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记录单设计,提高科学探究效率

2016-07-04柯巧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单的蚯蚓科学

柯巧敏

所谓记录是指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将实验的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数据,以及产生的想法和问题,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下来,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记录单是承载记录的载体,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记录单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实验记录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对后续实验问题的提出、现象的描述、数据的分析、整合,甚至是整个课堂教学秩序都会产生影响。

一、案例呈现与分析

教学《蚯蚓》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蚯蚓,并将观察到的蚯蚓的外形、运动和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记录在记录单上,如图:

蚯蚓观察记录单

我们的发现:

学生拿到实验材料和记录单就开始探究观察,教师预计学生完成这一活动大约5分钟左右,结果三分钟的时候,发现很多小组已停止记录,有的学生开始东张西望;有的在悄悄讲话;有的在玩蚯蚓;个别调皮的学生拿着蚯蚓吓唬胆小的学生,整个课堂闹哄哄,非常混乱。教师展示小组的观察记录单,发现学生的记录也五花八门:

情况一,有四组学生只画了一条蚯蚓的简图;

情况二,有两组学生写了几句话,仔细一看发现只写了蚯蚓外形特点,如:蚯蚓长得细细长长、身上一节一节的;

情况三,三组学生记录得相对完整,但记录的内容混杂无序,如:蚯蚓两端尖尖的,爬起来一拱一拱的,长长的,身上一节一节的,用小木棒碰一下就缩进去;

情况四,二组学生胡乱记录了一些文字;

情况五,其中一个小组空白一片,询问才知学生不知道怎么记录。

凌乱、没有规律的记录导致全班汇报交流时杂乱无序,交流时间无形延长,个别学生注意力开始游离、讲空话。教师用了近1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的汇报进行修改、补充、整理。致使后续研究“蚯蚓在水中的反应”的活动草草结束,影响整个教学过程。

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分析、审视实验记录单的设计,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指向性不明确。需要记录的内容模糊不清,表中缺少观察方法、工具的指导,导致学生不知道记录什么,该怎么记。

2.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记录单。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缺乏耐心和恒心,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善,对于长时间的观察和过多的文字记录有一定的困难,这份实验记录单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

因此,实验记录单设计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记录的有效性,导致学生在交流中无话可说,影响探究效果。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记录单十分必要。

二、策略寻求与解决

(一)记录单设计要指向性明确,注重方法指导

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且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产生兴趣,但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案例中,学生的记录之所以五花八门,主要是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鉴于三年级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其观察、记录能力有限,因此记录单的设计指向性要明确,应注重观察方法、观察工具的指导,记录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可对实验记录单进行如下优化:

蚯蚓观察记录表

我们的发现:

温馨提示:

1.蚯蚓的样子用简图画在小框;

2.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发现;

3.爱护小动物,爱惜生命。

添加适当的提示、清晰的观察步骤、有趣的图案后,发现学生的兴趣更高,记录内容更具针对性,记录内容比较完整,记录时间大大缩短。交流时,师生互动有序,提高了探究的效率。

(二)根据探究内容设计记录单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或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数据记录分析,得出结论等形式展开。因此,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应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进行有效设计。观察为主的课型,记录单的设计以文字记录为主,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对学生的观察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实验为主的课型往往注重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验探究内容,与实验指导相结合或借助多媒体等方式优化实验记录单设计,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究实验、观察现象、收集信息、分析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记录单表达的能力,达到有效观察、有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奉化市裘村镇中心小学浙江】

猜你喜欢

单的蚯蚓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科学拔牙
临床日常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基层医院ICU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体会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