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滑稽独脚戏
2016-07-02夏吉平
文 ・ 图|夏吉平
浅谈滑稽独脚戏
文 ・ 图|夏吉平
在我们研究独脚戏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即:这个曲种到底该怎么称呼。我们知道,很多报刊杂志,甚至学术期刊称之为“独角戏”,但是真正的称谓为什么是“独脚戏”呢?“角”和“脚”两个字读音相同,所表现的“一个人表演”的意思也颇为相近,按理说这两个称呼完全可以通用,就如苏州评话又名“大书”,苏州弹词可以称为“小书”,宣卷亦可叫“讲经”一样。
但是独脚戏不能叫独角戏,这里面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这两个字的读音:“独脚戏”原是指一个演员演出的曲艺,而戏中扮演的人物又称为“角色”。普通话中的“角色”中的“角”,念“jué”,而该词在吴语方言中说成“脚色”,其中的“脚”是吴语方言中的读法“jiā”(平声,同“加”声),而绝不是普通话中“角”的另一读法“jiǎo”。所以在给独脚戏命名时绝不能混淆为“独角戏”。
一、滑稽独脚戏的历史渊源
滑稽独脚戏是流行于上海及江、浙一带,是吴语系地区的以“上海话”为主体语言演出的一种地方曲艺。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当时在上海老城隍庙一带出现了一种叫“小热昏”的民间艺术。演唱者一个人站在板凳上,旁边竹子支架上放着一只装着梨膏糖的木箱,艺人敲小锣和竹板进行演唱,并以此来兜售止咳梨膏糖。内容大多是滑稽的小段或新闻和故事,时常讥刺时弊,讽喻世道,倒也幽默泼辣。为免“祸从口出”,自称为“小热昏”,也有称作“卖梨膏糖”的。后来又在河南路桥天妃宫以及街头广场撂地演出。竹枝词《唱卖梨膏糖》中:“煎成百草梨膏糖,厚薄均匀划块方。手挈木盘安放架,鸣钲唱卖韵悠扬。”说的就是这个曲种。那个时候,文明戏也在上海流行,其中有不少滑稽片断。民国九年(1920年)前后,江苏都督程得全的妻子做寿,叫文明戏“民兴社”派堂会。演员都因为怕失身份不愿意去,于是民兴社负责人只好私下里找上海文明戏丑角艺人王无能去应付应付。王无能一个人没法演剧,就独自说笑话、讲故事、唱京戏、学方言,扮演多种角色,没想到受到热烈欢迎。这次演出被后人视为滑稽独脚戏的开端。
夏吉平(左)、毛一飞演出照
还有一种独脚戏又叫布袋木偶,以宁海最独特,其表演形式在后文具体介绍。
1927年王无能离开文明戏剧团,正式挂牌演唱独脚戏。同年杭州江笑笑来沪,称为“社会滑稽”。次年,刘春山相继而起,称为“潮流滑稽”。三人为独脚戏的崛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人称为“滑稽三大家”。 他们的表演形成“说唱”与“滑稽”的拼挡演出,遂使滑稽独脚戏形成独立的曲种。滑稽独脚戏这种形式出现后,丰富了中国曲艺艺术宝库;她生长于都市市民文化的土壤,属于典型的市民文化艺术。
王无能(1893-1933)苏州人。原名念祖,小名阿奎,或作阿魁。独脚戏名家,他上场装扮很特别,穿一件用裙子布料做的纱马褂,镂空、无领,四周缀以银鼠图案。所唱内容分三类:既能演出民间说唱或民间小调,还能用方言和洋泾浜英语演唱京剧,同时模仿街头市贩的叫卖吆喝声也惟妙惟肖。由于出道最早,资格最老,艺术最精,影响最大,同行尊他为滑稽鼻祖,故称为“老牌滑稽”。
江笑笑(1901-1946),浙江杭州人,初为文明戏演员,演过双簧,曾受小热昏艺人杜宝林影响,他擅长说唱各种滑稽故事和小调,方言极佳,以说见长,善放噱头,表演中常带傻、憨表情,俗称“呆派”。他曾自称为“踱觉戏”。上场时剃光头,用膏药贴一条小辫子,眼睛与鼻子周围抹一团白粉,戴一副用电线弯成的眼镜,装八字胡子,穿清朝服装。他非常注意从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经常触及时弊,故有“社会滑稽”之称。
