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豆产业关键技术分析
2016-07-02刘光武刘宇
刘光武+刘宇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地,被称为大豆的故乡,特别对于非转基因大豆品种来说,黑龙江是非转基因大豆的守望者,正因为如此,黑龙江大豆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大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对龙江依靠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大豆产业提供有益借鉴。
1 大豆育种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改变,黑龙江省应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和“双高”大豆种植。黑龙江省是世界少有的生产非转基因大豆、有机大豆的最好区域,目前,黑龙江省的非转基因大豆、有机大豆在国内外均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为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空间。应在具有生态优势的高蛋白和“双高”大豆适应区域,适当加大发展高蛋白大豆及高油高蛋白的“双高”大豆的支持力度,加大种子培育等科研投入,打造以非转基因、绿色、无污染为特色的黑龙江大豆品牌。在把好种植关的基础上,要着力推动大豆产业高值化建设,以优质的非转基因大豆为前提条件,结合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与设备实现我省大豆的精深加工。同时,要积极开发红豆、绿豆、黑豆等杂豆资源的利用途径,使其实现产业化生产,使豆类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粮食产能工程奠定基础。
2 副产物综合利用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豆粕作为豆油加工的副产品产量也越来越多。豆粕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大大影响了豆粕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对人体和动物生理健康造成影响,严重阻碍了豆粕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使得豆粕只能被用于饲料加工。为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柏蛋白的利用率,寻找能够减少抗营养因子的含量,降低或钝化其活性的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此外,为了扩大和开发植物蛋白资源,对高温豆粕的深加工也越来越被重视,对高温豆粕中的热变性蛋白质进行改性,并应用到合适的食品领域,将会大大提高高温豆粕的利用价值。
大豆皮是大豆加工中的一种重要副产物,然而大豆皮的综合利用程度却很低,大多数只是简单的作为饲料添加剂,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产品的附加值和利用率极低。大豆皮在作为饲料、加工膳食纤维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性质,并可从中提取微量成分如过氧化物酶和果胶类物质等,但是方法较为单一,利用率也有限。为了让大豆皮过氧化物酶实现工业化应用,将其进行固定化将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另外,大豆皮具有很高的生物可降解性,这可能将是工业化应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此外。
黄浆水是大豆加工中的另一重要副产物,其固形物的含量在1%以上,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0.3%、脂肪含量约为0.08%、还原糖含量为0.15%左右;此外,还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目前,我省大多数企业将黄浆水直接排放,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而且污染环境,不利于清洁生产和增加大豆加工附加值。黄浆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将其酸化的主要微生物纯化后,经纯种发酵能够得到一种新型的点浆剂。另外,黄浆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源、氮源和其他生长因子,适合多种微生物所需的培养环境,将黄浆水通过低温真空浓缩,会得到具有一定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组分,可用于某些微生物的培养发酵,用于食品加工生产,如发酵生产酸奶。黄浆水中所含的大量的低聚糖(水苏糖和棉籽糖)也可得到充分的应用,在降低食品加工成本同时,黄浆水也得到循环利用。
豆渣是是加工豆腐、豆浆、豆乳、大豆蛋白等的大豆制品的副产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19%~23%的蛋白质,16%~20%的脂肪,50%~70%的食物纤维,还含有及其丰富的大豆多糖类物质和大豆异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长期以来,豆渣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少部分被作为动物饲料,而大部分被废弃,造成资源的浪费极大,同时又造成环境污染。积极开展对豆渣的应用研究,尤其是豆渣多糖的提取、改性及其产业化生产,可极大的增加豆渣的附加值,提高大豆制品加工业经济的竞争优势,带动我省大豆制品加工业的发展。
3 大豆油脂、蛋白及活性成分加工
目前改变不利于人类健康的油料加工工艺,优化有效精炼过程,减少废弃物并对其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开发高附加值油料加工产品,都对油脂加工产业提出越来越高要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发各种新型结构的功能性油脂和专用食用油产品的技术瓶颈亟待解决。加强溶剂浸出和化学精炼等主流加工技术的低能耗、高效率研究,通过挤压膨化结合水酶法制取高质量、脂肪酸平衡的调和油,进行高端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合理调配获得营养调和油、特缮调和油、煎炸调和油,零反式脂肪酸一级大豆油生产技术,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功能性油脂产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