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改进教学方法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2016-07-04张协兴张彩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和谐课堂气氛

张协兴+张彩英

摘 要:本文从巧用多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教学效益;兴趣;问题;和谐;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60-01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展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构建和谐数学课堂,把课堂主导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数学课堂的教育功能。

一、巧用多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古人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小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该学科的兴趣。

1、采用竞赛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竞赛,让孩子们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必将唤起学生的内驱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当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可采用“夺红旗”、“接力赛”、“夺冠军”……等方法。对疑难问题采用“打开智慧锁,摘取智慧果”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组织“计算接力赛”、“争当数学小博士”、“争当小小巧算家”和“师生竞赛”等多种竞赛活动。

2、多媒体辅助,激发探究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说出可以提出求和的应用题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3、体验成功,激发持久学习兴趣。成功感是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学习上的多次成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其积极意义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学生品尝到自主探索带来的成功甜美时,他会再次追求这种情感体验的愿望。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1、提出的问题要恰当、新颖。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新颖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例如在复习“平面的周长和面积”时,可设计如下生活问题:“同学们,老师有一张数学小报,想要用镜框装起来,需要买一块多大的玻璃?需要多长的铝合金做边框?这两个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来解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发出求助热线: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后,计算的方法我都会。可是一到了解决实际问题中,我就经常失分——因为我经常判断不清楚是求周长还是求面积。谁能帮帮我,教我解题的高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2、设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设计如下问题:①(38+25)×2=126(米);②38×2+25×2=126(米)这两个算式我们也可以连起来吗?(38+25)×2=38×2+25×2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引导总结汇报:它们都只有三个数;它们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都是两个加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左右两边的结果都相等。接着再抛出问题:“是不是这个规律对于所有数都可以用呢?”现在我们每个同学都动起来,把这三个数换作别的数试试,验证一下。最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分别用三个字或是符号、字母表示这个规律你能试着表示吗?”让学生逐步抽象,逐步概括,渐渐提升数学内涵。

3、问题情境要趣味与数学味并重。每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问题为教学服务的功能,不能把问题情境的创设只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和“敲门砖”。比如我在教学《吨的认识》这节课里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牛、熊、马、鹿一起去参加动物运动会,当他们走到一座小桥边的时候发现桥头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我直接把问题指向过桥要注意什么、他们能过桥吗?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向“吨”这个新的知识点,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有关吨的知识的欲望。在学生学习吨的知识后引导学生再来解决问题:他们该怎么过桥?为他们设计过桥方案。这样的问题情境既体现了趣味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展示了其中的数学味,达到做数学的目的。

三、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的程度。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部驱动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期待或鼓励,如“你真棒!再想想!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其主导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直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吴正宪人文数学教育思想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周金波 《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和谐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