对Word较熟悉,知识迁移的方法,再配以他们喜文乐见的主题。《自我介绍》主题,讲解初识PowerPoint,让学生去探索着如何输入文本以及与Word软件的异同;《文草青青我来编》主题,结合校刊《文草青青》进行文本框的学习;《校园新闻快讯》主题,利用本校网站新闻,让学生发掘出自己喜欢播报的信息,进行图片、文本混排操作,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学生成了新闻主播,播报发生在身边的时事新闻,学生的兴趣高涨,精彩连连。
二、精讲多练,化繁为简
对于低年级教学,学生思想集中时间短,好奇心强,对于教師繁杂冗长的讲解,提不起兴趣,就更不要提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了。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不仅要求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还要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
三、创造创新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校的学习环境是宽松的、开放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去创新。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这时就需要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网络。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只关注知识的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形成即可,让学生有更大更广的空间去创造。
以上是我近几年来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感悟,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努力地为学生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让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行。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