刘春山(1902-1942),上海宝山人。年幼时在上海城隍庙梨膏糖店做学徒,后来摆过馄饨摊,唱过浦东说书。1928年“下海”,与盛呆呆搭档,以“搭棚戏”为号召。他以唱见长,以快口著称,并善于即兴表演,经常根据报纸新闻迅速编成段子演唱,故被称为“潮流滑稽”。
所以说滑稽独脚戏就是在文明戏、民间街头演出的小热昏以及唱新闻、隔壁戏、苏滩等说唱形式的影响、孕育、融合下逐渐形成的。
滑稽独脚戏这种形式出现后,丰富了中国曲艺艺术宝库;她生长于都市市民文化的土壤,属于典型的市民文化艺术;她既继承了民族喜剧艺术的传统,又不排斥对外国喜剧艺术的借鉴,不仅王无能能用英语唱京剧,在1948年左右,独脚戏在电台演出时,唱的段子竟出现过钢琴伴奏。不过正是因为独脚戏贴近平民生活,迅速反映现实,形式上灵活简便,滑稽诙谐,有极强的娱乐性,所以很快就在吴语地区风行起来,受到了大量观众的欢迎。
民国十八年,上海新世界游艺场邀请当时著名的五班(10人)独脚戏艺人以“五福团”名义举行每周一次的“大会串”,扩大了滑稽独脚戏的影响,展现出当时独脚戏演出的盛况。
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贸易中心,万商云集,人口骤增,文化消费的需求急剧上升。抗战爆发后,上海成为孤岛,出现畸形繁荣局面,为滑稽独脚戏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演出场地有了改善与扩大,大世界、新世界、永安公司天韵楼等大型游乐场专门辟有曲艺场子,演出评弹、独脚戏等。当时,上海民间电台又纷纷兴起,达五十多家,电台播送独脚戏节目数量很大,有的全天专播独脚戏,从早晨8时起直到次日凌晨2时。此外还有咖啡馆、舞厅、酒楼及各类堂会的演出。
上世纪30年代,滑稽独脚戏处于鼎盛时期,从业人员有100余档,除了三大家以外,著名的演员还有程笑亭、陆希希、陆奇奇、赵希希、丁怪怪等。他们在游艺场、堂会和民营电台演播,均自编自演。他们的演唱既不化妆,也不打扮,偶尔在衣服外面罩一件前清时官员所着的套子,就算“行头”。说和唱也没有一定的规格,总之以诙谐滑稽,引听众发笑为目的。为此,唱滑稽的演员或学说各地方言、或学唱各种戏曲(不以是否酷似为准,反以荒腔走调为佳),或东拉西扯评述些史实和时事,或发些警世之言。故上海的唱滑稽者多为口齿伶俐、头脑敏捷,方能胜任。以至上海人对日常生活中那些口齿伶俐、善于说笑的人,便俗称之为“像唱滑稽的”。
可以这么说,滑稽独脚戏从20世纪20年代形成,到二三十年代兴盛,作为一种曲艺样式已趋成熟,艺术特点愈见鲜明。一是强烈的喜剧色彩和娱乐性;二是巧妙的语言艺术;三是广采杂糅,一人多角,跳进跳出,表现形式灵活,南腔北调兼容并包,有很大的容涵力和很强的可塑性。
民国三十一年,由江笑笑发起组成专演滑稽戏的“笑笑剧团”。那时独脚戏艺人大多数开始兼演滑稽戏。这是一种新的戏剧样式,是在独脚戏、文明戏、趣剧以及此前有过演出的滑稽小戏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滑稽戏形成后,开始逐步取代渐趋没落的文明戏,但独脚戏仍然存在。她们二者有着血缘关系,一般滑稽演员都是两栖的,既能演独脚戏,又能演滑稽戏。此后,独脚戏和滑稽戏一直在舞台上并驾齐驱,交相辉映。
抗日战争期间,不少独脚戏演员投入宣传抗战活动。创作出很多作品。比如:1942年江笑笑联络独脚戏演员和文明戏演员在过去独脚戏大会串的基础上,改编演出了第一个整本滑稽大戏《一碗饭》,此剧就是讽刺米店老板在抗战期间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效果很好。
