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大豆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2016-07-02兰风胜
兰风胜
虎林市大豆的栽培技术长期以来习惯于65㎝常规栽培,虽然在整地、平衡施肥、化学除草等配套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亩产量却一直徘徊在150kg左右,大豆单产和粮食总产量与国内外大豆高产典型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而且传统的耕作制度没注重节能和保护耕地作业。因此大豆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发展生态农业、保护耕地、提高大豆单产有十分生要的意义。
1 指导思想
大豆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以节能少耕、节本增效为重点,以提高大豆光、热、水、肥利用率为核心,以改革传统大豆耕种方式为切入点,以密度和施肥谐调同步增加为手段,以实现节本、增产、增效目标。项目研究从耕整地方法、配套机械、平衡施肥、种植密度、病虫草害防治等配套技术入手,形成适宜大豆窄行密植栽培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原理
2.1节能减耗
以高产大豆为主、突出节本增效,农艺技术为主、农机农艺配套,技术集成为主、研究推广结合。
2.2优化土壤耕作
该技术克服了目前农村小型机具条件下地表土趟松、底层压硬的不良耕作局面,确保耕作制、轮作制、施肥制的顺利实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的总体效益。
2.3保肥保墒
与目前常规大豆种植比较,增产效果更加显著,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大豆传统的70cm垄作栽培技术受干旱影响较大,尤其是春季及大豆花期干旱一直制约着我市大豆增产优势的充分发挥,而且雨水大时容易水土流失。
2.4适合于农村生产条件
对于具有深翻深松基础的良好耕层的地区及机械设备配套条件下,更有利于扩大示范推广面积,促进了土地流转,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管理。
3 主要技术要点
大豆品种选择耐密、抗倒的高产优质品种,栽培方式由常规栽培的68~70 cm改为小垄窄行密植、大垄窄行密植或平播窄行密植,公顷保苗从25~30万株提高到35~45万株,通过节能减耗、保护耕地、窄行密植栽培等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可比传统垄作增15%以上的目标,公顷节约两次趟地成本,节约能源柴油7~14kg,公顷可节约成本65~130元,公顷增产增收1000元以上。
3.1“三垄”栽培
3.1.1起垄与垄底深松、垄沟深松 “三垄”栽培法可通过一次复式作业同时完成起垄、深松、分层深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化学除草等农艺过程,也可分次完成。
3.1.2垄体内分层深施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
3.1.3垄上精量双条播 要求高产耐密抗倒伏抗病虫害的高产优质品种品种。种子净度99%以上,发芽率达到95%。播前用优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3.2窄行密植综合技术
采用矮秆抗倒品种、伏秋深松整地、测土分层施肥、45cm窄行密植、机械精量点播、节能少耕等综合配套技术
3.2.1品种选择及处理 品种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矮杆或半矮秆,秆强不倒的品种。
3.2.2施肥 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15t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种肥采用测土平衡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根际追肥在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二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氮肥,每公顷追施尿素30~50kg,追肥后立即培土;叶面追肥,大豆长势较弱时,在大豆初花期及结荚期每公顷用尿素5~10kg加磷酸二氢钾2~3kg溶于500kg水中喷施,并根据需要加入微量元素肥料。
3.2.3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西部5月1日至5月10日,中部和5月5日至15日,东部部5月10日至20日 。根据大豆窄行密植播种技术要求,选用2BTG-3型播种机等进行45cm机械平播或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或进行1.0~1.4m大垄窄行密植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肥水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一般每公顷保苗35~45万株。播种质量作到播种均匀无断条,及时搞好镇压。
3.2.4田间管理 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出苗后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一趟或两趟,实现节能少耕,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拔净大草。化学除草禁用长残效除草剂,根据杂草种类,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或茎叶处理。做好病虫害预报,注意观察田间蚜虫、红蜘蛛、大豆食心虫、草地螟、大豆灰斑病、根腐病、孢囊线虫等病虫害发生,及时采用相应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