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趣味活动课的开发
2016-07-04项竹贤
项竹贤
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趣味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趣味性浓厚的活动课程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趣味性是针对活动课的内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寓学于乐,寓智于趣,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
一、基于“学生”元认知,保持愉悦的情趣
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注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小学生的年龄阶段(6、7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期(或称学龄早期)。这一阶段,小学生不但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阶段,而且由于从一个备受家庭保护的幼儿变成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这就促使儿童心理特征产生质的飞跃,概括起来,就是产生了在幼儿期没有的“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对于这些孩子,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不论成绩如何,孩子首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学习情趣。不要把学习知识当作负担。而作为数学学习,则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符合孩子们的各种趣味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关注“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学
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数学知识、技能和素质,并鉴别和利用校外“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因此实际综合活动所选取的内容要符合各阶段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特点及表达能力。例如低年级可以安排《找规律》《图形拼组》《成长的快乐》等。
2. 利用新奇事物,让学生愿学
挖掘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玩具,提炼加工形成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数学思维的教学资源,如利用扑克牌可以玩“24点游戏”;算术棋、五子棋等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如我在县小学数学研讨活动中就采用了影视剧中出现的超大扑克牌,让学生分组玩“耍大牌”游戏,效果甚佳。“三国华容道”学具学习空间转换,既了解了历史,又掌握了数学思维。
3.开展趣味游戏,让学生乐学
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游戏活动中,领悟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游戏内容很多,有摆小棒、算术套圈、数学谜语、数学接力赛、数学智力游戏、数学行军等。这些游戏活动,参加人数不限,灵活多样,简单易做,不需要多花时间准备,随时可以开展起来。例如我在教“3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一摆,拼一拼,组合出更多的图形。孩子们兴趣浓厚。他们每拼出一个图形,我都特别欣赏把它展示到大屏幕上。十多分钟的操作,孩子们兴犹未尽。我把学生拼出的图形归纳了一下,竟有四十几个之多。如汉字类(大、上等);字母类(N、F等);数字类(2、4、7);植物类(小草、小花);其他类(飞机、双人舞等)。最简单的小棒经过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图画,既简明概括又妙趣横生。孩子们的表现、创造力、创造热情不能不叫人叹服。
二、挖掘“教材”的资源,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情景图的大量运用。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北师大版教材强调从具体情景、活动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不要单纯地套公式,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笔者对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进行反思,了解其设计目的,挖掘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及学习过程中能够体现相类似内容的素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低段数学课堂可以开展如下趣味活动:
1.数学史话活动: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学习、数学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故事及简单的数学史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品质。如数学故事会、数学名家事迹介绍、数学读书会等。
2.思维训练活动: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方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不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如简算技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数列规律、图形变换、智力竞赛等。
3.实践应用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配合数学课制作教具学具、实地测量、参观访问、办数学墙服、商店服务与数学有关的创造发明等,培养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结合“学校”的特色,丰富趣味活动课内涵
每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具有丰富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作为数学趣味课程应结合学校的特色,开发相关课程,丰富趣味数学活动课的内涵。我校经过近百年的积淀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是我们着力研究的课题。通过探索与实践,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初具规模和效应,并逐步形成以学生社团活动、西小大课堂活动、学科课程节活动等为主阵地的课程开发活动,形成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办学目标和校园文化。
1.社会实践活动。在数学课程安排中,要让我们的学生突破教师,突破书本,突破课堂,拓宽学习领域,开阔视野。学校、家庭、社区、大自然等,都是学生数学社团实践的空间。如我校开展西小大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的问卷调查,学习统计学知识;参与商品义卖,慈善捐款,培养爱心,陶冶情操;在春游、秋游、野炊等远足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换算,体验团队合作的作用等。
2.智力体艺活动。趣味数学活动课应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与体育课整合实行智力体育运动会;与音乐课整合实行音乐数字会;与科学课整合探究科技的魅力等。例如我在班里尝试了体育因素的融合,开展了“用智慧创造速度”趣味活动,就是跳绳接力加数学口算整合。具体操作方法是每班选10名选手排成一列,每位选手从起点出发,跑跳绳至定点位置,并完成5道口算题,绕过障碍返回,将绳子交给下一名选手。最后一名选手最快到达终点班级获胜。这样的整合,学生既锻炼了身体,体会了团结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又掌握了数学知识,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3.主题学习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学校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如数学节、红领巾超市购物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我校已经连续多年举行了数学节,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期间进行多个子活动:数学故事比赛、数学家展板展示、数学知识竞赛、智力七巧板比赛等,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兴趣浓厚。
四、立足“课堂”主阵地,注重趣味活动设计
趣味产生兴趣,兴趣增加热情,热情提升欲望,欲望催发行动。趣味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魂。在设计活动时,形式一定要多样,注重内容的“新、奇、乐、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数学趣味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趣味情境,激发兴趣
问题是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研究活动的开始。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或“冲突”,将他们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有趣味性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知冲动。本课题最大的特色就是要求充分体现趣味性,所以从问题的情境创设上就应该把握这一原则,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视频、物品引出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提供材料,趣味探究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空是小学数学趣味活动课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以及活动本身质量水平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成败和优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提供研究材料、确定研究形式、选择研究方法。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需要小组合作;需要阅读文字资料,需要动手操作实践。原则上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有老师执教数学活动课“成长的快乐”,研究内容包括5个活动:量身高、量教室门宽、量手臂的长度、量步长及掷骰子的数学游戏,前4项主要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知识的渗透,后者则是通过掷骰子的游戏,进行百以内数的训练,同时训练学生观察数目的敏捷性。由于内容充满情趣,加上教师与学生同时参与其中,学生感到活动更有意义,参与活动兴趣盎然。
3.趣味评价,其乐融融
(1)激励性评价。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赞美之所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它满足了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即心理的需要。教师要学会赞美的艺术,也就是学会赏识学生。在趣味数学活动课中,教师给予的赏识、赞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幽默评价。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容易疲劳,如果能适当运用幽默手段,则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还能加深记忆。有调查发现,幽默风趣的老师最受学生喜欢,更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自然更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知识。趣味数学活动课需要这样的幽默。
数学趣味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需要,深入研究,探索数学实践活动已势在必行。我想,我们只要坚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和生活体验出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秉承一个“趣”字,突出学生的学习,就能使数学实践活动更加完善、实用、有效,使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作者单位:龙游县西门小学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