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
2016-07-04瞿旭
瞿旭
提问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在小学阶段,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广大科学教师的行为以及思想之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科学探究式教学阐述
科学探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广义的科学探究主要讲求自己找到答案,而狭义的科学探究主要是指一种具有系统性的探究能力。本文主要从狭义的科学探究角度出发对科学探究进行研究。科学探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问题提出→猜想及预测→设计试验→实证收集→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及表达。从科学教育的目标看,实习科学探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探寻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二、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提问设计
1.启发式提问
在课堂上,有效的提问能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做到有效提问,开发小学生思维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问题应具体。问题的内容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概念应具体简便,不应太过广泛,使学生抓不住问题中心。第二,问题应明确。教师选择的问题应该观点鲜明,提出的问题语言要清楚,用词应准确,问题表达应在小学生理解能力的范围之内,切忌含糊其辞,使学生不能理解问题的含义,阻碍思维发散。第三,问题应富有启发性。问题内涵应具有启发意义,引起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选择,并赋予其启发意义,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溶解”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实案演示,设计盐、沙等实验参照组,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溶解现象,并在每次实验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现象?”,这样学生会集中注意力,认真仔细观察其中不同颗粒的溶解变化。从这个简单真实性的实验中启发同学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从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加深式追问
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中,一些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并不投入,在进行提问后还是处于“无所谓”的状态,所以在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提出问题后,实行适时追问,会增加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力。例如,在相关的生物生存环境课题中,教师可以蚕的孵化为例,提出引发问题:“你们觉得蚕宝宝会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被孵出?”当学生回答:“合适的温度”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学生就会回答:“因为母鸡在孵蛋的时候就会选择合适的温度,所以蚕宝宝应该也会。”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以这样的追问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
3.强化式追问
科学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先保留答案,提高问题的使用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支点问题”的时候,教师在教授前可以给同学演示一遍具体事例,并通过从不同的点与支点进行比较,向学生提问:“你们可以从中发现什么?”当学生回答:“支点是合适的点”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发同学进行提问:“为什么在支点会容易撬起物体,而在其他的点就很费力?”,学生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然而这种心理的转化会使学生提高对问题的研究兴趣,并且希望知道其中的答案,所以教师应当在提问中循序渐进地强化问题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能力。
4.学生自主提问
提问本身就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发挥,自主提问更是将这一特性发挥到极致。探究式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经历以上讲述的六个方面,让学生真正从问题中体验知识的真正内涵,它不仅为学生指明了探究的目标及内容,而且也是培养探究兴趣的所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探究式的学习能够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能够拉近小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甚至将科学转化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指南。因此,科学教师在日常授课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并且实行鼓励措施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或者在教课过程中营造轻松、生动的学习氛围,减缓学生提问题的压力。
三、结语
基于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式的提问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按照简单精确、重点突出的特点和要求设计问题,使教师在完全把握知识核心的基础上,将知识在正确的时机传输给学生,发挥这一教育过程的启发意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永嘉县鹤盛镇中心小学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