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复习课动起来
2016-07-04杨慧明
杨慧明
新课改下,如何引导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是很多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学实践中发现一种现象,中考复习课上经常出现学生不愿听、老师懒得讲的情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角色没有转变过来,还和以前一样以讲为主,学生没有主动的学习,而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第二是课堂教学内容没有推陈出新,学生的视觉、听觉都产生了疲劳;第三是学生认为相关知识的储备已达到一定高度,觉得听不听已无所谓。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中考复习课上注重以下几点:1.让我教,不如让你思;2.让我讲,不如让你说;3.让我动,不如让你“玩”。下面呈现一节复习课的案例。
一、教学案例
活动体验一:欣赏折纸作品,做折纸游戏,引出课题
做一个折纸游戏:折一个纸飞机,比一比谁折得纸飞机最漂亮,飞得最好。
思考问题:为什么这架纸飞机飞得成功,在折得过程中包含了什么数学知识?
活动体验二:用折纸的方法折一条线段的中点、折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请学生展示折叠过程,并让学生回答。
学生会发现:
1.折纸中蕴含了轴对称的性质。
2.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活动体验三:用一张矩形纸片折一个等腰三角形,并证明折法的正确性。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纸张,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折等腰三角形的过程,其折叠的方法有很多种,选其中一种加以推理验证,挑两个学生板演。
活动体验四:用一张矩形纸片折一个等边三角形,并说说折法。
由折等腰三角形过渡到折等边三角形,其折叠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学生上台展示折等边三角形的过程,同时解说其推理过程。
(学生展示时,教师课件演示同步配合)
活动创新:沿着等边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剪开,验证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活动拓展:沿着等边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剪开后得到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拼一拼可以得到哪些特殊的多边形,并试求一种多边形的对角线长。
(各小组上黑板展示拼图,得出共有六种情况)
选取其中的一种让学生推理求解,其余的几种情况求对角线的长由学生课后完成。
拓展应用: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答往年的中考题目中有关的折叠问题。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体验一:通过欣赏折纸作品,激发学生折纸的欲望,再通过做折纸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折纸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活动体验二:学生通过动手折线段中点、折角平分线,既发现了数学问题(折叠的本质是轴对称变换),又对轴对称相关知识进行了复习与回顾,起到热身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活动体验三:利用体验二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情的推理能力。
活动体验四:学生通过会折等腰三角形过渡到再折等边三角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活动创新:通过学生动手折、剪纸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几何图形是可以折出来的,还可以通过折纸验证几何图形的性质。
活动拓展:通过学生动手折、剪、拼纸的活动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复习巩固了多边形的相关知识。
拓展应用:求线段的长度、求面积、求角的度数及判断图形的形状是矩形中常见的折叠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会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
折纸活动本身能唤起学生很多美好的回忆,如折纸飞机、纸帆船、千纸鹤等。另一方面,折纸活动又是一种有效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感悟图形的几何性质,运用图形运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且折纸活动本身也承载着许多重要的几何问题,可以提炼出更一般的几何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習兴趣、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设计折纸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师对教与学的方式也有了新的认识。
动手操作成为最近几年中考的热门话题,它不仅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可以多方面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其中折叠问题考查的范围广泛,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等等。本节课教师没有讲授相关的知识及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回忆相关知识,思考相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得积极主动,踊跃参加,积极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活动内容、理解活动操作、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复习课要上出味道来,教师要在思想上重新认识复习的意义,要深入挖掘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复习方式,让复习课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平台。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