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分析

2016-07-02任凤娟

经营者 2016年8期
关键词:消费需求关系分析居民收入

任凤娟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机制,而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中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和消费需求低迷的现象,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持久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居民消费的动因,并提出了居民消费的几点引导策略,以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居民收入 消费需求 关系分析 引导策略

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而这就意味着国家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利用收入调节手段来扩大内部消费需求。在这一宏观背景下,研究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探讨引导居民消费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分析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只关注价格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即价格越便宜,消费者越会多消费,但实际上价格并非消费的唯一影响因素,有时候价格越昂贵的商品,消费者反而越乐于购买,这表明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居民的收入。以合肥市为例,该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合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同步上升趋势,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实际上,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并非简单的单线关系,居民的现期收入、过去收入、未来收入以及社会收入均会对其消费需求产生影响,具体如下:

(一)居民消费与现期收入的关系

在经济学理论中,工资反映了居民的现期收入,要想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就需要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凯恩斯指出:“虽然消费会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是消费的增长幅度却不如收入的增长幅度,而是表现为递减的趋势。”总而言之,随着居民现期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也会相应地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却是逐渐减少的。

(二)居民消费与过去收入的关系

居民消费不但与现期收入紧密相关,与过往收入也存在很大的关联,即居民过去的收入和积蓄会对当前的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跟以往高峰收入时养成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当居民的现期收入改变后,消费习惯并不会立即发生改变,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缓慢地适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指出:“消费支出虽然与居民绝对收入息息相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受居民相对收入所支配。”例如,对于常年吸烟的烟民而言,即便收入减少,也不会立即戒烟,而对于从不吸烟的人来说,即便其收入增加或香烟降价,也不会养成吸烟的习惯。因此,仅仅研究居民现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片面和不科学的。

(三)居民消费与社会收入的关系

周围人的收入水平及其消费行为会对个人消费造成一定的示范效应。例如,对于生活在同一县城的居民而言,不同居民之间的消费行为会彼此影响,即便居民本身的收入没有发生改变,但如果该县城总体的社会收入发生改变,并且影响到了主流的消费习惯,那么居民也往往会被当前流行的消费方式所感染,甚至裹挟,从而左右其消费支出。

(四)居民消费与未来收入的关系

未来收入同样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对此,最有力的证据便是许多现时收入不高的人却贷款购房置车,居民之所以敢预支未来的收入进行消费,原因就在于他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或者通过某种方式预测到今后的收入将会增加。

二、居民消费的动因分析

居民的消费动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生理动因。生理动因即居民因生理需求而激发的消费动机,如饥饿的时候需要购买食物充饥、寒冷的时候需要购买衣物避寒,这些都属于人的本能动机,具有稳定性、常规性等特征。第二,心理动机。心理动机即居民因精神需求而激发的消费动机,其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感情动机。既居民在求新、求荣、求美等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消费动机;第二,理智动机。这种动机是居民对商品具有深刻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是货比三家、择优而取的结果;第三,惠顾动机。当居民对特定的品牌或商品产生认同和偏好之后,就会产生重复性消费的惠顾动机,这种动机与人的嗜好心理有很大关系。

三、居民消费的引导策略

(一)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对居民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政府要想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首先就要着力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前文已经指出,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递减规律,如果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就会使社会资本流向储蓄倾向较高的富人,从而降低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虽然资本积聚有利于增加投资,加速经济增长,但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投资需求不足,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政府要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利用税收工具调节过高收入,同时设法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例如,对于农村居民,可以制定相应的农业财政支持政策,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各方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二)生产者方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不光要满足消费者需要,也要发挥自身的生产及消费引导功能。因此,企业要拥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主动把握行业的趋势和潮流,及时捕捉商机,结合市场今后的变化形势,推出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的新产品,从而提高消费吸引力,引导社会消费的新潮流,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三)社会方面

绿色、低碳、健康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消费时尚的一个重要象征。因此,通过在全社会建立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引导居民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不仅契合居民本身的消费意愿和需求,还能够带动消费有序增长,形成持续而有生命力的消费格局。

四、结语

居民的现期收入、过去收入、未来收入以及社会收入都会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为刺激居民消费,应当从政府、生产者、社会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引导消费潮流、营造健康消费文化等手段,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为合肥市统计局)

参考文献

[1] 操丽.桐城市居民收入与消费调研分析[J].金融经济(下),2016(3).

[2] 雷明.武隆县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关系分析[J].重庆统计,2015(5).

猜你喜欢

消费需求关系分析居民收入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
大学生网络贷款调研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浅析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对策
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研究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