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改进初探

2016-07-04周晟帆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部门预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周晟帆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广东 深圳 518043)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改进初探

周晟帆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广东 深圳 518043)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在我国经济体系运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门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仅是对收支的预计,更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即通过合理的预测与科学的决策,结合年度计划、工作任务,统筹安排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效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针对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承担着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需要不断改进,部门预算管理是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而现有的部门预算管理却存在部门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部门预算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预算资金利用率较低、执行不够规范、预算执行监督考核和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给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运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因此,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部门预算的涵义

实施部门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具体来说,其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是各个部门,而财政预算则是从部门开始、从基层开始;在进行财政预算编制时,要具体落实到基础单元中,国家的预算管理也是从部门这个单元开始,对预算部门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主要为直接与财政部门发生经费拨付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部门预算不仅有行政单位预算,还有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不仅有正常的经费预算,还有各项专项支出预算。部门预算其实就是部门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预算,其主要包括部门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内容。

2 目前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部门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涉及日常工作中方方面面的环节,单位中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财政预算提供者与预算执行者。但现阶段,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认为部门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业务工作,没有形成参与意识,只在乎预算编制工作是否能够为单位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尤其是“重资金、轻预算”的思维严重。大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在其日常工作中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预算工作管理体系,也没有成立预算管理相关机构,无法让单位各部门参与到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中。

2.2部门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应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管理系统,这是行政事业单位最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但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随意性较大,也不够科学规范。另外,部门预算涵盖范围也有限,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弹性也较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单位并未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还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使用并管理预算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这使得预算执行落实不到位,导致预算编制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2.3预算资金利用率较低,执行不够规范

首先表现为资金利用计划性较差,突击花钱以及经费挤占现象比较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金浪费、资金短缺。其次,在单位预算管理中,比较重视经费支出核算,忽略了资金预测问题,最终造成的结果是资金利用率较低。再次,目前在使用预算资金时,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以至于预算计划频繁变更,缺乏权威性,预算编制与执行之间出现脱节现象,最终的结果就是资金短缺、浪费。

2.4预算执行监督考核和绩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部门预算中,如果预算执行监督和绩效管理不完善、不健全,就会导致预算项目执行时出现偏差,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准确地编报预算执行情况表,业务部门也不能及时参与到预算执行管理中,此外,由于缺乏完善可行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预算的执行部门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预算项目支出全过程中,造成预算执行过程监控的“空白”,致使预算执行变得更加缓慢。另外,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不进行总结和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出预算应有的参考、指导、制约作用。

3 部门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方法科学、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数据准确、编制及时、项目细化。另外,应建立健全与之相关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以及合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

3.2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

预算单位应研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预算编制方法,首先,应综合考虑各部门各方面因素,如本单位各部门的现状、未来的预期、国家相关政策可能变动的方向等,明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其次,单位的项目预算应由财务人员与相关业务部门一起编制。财务人员对申报预算项目的专业领域比较陌生,会出现编制出的预算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因此,各个项目预算编制申报部门应反复与财务人员沟通讨论,以保证项目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合理性。再次,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编制部门预算的时候要考虑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成熟情况,充分估计各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可行性、合理性,提高单位部门预算各项目的执行率。

3.3严格控制预算支出范围

预算单位应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意识,加强预算项目经费支出管理,严格按照财政部门预算批复的项目明细,合理安排财政资金,不能擅自扩大预算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避免预算项目经费的调剂、随意调整、挪用、挤占、等现象。

3.4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来确定各个预算项目执行责任主体的工作责任,要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全面引入绩效管理的思路。在优化预算资金分配的同时增加可行性绩效考核内容。将部门所分配经费与其工作任务、业绩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使预算与部门的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捆绑在一起,实行上下浮动的激励措施。对预算执行率较好、绩效管理显著有效的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预算管理规定或预算执行率较低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通过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预算单位各部门参与预算项目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约束力强、讲求绩效、管理规范、可行性强、可持续发展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3.5实行动态跟踪评价预算项目管理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财务部门每个月会统计预算执行情况表,财务人员应在此表的基础上,实时比较部门预算项目的批复数与实际决算数的差异,并算出部门各个项目的预算执行率。特别要加强对一些研究性项目经费实行动态跟踪评价,当研究进程与预计情况出现差异时,分析客观和主观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预算项目的责任人,及时调整预算项目的进展情况,保证项目按预算完成,保证预算项目的预算执行率。

3.6加大预算项目监督管理力度

有些预算单位的经费管理部门与业务工作部门脱节,导致拨付经费、办理经费的调整、追加等预算编制及执行工作相对滞后,监管责任也不到位。要加大预算项目监督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部门预算项目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单位内部财政监督,财务预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财政部门应经常监督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对违反财务制度及有关法规制度的行为要严格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 结 语

由于我国部门预算编制起步比较晚,时间比较短,在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努力规范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程莉娜.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8).

[2]董厚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措施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1).

[3]林梦然.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预算改革及管理模式探讨[J].当代经济,2016(5).

[4]包瑞峰.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经济研究导刊,2016(3).

[5]曲晶.浅析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6).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06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13-02

[收稿日期]2016-05-02

猜你喜欢

部门预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新财会制度下医院部门预算与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分析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思考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