日本人投降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独脚戏演员已逾500人。比如姚慕双、周柏春以“新潮滑稽”出现,台风带有书卷气,在继承发展前人曲目的同时,大量编演新段子。同时期的程笑飞在“唱”上另树一帜,在独脚戏中展示各种地方戏曲。还有杨华生从内地回沪,表演独脚戏注重作品内容。其时,姚、周档,程、刘(小刘春山)、俞(祥明)档,杨、张(樵侬)、笑(嘻嘻)、沈(一乐)档,在民间电台上各展所长,拥有大量听众。艺人们足迹遍于电台、游乐场、堂会、舞厅、酒楼,他们以“说”或“说说唱唱”的名称,在电台说唱新人新事,或演播独脚戏“唱”派的节目。以黄永生为代表的一些业余演员弘扬独脚戏“唱”派中唱时事新闻的传统,于1964年左右脱标出“上海说唱”名称。虽然此时有了专门从事上海说唱的个别演员,但独脚戏中以“唱”为特色的表演一直没有间断,再次掀起滑稽独脚戏的高潮,直到“文革”开始。
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那段时期,滑稽独脚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革后,1978年起,一些专演独脚戏和兼演独脚戏的滑稽剧团逐渐恢复建立,它们是:上海曲艺剧团(后改名为上海滑稽剧团),上海广播电视艺术团曲艺队,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上海市青艺滑稽剧团。不少中青年演员挑起了独脚戏演出的大梁,有影响的有吴双艺、童双春、王双庆、翁双杰、李青、筱声咪、孙明、方艳华、郭明敏、刘福生、姚祺儿、姚勇儿、沈少亭、蔡剑英等。人民滑稽剧团充实了大量的业余演员,笔者师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稽独脚戏”代表性传承人—王汝刚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上海滑稽剧团在1981年起创办了培养滑稽演员的学馆,新人有钱程、胡睛云、秦雷、周立波等,滑稽独脚戏走上了另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08年,滑稽独脚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时期,离上海不远的江苏无锡,以笔者为首的一支滑稽独脚戏生力军正在崛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兼容并蓄,把北方曲艺融合进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滑稽独脚戏为母体的全新曲种将会孕育而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滑稽独脚戏的传统优秀作品的传承及新作品的创作均面临窘境,观众群大量分流及流失,观众层老龄化现象严重,演出市场严重萎缩,演员出现断层(自成一家的表演艺术家更是缺乏),而各方面保护及传承所需的资金又严重缺乏。因此,滑稽独脚戏这一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亟待各个相关部门合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二、滑稽独脚戏的表演形式及部分书目
滑稽独脚戏一般以一人演出为主,也有二人和三人合演的形式。在游乐场、堂会、剧场等,多为站立表演,在电台演播时多为坐演。分单档(单口)和双档(对口),两人以上,称为“大独脚戏”。双档多为男性,少数也有男女档的。
