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6-07-04曹县委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性善良知中国梦

曹县委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空前发展硕果累累。但也存在一些弊病,若恰当处置,中国教育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腾飞”。当前教育中最大的弊病莫过于“教育不公平”。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对于今天的教育如何实现公平,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我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简述“有教无类”思想提出的背景,阐释其基本内涵,论述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发展,最后指出其对纠正教育不公平和实现“中国梦”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有教无类 性善 良知 中国梦

中国传统儒家非常注重教育,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为后世教育思想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思想珍品。本文通过论述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早日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在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教育、学术皆由“王官”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大权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才能入学。后来,“国之贵游子弟”、“国之俊选”皆可入学,教育范围扩大了一点点,但是平民仍根本不能步入学校大门。到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1】文化下移,下层平民要求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在这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大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庶鄙之中,使文化知识广泛地传布到平民那里去。这就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增加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是教育的一次大普及、大解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有教无类”的主张是孔子率先提出的。“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有教无类。译文: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区别。全章仅此四字, 然而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却正是这四字。其中“教”即教育,“类”即等级、类别,包括高等级的贵族或低等级的平民。“有教无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

三国时期何晏认为“有教无类”的“类”是根据贵贱分的类,即“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2】 南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把“有教无类”疏解为: “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3】意思是说人虽说有贵贱之分,但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不应该因为种族差异和贫贱之分而剥夺一些人的受教育的权利。让所有的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则人们就会向善,因此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教育。冯友兰认为,孔子“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种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4】也正如孔子所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5】(82-83)其含义就是没有种族、出身和职业限制, 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属于所有人共同拥有的。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很复杂,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这表明孔子是不看重学生的出身和等级的,只要是诚心诚意来跟随孔子学习的,他都不会拒绝。

2.人不论品行善恶、聪明愚笨,都能够进行教育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6】朱熹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只是由于不同的“气习”薰染,才有性善、性恶之分。如有君子教训,则性恶者也可以恢复性善。故不论其善类恶类均应予以教育。不仅如此,孔子招收学生也是不分智愚的,其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7】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柴也愚,参也鲁”;【8】但经孔子教诲,最终都成了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有颜回者好学”,【8】(127) “宰予昼寝”,【7】但孔子都收之为徒,因材施教.以上材料说明,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虽然对他们的智力素质要进行考察和评价,但他从来不因其智力愚笨而将其拒之门外,相反,他对这些人却给予了更多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学有所成。

3.人不论地域和种族差异,也不论年龄和职业之分,都应该接受教育

从地域上说,孔子是鲁国人,但其学生不限于鲁国,还有来自卫、齐、蔡、秦、宋等国.从种族来说,属华夏族的学生占多数,但也有蛮夷族和戎狄族.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当时吸收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这一点。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9】就是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没有年龄的限制,“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来解释就叫“终身教育”,这也是早期儒家教育体系中的闪光点。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5】“修”是干肉,束修也就是十条干肉的意思,用来作为初次拜见老师的礼物。但是这一礼物是菲薄的。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报酬厚薄,只要主动拿十条干肉作为见面薄礼,对于这样的人我是从来没有拒之门外的,都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教授他们。

基于孔子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才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提出了一个言简意赅的人性论命题:“性相近,习相远也”。【10】基于这一理论,孔子认为通过教育,人人都可以革新自我。这样,人人接受教育就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一种必要性了。实际也就是这样,很多贫富贵贱各不相同、聪慧迂拙素质各异的人,在孔子“诲人不倦”的教育之下,大多成为人才,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同時我们也要看到,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中的“无类”并不是指“全民教育”,因为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没有一个人是奴隶或者是奴隶出身的。这说明孔子的“有教无类”还是有阶级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还是“有类”的,说是无类实际上却是有类的,表明孔子所扩大的教育对象是不彻底的。这正是“有教无类”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的所在。

二、“有教无类”思想在儒家文化中的发展

“有教无类”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壮大,它自身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有孟子、朱熹和王阳明三位儒学大师在此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孟子:性善论奠定了“有教无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即性善论。孟子的“性善”相当于孔子的“仁”,它是人们进行道德修为所追求的目标。孟子的性善论是普遍的,不过它不具有明确的超越性。从这种意义上说性善论可以被视为“有教无类”思想本体论的萌芽。由于孟子性善论不具有明确的超越世俗的特性,因此“有教无类”思想不可能超越种种社会现实的束缚。传统儒家不曾讨论人与世界的本质,因此传统的儒学理论也就不具备超越世俗的特性,许多儒者也意识到了这些。直到宋明时期,诸多儒者开始努力寻找、构建属于儒学自身的本体论。

2、朱熹:以“性善”诠释“有教无类”思想

传统儒学赋予人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催人奋进。但是由于理论自身缺乏超越性,致使它很难脱离现实条件的种种束缚。在宋明时期,儒者们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孟子在性善论中指出,人人都具有善性,它是普遍的。为了扩大“有教无类”的适用范围,朱熹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改造。

第一,“人性皆善”:通过教育,每一个人都可以恢复其善性。朱熹疏“有教无类”云:“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6】朱熹认为人性皆善,现实中的人们之所以有善恶之分,都是由于后天沾染累积的结果。不过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恢复自身的善性。通过朱熹的阐释,我们可以知道善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这为女性能够接受教育扫除了理论上的障碍。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通过朱熹全新阐释得到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他认为作为一种普遍的本质,善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因此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2)作为一种超世俗的本质,善性是不受世间的任何事物所沾染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恢复本身的善性。

