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修建始末
2016-07-04罗华亭杨义春
罗华亭+杨义春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位于淮安市漕运西路174号。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养母及两个弟弟迁居于此。周恩来6岁至10岁在这里读书。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的修建,经历过一波三折。
修建立项
1978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下午,时任清江博物馆副馆长的蔡德之、戚庆隆两人来到宣传部向我反映说,他们在一家文史刊物上,看到周恩来童年曾在西长街陈家花园读过书,当年的部分老房子就在轻工机械厂院内。他们要我向市委建议,把老房子修建成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作为传承周恩来精神、教育青少年的基地。我认为,他们的动议很好,要他们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第二天上班之后,我写了个“拟修建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的议题,交给时任市委办公室主任的杨声佩,请他安排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周末,市委召开常委会,通知我到会汇报有关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情况。经过认真讨论,会议作出决定,同意修建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并责成由我牵头筹办。
1978年5月上旬,江苏省革命文物征集小组办公室主任缪生才、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伯余先后来淮,了解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有关情况,准备着手征集相关资料。宣传部决定抽调宋延参加省征集小组,先后赴北京、上海、广西、广东、湖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了解周恩来童年时代在淮读书情况和征集有关文物资料。与此同时,我让宋延与建筑设计室周技术员对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房屋的历史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绘制了复建规划图。
1978年11月3日,中共清江市委下发了《关于修建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185号文件(附修建规划图)。市委副书记梁文彬又主持召开财政、计委、建委和淮建等单位负责人会议,研究落实经费、建材和施工队伍组建等问题。淮阴建筑公司选调了老技师、老工匠,按照古建筑要求,认真进行修复。到1980年2月,修复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当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赠给周恩来故居的樱花树苗,也调拨一部分栽到旧址后院。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原计划于1980年年底建成对外开放。
突生波折
就在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土建工程刚刚完工,正在筹划内部布展的时候,1980年6月,驻淮部队某部宣传科经某等四人联名写信向《人民日报》反映,说清江市拆掉上百间民房,大搞周恩来纪念馆,违背党中央关于禁止修建楼堂馆所的通知精神。信件见报后,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发(1980)59号文件,把《人民日报》登载的经某等四人信件作为附件发至县团级。文件要求“从现在起,除非中央有专门规定,一律不得新建关于老一辈革命家个人的纪念堂、纪念馆、纪念亭、纪念碑等建筑。正在建设的和虽已建成但尚可改造的,应尽可能改建为其他社会经济文化福利设施”。接到中央文件之后,清江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学习文件,讨论如何贯彻落实,市委领导要我汇报修建工程进展情况。我在会上讲,中央文件是完全正确的,应该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但是,《人民日报》的文章,报道严重失实,我们没有拆掉上百间民房,也不是建纪念馆,只是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其本意是表达家乡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旨在利用这块阵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常委会经过认真讨论,最后,市委书记李柏宣布三条决定:第一、修复工程立即停工,做好善后工作,已修建好的14间房屋,交给轻工机械厂使用,房屋结构不准乱动。已征集的文物、资料,由文化局负责保管好;第二、向地委作出书面报告,说明市委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决心和措施;第三、市委办公室致函人民日报社,要求对报道失实予以澄清。
落成开放
1986年3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批准在周恩来的故乡淮安建立周恩来纪念馆。之后不久,省委通知淮阴市委,要求尽快修复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准备开放。1987年9月,淮阴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为纪念周恩来诞辰90周年,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力争在1988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当时,这项工作交由时任苏皖边区政府纪念馆馆长的顾树青负责组织实施。经过近半年时间,搞好了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环境整治、资料补充征集和内部布展工作,李鹏总理还题写了“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门匾。
1988年3月5日下午,隆重举行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开放剪彩仪式。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南京军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市委、市政府、淮阴军分区负责同志及地方干群共500余人出席。
目前,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环境整治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根据整治方案,将利用旧址西侧空地,兴建临时展厅、文物库房、安防监控室、公共厕所和办公接待用房等。同时,“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边特色街区”一期工程,也于2015年9月24日开始动工。可以想见,不要多久,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将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武学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