表演时,舞台上常用堂幔(或以屏风替代),堂幔前置一横放的半桌,半桌左右各有一张椅子。早期,半桌和椅子上都有桌披和椅披,桌披上还常绣上演员艺名或本档独脚戏的滑稽名称,如“社会滑稽”、“醒世谈笑”等。半桌上放置常用道具,如春锣、木鱼、三巧板等。半桌和椅子可随表演内容而移动,变成“象征性”的实物道具,如将半桌代柜台、代墙,将椅子代黄包车、轿车等。
前文提到有一种独脚戏又叫布袋木偶,以宁海最独特,布袋木偶的演出形式:表演者先用凳子架起门板,上放一木箱,箱旁竖一根扁担,一只小舞台就挂在扁担上。艺人坐在箱子上,左脚踏在能掌握大锣、小钹的转纽上,右手敲打小鼓、小锣、笃鼓等响器,左手的食指套住木偶的头,其他手指则套住木偶的左右手,独自一人利用腕力进行表演。曲调原采用“乱弹”或“绍兴高腔”,后来也唱越剧、京剧。因其场地简单,内容通俗诙谐,气氛热闹,收费低廉,颇受城乡百姓喜爱。也有人套在一个大布袋里面站在板凳上的独脚戏。
滑稽独脚戏的表演,讲究说、学、做、唱。“说”“学”“唱”近似于北方相声,以学习京剧等戏曲剧种、地方方言和曲艺为主,“做”则以直接扮演人物,在舞台上表演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表演的夸张幅度大。角色的语言、对白,又以相同于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法,来产生笑料,喜剧效果强烈。这种“做”的手法已逐渐渗入到以说、学、唱为主的节目当中,成为重要的艺术手段。这四种表演形式均为制造笑料服务,它通常运用语言上的夸张、误会、巧合、对比、诡辩、差错、拉扯、偷换、谐音、拼凑、重复、双关等,形成“噱”(逗笑)的效果。常用简易的化妆和各地方言在表演(起角色)时区分各种不同人物。有时也借助木鱼、三巧板之类的小道具,或者作象征性甚至夸张性的表演,以加强“噱”的演出效果。
所以滑稽独脚戏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和娱乐性,表现形式广采杂糅,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
滑稽独脚戏的曲目很多,早期以口技、杂学唱一类的节目为多,以后又发展了以“学”为主的《学电台》《学话剧》《各地堂倌》《关店大拍卖》及以“说”为主表现人物故事的《金蛤蟆》《七十二家房客》《阿福上生意》和以“做”为主的《钉巴》《关亡》等节目。传统曲目有《哭妙根笃爷》(王无能代表作)、《火烧豆腐店》(江笑笑、鲍乐乐代表作)、《一百零八将》(刘春山代表作)、《七十二家房客》、《十三个人叉麻将》、《各地堂馆》、《新老法结婚》等。
抗日战争时期,滑稽独脚戏演员编演了大量宣传抗日和爱国的曲目,有痛骂卖国贼与歌颂战争英雄的《汉奸一百另八将》《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抗战八年》《汪家大出丧》;有讽刺“接收大员”与假公济私的《五子登科》,鞭鞑社会黑暗的《骂米蛀虫》《竞选总统》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脚戏演员进行了大量的艺术改革和实践,整理了一批优秀传统节目,如《调查户口》《学英语》《普通话与方言》《宁波音乐家》《水淹七军》《拉黄包车》《七十二家房客》等,多已收集在1963年编辑出版的《独脚戏选》一书中。
粉碎“四人帮”后,滑稽独脚戏起死回生,重新焕发青春,许多优秀曲目萌生。揭露“四人帮”倒行逆施的《看风使舵》《啼笑皆非》《贴标语》等寓庄于谐,引起观众极大的共呜;讴歌劳动模范的《选择》,宣传法制的《现身说法》,以及《头头是道》《啥人嫁拨伊》《邻隔壁》《新红》《繁花似锦》《各派越剧》等已成为流传甚广的保留节目。
(作者:无锡市曲协主席)
(责任编辑/朱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