第二,“小以成小,大以成大”:孔子一方面强调“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指出“上智下愚不移”,致使儒家所倡导的“教育平等”与儒家伦理等级之间产生了一种矛盾。在对这一理论冲突有了明确认识的情况下,朱熹对此进行了理论调和:“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6】(362)他认为通过教育,品性较差的人可以取得较小的成绩,而品性优秀者可以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样既没有否定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身,也没有否定儒学的伦理等级,具有明显的调和倾向。

3、王阳明:以“良知”诠释“有教无类”思想

继朱熹之后,王阳明对“有教无类”思想再次改造,将孟子“良知”概念改造为人和世界的本质,最终将女性和“下愚”纳人教育平等的范围。

第一,“良知”构建了教育平等的新基础:“良知”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由此可以看出孟子认为“良知”是人生下来就知道的伦理道德原则。而阳明则认为良知是人和宇宙的本质。在阳明给“良知”下的定义中,包括三层含义:(1)“盖良知之在人心,‘恒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11】阳明认为良知具有超时空的特性,而世间一切事物都不具备;(2)“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12】阳明认为良知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具有普遍性;(3)“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11】(72)阳明认为良知等同于天理,具有超世俗性,支配着现实生活中成千上万的普遍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在构建一种明确、自发的本体论。由于超世俗性是良知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才使得“有教无类”在理论上可以从世俗条件的羁绊下摆脱出来。

第二,“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品性低劣者和女性被纳入教育平等的范围,阳明的良知论赋予了儒学理论超越世俗的特性,突破性地完善和发展了儒学教育平等思想。阳明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阳明认为愚夫、愚妇和圣人的本质都是良知,即三者的本质都平等的,这样既取消了传统儒家一直强调的性别差异,也取消了儒家一直认为“上知”和“下愚”的品性差异。阳明认为“致良知”是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女性和愚者都可以接受教育,也可以通过教育成为圣贤。到此儒家才真正地将女性和愚者纳入教育平等的范围。然而,在本质上教育平等和儒学伦理等级是不兼容的,最终阳明的“教育平等”理想没有真正实现。阳明后泰州学派提出了“满街皆是圣人”的命题,进一步发挥了阳明的平等思想。明代黄宗羲对其评价为,“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13】到此平等观念在儒学范围的发展已到了边缘。

三、“有教无类”思想的当代价值

78年以后,中国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着。尤其是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无论是地区之间、阶层之间还是城乡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经济落后导致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经济不平衡发展导致巨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阻碍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因素中的封建思想、旧风俗等;政府采取不同取向或偏差的公共政策。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对纠正当前的教育不公以及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价值。

1、对纠正教育不公的启示

“有教无类”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具有鲜明的教育民主性的色彩。我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教育普及化势在必行。然而教育不公平现象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教育要发挥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必须以公平作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其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育公平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先进的理念,而且是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理念。首先,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公正配置,就必须向弱势地区、学校、群体倾斜,尤其要关注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和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其次,要缩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就不能把学校化为三六九等,政府更不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打造强势学校。然而对于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在教育竞争中形成的良好品牌和高教育质量的学校,应该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再次,要实现学生的差别化发展。完全同等的教育不可能被不同天赋的孩子所接受,因为个体发展的差異性。同时多元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均等的发展机会也应该被提供,使学生能够朝着自己的优势发展。最后, 政府要转变职能,恢复和建立学校的自主性,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还要借助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去扩大教育资源,使社会对教育的巨大需求得满足。一言蔽之,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相互协助共同努力下,公平的教育肯定能够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国早日成为科教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2、对实现“中国梦”的促进

在十八大上习总书记代表全党以战略的眼光高瞻远瞩提出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14】,称之为“中国梦”,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是凝聚中国力量。要想凝聚中国力量,我认为必须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它是实现凝聚中国力量的根基,那么我们如何实现社会和谐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关注弱势群体,调整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15】“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之一”。【16】 “有教无类”反映的就是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实际指社会全体成员平等地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平等地占有,也就是每个人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均等。现在人民大众和国家对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关注,然而我们绝不能脱离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否则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育公平措施。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公平模式的探索,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第一,政府的举措。2005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在十八大上新一届政府又着重强调要实现教育资源分配均衡,让受教育者都能够平等的享有同样的教育机会,这些举措表明政府要实现教育均等化教育公平化的决心。第二,要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全社会需要营造一个浓厚的教育公平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尤其是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公平意识,使之牢固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决策部门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社会追求教育价值的基本取向,以促进教育公平理想的有效实现。第三,优化教育公平环境。为推动教育公平的进程,必须强化公民的教育公平观念和教育民主意识,增加教育决策活动的公平度和透明度,扩大公民的教育选择权和教育管理的参与权。同时, 教育立法要加强、执法和宣传力度要加大,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程序严密、有效监督的教育公平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在全社会使良好的教育公平制度和教育环境得到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云五主编.李宗侗注译.春秋左传今注今译.昭公十七年【M】台湾:台湾商务出版社,1991.1072

[2]何晏.宋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8

[3]何晏.皇侃.论语集解义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26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IV】.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46

[5]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2014.76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68.

[7]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公治长【M】.北京:中華书局,2014.50

[8]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先进【M】.北京:中华书局,2014.131

[9]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2014.13

[10]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阳货【M】.北京:中华书局,2014.204

[1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4

[12]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书朱守乾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79

[13]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七册.明儒学案(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821

[14]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

[15]谈松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上海教育,2005年第7期:32-35

[16]辛莲英: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当代教育科学,2005第15期:18-20

猜你喜欢

性善良知中国梦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题柿子树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良知说话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