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体会

2016-07-04张连军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数学素养自主探究

张连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数学精英,而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要改变单纯知识教学的弊端,全面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方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素养 尊重学生 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再加之唯分数论,禁锢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束缚学生的丰富想象的自然天性,培养的学生没有创新思维能力,走向社会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复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取得初步的成效,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备的能力,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在数学学习过程过中,学生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能潜能。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于发挥其潜能,这是数学教学的核问题。一般来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认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也得不断提高。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因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介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虽然自觉性差,目标不专一,习惯不好,学习的专注力不长久,但是小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的心理,反映敏锐,这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的因素,调动的好教学事半功倍,过去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思维没有自主性,受到老师的牵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数学回归生活。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数学教学扎根于生活,学生才会感受到数学魅力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为学生有一定生活知识的积累,数学在生活中取材,学生熟悉,便于理解,比如说几何图形的教学,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教学比较困难,如果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生对圆,圆锥、圆台都见过,只不过没有把它上升到数学知识,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很容易解决教学中障碍,学生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不仅对数学感兴趣,而且对生活也感兴趣,会无意识地在生活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在生养成数学意识,终生受益。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长于形象思维能力,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弥补这一空白,多媒体通过声音、图形,动画教学,能将数学知识很形象传授给学生,通过声、形、动化全方位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开发学生潜能,这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能够弄清知识脉络、发展和演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手脑心并用,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巩固学习数学信心和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在教学要加强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产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数学素养自主探究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