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逝》中失败的启蒙
2016-07-04欧少莹
欧少莹
鲁迅的《伤逝》,是在五四运动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中,在打破包办婚姻,追求婚恋自由的热潮中的所进行的冷思考。从涓生的自白中,我们不难发现,子君是一个启蒙失败的产物,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最终走向灭亡。
对子君而言,涓生就是他的启蒙导师,引导她走上思想解放的道路。他对她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然而,涓生作为一个五四运动时期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代表,却改变不了子君最终死亡的事实。他真的是一个好的启蒙导师吗?他自身成功地接受启蒙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整篇文章中,全部都是涓生的自白,或是自我谴责,或是描述子君的变化,而子君一直处于无声的地位,无论是之前涓生很赞赏爱慕的独立自主新女性,还是后来同居后又回归家庭成日操劳的传统妇女。涓生从一开始便剥夺了子君的话语权,子君或是“微笑点头”,或是“难以开口”……种种原因,子君都没有能够为自己辩白过。而涓生恰恰相反的是,他自认为非常了解子君,然而从“或是、也许、吧……”等词语却反映出涓生所有对子君的了解,也不过是建立在自己的揣度上罢了。由此可以看出涓生依然有封建思想中的大男子主义,存在着对女性的轻视。
其次,涓生所想要的理想伴侣是一个能与他进行思想交流,有共同语言的设定好的人物,他并没有考虑到当两个人真正一起生活时,各自所需要扮演的角色,不可以仅仅只有所谓思想交流,还应该立足现实。而且,在与子君交往过程中谈及易卜生、雪莱等,子君也只是微笑点头,当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时,涓生便断定看到了解放中国女性思想的辉煌的曙光。这可能只是子君的只言片语和小细节,在涓生的追求过程中却被无限放大,“迫使”子君成为所谓的独立自主,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而致使后来同居后涓生发现与子君的隔膜。而实际上,隔膜也许并非后期同居时现实生活所迫,反而隔膜一直都存在着,只是涓生所追求的子君,都是自己塑造的理想化的形象。
第三,我认为涓生并没有真正全面地认识所谓独立自主新女性。真正的独立是思想上的独立,而不仅仅是表现出来的举动和说出来的话语。子君为了和涓生同居,和胞叔,父亲闹开,好不容易从父权之下解放出来,同居后便又被夫权所限,终日忙乱于生活琐事中。然而,从当代女性的角度想,一个成家的妇人,为家庭倾注心血,付出劳力,她就思想保守,落后守旧了吗?相反,面对这样一个如此理想主义的涓生,更需要一个现实主义的子君来打点日常生活的点滴,真正的生活总不能只停留在交谈中吧。然而涓生完全不理解,他只觉得以前那个“有稚气有好奇心的子君”消失了,子君改变了……那也只能说:虚构的子君终究会在现实中死亡。
第四,虽然涓生是想通过《伤逝》写下对子君的悔恨和悲哀,但我认为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弱自己内心的愧疚感与负罪感,他告诉了子君“我已经不爱你了”,却还要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但这于你到好……”他悔恨的是告诉了子君实话,放任子君一个人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而实际上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真正地站在子君的角度想问题。子君爱他,就算涓生不将实话告诉她,却仍旧一天只呆在图书馆,冷漠的对待她,那子君最终也免不了死亡。在当时的情况下,子君能够鼓起勇气,走过人群的冷嘲热讽,与涓生同居生活,最终却因涓生的“我已经不爱你”而重新被父亲接回。导致子君死亡的是涓生的自私无情,是根深蒂固的父权夫权,是社會的强大舆论。
涓生的启蒙中,传播了现代的新思想,使子君在当时的封闭保守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大胆地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也说明以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启蒙对当时封建保守的思想有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使得“我们在路上同行,子君亦可以大无畏的,对于鲁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目光毫不关心,而只是静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而当涓生面对路人的眼光时,却一不小心,就全身瑟缩,“只得立刻提起我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如若涓生自身已经底气十足地进行着彻彻底底的思想解放,那他为何需要刻意地提起自身的骄傲和反抗来进行自我保护呢?而子君的无畏,在我看来,更多的像是“无知者无畏”缘于对真正的思想解放并没有深入的认识,而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这正是启蒙的失败之处。
涓生的启蒙,在当时僵化禁锢的思想下的确起到了触动作用,但没有真正地认识思想解放的真谛,要从灵魂人格上进行解放,以致经过一番努力地改变之后,又像回到起点一样“会馆的破屋……就像我未曾和子君同居以前一般,过去一年中的时光全被消灭,全未有过……”浅显,仅停留在表面的所谓“解放”无法进行下去,无法再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而实质上也没有真正地突破长久以来的思想束缚。
综上所述,我认为涓生本身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启蒙的产物。这也反映出在当时的思想解放热潮中部分知识分子涌现出的问题:许多人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解放,而没有真正从思想上、人格上的做到解放,而且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存在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