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
2016-07-04四郎措姆
四郎措姆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本文拟从 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②鼓励创新,同中求异;③在游戏中学习激活思维3个方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能力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语文教学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必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关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創新教育呢?我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没有愿望与兴趣,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习。因此,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鼓励创新,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语文学习虽然也要求相同,如识字、阅读、作文都有一些统一要求。统一的东西使大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的自由,其实是牺牲了个性、牺牲了创造、牺牲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牺牲了学习语文兴趣,有百害而无一利。语文教学其实需要着力鼓励求异。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词句,概括课文的段意和中心,对问题的回答等,都不必强求一致,而要鼓励多种答案并存,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不断闪现创造的亮点。因为无论是吸收还是表达,都与个体的基础、阅历、情感密切相关,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习充满了创新精神。教学中,运用“同中求异”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在游戏中学习激活思维
语文这一学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1节课40分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就少不了要引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在学习第三单元课文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品德与生活》课本中的赞美家乡、描绘家乡的章节引入到语文课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过生活观察,与家长、亲朋的访谈、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家乡风景、特产、人物和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或局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最后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地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朱熹有诗云:“问渠哪能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特点以课文作为源头,挖掘出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新的空气,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再如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课前预习就要解决一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做好提前预习,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
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更应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同时要结合语言文字训练,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想法。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改革,使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创新教育能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