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2016-07-04张瑞莲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主动性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张瑞莲

【摘要】就整个物理教学体系而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启迪学生物理思维、传授物理基本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基础的物理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教学规划,然而就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而言,仍存在着教学资源投入与教学效果难成正比的问题。因此,教研人员有必要深入分析现在初中物理教学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具体问题,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科学水平,以实现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学习兴趣 主动性 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各方面同时着手, 教学方法,情感融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的完成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案和多方面的情感投入。最优的教学策略中包含了对学生相关物理知识的传授以及在使学生对物理认识上的提高。

1.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教知识外,还要与学生培养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双边互动,知识的传授往往被潜在的情感互动而左右。教师要走近学生中去,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拉近彼此的距离,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困难;在课下和学生一起娱乐,尤其是男学生,找共同的话题,学生会把你当成自己人。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他们正处在心理成长期,需要我们进行耐心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面对教师严厉的呵斥、冷嘲热讽、体罚。这样只会让学生更加厌恶教师,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双方面的默契配合, 师生之间沟通顺畅,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没有隔阂,师生之间融洽相处。这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没有了心理上的压抑感,感到愉悦和放松,真正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才会促使课堂学习效率的不断增强。

2.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的提高

2.1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验可以再现那些规律和定理的生成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形象地学习知识,理解现象。初中学生好奇心很重,动手的欲望很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既能动手又能动脑,使思维和各种能力得到很快提高。对于物理教师来讲,除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必须全部做以外,还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造实验。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

2.2 从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获得信息,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方法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能够善于发现,主动思考。针对各种问题,教师需要认可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根据学校的具体硬件设备和学生本身的层次组织一些课余实践的专题探讨。在研究问题时,教师也要在确定方案,选择资料以及注意事项方面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2.3 物理学习中少不了对各种物理模型的研究,学生勤于思考,不断的分析和归纳,其综合能力才会有所提高。鼓励学生常研究、多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出适当的物理模型,让学生相互讨论,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用关键性的话语激起学生对关键问题的思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要学习相结合, 研究性教学才能发挥其作用。它将引导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加深学生对物理的见解,提高其学习物理的综合能力。

3.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

3.1 在实验过程中,自然观察和物理观察是很重要的环节,它需要认真的态度, 更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实验作出假设,根据自己的假设方向出发进行研究。设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其对物理科学的好奇心, 想象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物理规律都是基于实验上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中

寻求规律。而中学生的好奇心刚好在实验上能得到满足,物理实验不仅能给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感而且在实验后给予其自豪感。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一个强大动因。因此,教师应注重物理实验课程的分配,尤其注意实验过程的趣味性。

3.2 教师应该将現实生活中的事物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用较为轻松的语气与学生探讨,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适当的时候,将物理问题以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活跃的氛围将学生带入思考中,进入了思考就能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愉快的物理学习氛围。一个较为轻松愉快没有思想束缚的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能主动的探索物理学的奥秘,究其因果,这无疑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物理的途径。然而,教师也需要给学生一些或浅或深的解释,加大其尝试成功的喜悦的机会,使其保持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1 复习时根据预习的笔记以及课堂上的讲解进行查漏补缺,将淡化的记忆再次巩固,从而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可以消除很多课堂学习上的理解障碍。教师可以向同学介绍不同的预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以及学习习惯选择。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同学作出不同课后复习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给出明确的预习任务并不定时的抽查,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圈点勾划,用不同的方式在不懂地方作出记号并在上课时及时解决。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作出重点记忆的符号。

4.2 教师应该对类似知识点进行着重强调, 引导学生实行理解记忆。 物理课程中的某些公式以及概念都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也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类型进行分类记忆,按不同的知识面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有序的知识库。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对公式的分析,弄清楚其相似之处的原因以及找出其区别的所在。这样不仅避免了记错对象还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使得物理学习更加轻松。总之,在师生情感互动的前提下,共同探讨最终实现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可观的成绩的同时对物理学习的认识更加深刻。初中物理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科学的、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案为最优策略。从学生自身学习基础、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物理学的重点知识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曹建立.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探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2012;,(06)

[2]郑自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3).

[3]康永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刍议[J].学科探究,2012(10).

猜你喜欢

主动性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