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用文二级标题写作技巧的探索
2016-07-04魏福生
摘 要:《应用文写作》,是许多大学都会开设的基础课,但一学期学完,许多老师仍会反映学生连写请假条都写不好,原因是什么呢?结合笔者多年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差的原因是——他们不会打框架,除了会写标题以外,剩下的正文几乎就是胡邹八咧。什么是框架呢?笔者认为框架就是一篇应用文的二级标题,写好了二级标题,应用文就有了一副好“骨骼”。本论文试着从笔者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真实案例入手,讲解大学生应用文二级标题的写作技巧探索。
关键词:应用文;公文;二级标题;写作
笔者曾以《XX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15级新生接待工作的通知》和《学生处关于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通知》为题,要求学生写作二级标题,经过几周的刻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取得极大提高的同时,经过我的引导,他们也总结出应用文二级标题写作的一些规律:
一、格式工整对应
格式的工整对应指的是二级标题的字数要相同,句法、语法结构要做到基本一致,如以《学生处关于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见》进行写作,那么二级标题就可以写成这样:
《学生处关于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通知》
1.提高学生对学校事物的参与度
2.提高学生会组织系统的透明度
3.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认知度
4.确保学生会各部工作的完成度
5.保证学生与外界交流的自由度
字数都是13个字,语法结构也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再换另一种写作方式来看一看:
《学生处关于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通知》
师生互尊,营造良好氛围
空间自由,培养创新能力
团结友善,形成集体意识
权力分散,实施放养模式
……
这种格式,前面4个字,后面6个字,字数一致,格式也相同,也能得到不错的阅读效果。
二、逻辑清晰严密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应用文和散文、小说一样,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追求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实际上,除了在词藻上应用文和散文、小说都有着很高的标准以外,在格式上,却有着不同的要求,应用文很严谨,要求“丁是丁、卯是卯”,在逻辑的严密性上有着特殊的要求。如以《XX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15级新生接待工作的通知》为例,在写作二级标题时,我首先不让学生考虑格式的工整性,而让他们假象自己是学校的领导,如果由他们来负责新生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应该做,一条一框的把它写出来。一件事,应该怎么做?怎么解决?先宏观后微观、先大后小的理清楚、写出来,这就是逻辑。
那我们肯定会想到“新生接待工作”这么大的一件事,首先肯定是要成立一个领导,然后再是开展接待人员的培训,接着是后勤保障保障这些等等,这样一条一条就理顺了,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写作,文章反而会特别好写。比如这篇文章可以这样写:
《XX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15级新生接待工作的通知》
1.强化组织领导
2.强化培训力度
3.强化服务意识
4.强化励志教育
5.强化沟通宣传
三、语言精炼准确
学生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行文拖沓的毛病,但一篇好的应用文不仅要求文辞质朴有力,而且要求语言准确精炼,我们还是以《XX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15级新生接待工作的通知》为例作练习,学生写出了如下的二级标题:
1.强化组织领导,确定领导管理机制
2.强化培训力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
3.强化礼仪意识,推进接待工作进行
4.强化服务意识,健全后勤服务标准
5.强化励志精神,保障军训顺利开展
6.强化交流文化,促进新生交流合作
很明显,第3条“强化礼仪意识”这一句应该删除掉,因为第2条就已经说了要对招生接待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里面肯定包括礼仪培训,所以第3条在这里就多余了,为了保证语言的精炼性,就要删除。
删除了以后,仔细通读几遍,还是会觉得有些地方好像欠斟酌,比如第1条“强化组织领导,确定领导管理机制”里面“领导”出现了两次,而且既然说了“强化组织领导”,那么后面的半句应该是衔接式、递进式的,而不应该像“确定领导管理机制”这样再进行一次解释,所以,我们可以把第1条改成“强化组织领导,推行责任落实机制”。依此类推,全文的二级标题可以修改为这样:
《XX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15级新生接待工作的通知》
1.强化组织领导,推行责任落实机制
2.强化培训力度,规范接待工作流程
3.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后勤保障体系
4.强化励志教育,激昂学生精神状态
5.强化沟通宣传,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通过这样的修改,整个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既准确又精炼,既方便了读者阅读,又提升了文章的檔次。
参考文献:
[1]邱爽、魏福生.应用文写作[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8.
[2]曾文芳、段爱萍.政务信息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