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进展评介
——以CSSCI刊物为分析样本
2016-07-02张纾舒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张纾舒(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进展评介
——以CSSCI刊物为分析样本
张纾舒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然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这其中,建设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将发挥更加有力的推进器作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全球掀起了蓝色浪潮,学术界各类涉海的研究风起云涌,学者们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对海洋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涌现出大量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文章回顾了国内海洋文化研究方面的文献,从海洋文化促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宏观视野,海洋文化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微观视野的研究为线索加以梳理,以期对我国海洋文化研究有一个概貌性的呈现,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字]海洋文化;海洋强国;学术回顾
中国学界对“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曲金良教授开创“海洋文化”学科,系统地阐释海洋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特征等,才使得原本分散于各相关学科的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逐渐规范,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这为我国发展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海洋强国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海洋重视程度的提高,国民海洋意识也逐渐增强,“海洋文化”学科的建立更是推动了国内的学术研究进程,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厦门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开设了海洋学院或相应的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以及沿海城市地方政府连同各地的海洋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推进了海洋文化各领域的学术研究;海洋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中国海洋报》以及“中国海洋在线”的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扩大了我国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助推了海洋文化的研究,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关于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于2015年4月8日以“海洋文化”为篇名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的CSSCI数据库中检索,共获得研究论文70篇;此外1997年由广东炎黄研究会主办的“海洋文化笔会和研讨会”出版的《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文集》和2008年由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主办的全国“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研讨会”出版的《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也集中对海洋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以上论文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归理和评述,对我国海洋文化研究有一个概貌性的呈现。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
海洋文化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海洋,二是文化,三是海洋与文化的结合[1]。关于其具体的定义、本质和范畴,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论,众说纷纭。
从广义角度来看,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物质的文明化生活内涵;[2]8或说海洋文化是人类与海洋互动关系的产物和结果,是人类征服、依赖海洋生活的一种文化形式,囊括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3]29。
从狭义角度来说,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受海洋影响所生产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道德、民族精神、教育科技和文化艺术等方面。[4]
从文化类型分析,海洋文化是大陆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形态,大陆文化是农业文化,海洋文化是商业文化;从地域来界定海洋文化,认为滨海地域的人依傍海洋从事经济和文化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与海洋密切相关的精神文明、文化艺术等就是海洋文化。[5]
对海洋文化内涵的讨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者们关于海洋文化内涵的某些方面还是达成了共识。即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海”是构成海洋文化的基本要素,“人”与“海”的统一及其两者间的互动生成了海洋文化。正如曲金良教授和张开城教授对海洋文化的定义中所言,只要是人类文化中与海有关的文化就是海洋文化。[2]7-8,[3]29因此海洋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沿海地区,一些内陆地区兴建妈祖庙或天妃宫来信奉海洋信仰,也是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
(二)海洋文化的特征
1.涉海性
就海洋文化的内质结构而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涉海性。从海洋文化的内涵中可知,“人”和“海”是海洋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如果没有人类的认知,海洋只有自然属性,文化也就无从产生。海洋文化是在“人—海”的互动关系中,人类认识、理解、开发和利用海洋等实践活动积淀而成的。
2.互动性
从海洋文化的运作机制来看,它与异域异质文化之间存在跨海联动性和互动性。船只作为主要传播工具,不仅传递内容,更是在陆海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人类海洋意识逐渐增强,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奠基。在这个传递过程中中国的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互动互融,形成了“陆—海”一体互动发展的中国文化整体。
3.商业性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海洋文化具有商业性和慕利性。在海洋文化的社会,崇商是最显著的特征。基于海洋文化的涉海性,它的生产生活都是依傍海洋的。海洋贸易、海洋交通、海洋渔业等都是海洋文化的经济基础。[2]10-13
4.开放性
就历史形态而言,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或称为开拓性。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等经济活动的发展是海洋文化接连内外的渠道,海洋文化这一社会化的发展,培育了人们经略海洋的能力和开发海洋的科学精神。海洋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力量。[6]
5.民主性
从社会机制的视角来说,海洋文化社会组织具有行业性和政治形态的民主性,相应的也就具有了法制性。
6.本然性和壮美性
从海洋文化的哲学与审美角度来看,它具有本然性和壮美性。海洋浩瀚、自由等特征使人类视海洋文化为力量、智慧的象征,人类的文化源于海洋,因此相较于大陆文化,海洋文化更具有人类生命的本然性和壮美性。[2]14
如此,总结了海洋文化的诸多特征,并不在于凸显海洋文化而弱化传统的大陆文化,海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大陆文化的依托,如海上贸易的船只需要港口的停靠得到更大范围的流通,海神妈祖也被内陆地区的居民信奉。海陆文化的交织推动了海洋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海洋文化的内容。海洋文化的研究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海洋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我们研究海洋文化,是要从全局把握其特性,使之成为国家或是地区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二、海洋文化的研究分类
(一)宏观视野:基于国家海洋战略意识的研究
1.海洋意识的重塑
从图1可以看出,经过时代的变迁,我国海洋文化发展从开放到内敛到再开放,丰厚的历史积淀奠定了今天发展海洋强国的基石。但在历史的书写过程中,中国的海洋文化或多或少被淹没,西方的理念、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海洋话语体系。因此有必要重塑中国的海洋文化,系统地建构中国海洋文化的理论体系和国民的海洋意识,这是发展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最为迫切和关键的任务。[7-8]
图1 我国海洋意识的历史演变[9-11]
《中国海洋报》2012年做的一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对于我国的海岸线长、管辖海域、地球上海洋覆盖面积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了解不多,远低于日本国民海洋意识。[12]曲金良教授曾指出,“21世纪作为海洋世纪,最根本的是个21世纪的意识问题,观念问题,怎样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指导思想问题,是否制定和执行(尤其是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2]4原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也认为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他指出海洋意识是人类对海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海洋文化的灵魂,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国家海洋意识。[13]
除了海洋知识普及不到位,国民海洋意识薄弱外,制约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还有海洋文化的科教问题。韩兴勇和郭飞强调了海洋意识的重要性,还指出应该将海洋相关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和海洋文化资源,将海洋意识的培养融入到学习和实践中,从而推进海洋强国的建设进程。[14]此外,海洋文化发展品味较低,海洋文化旅游内涵不足、历史遗存保留不力,海洋制度文化发展滞后等都影响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于这些问题,马志荣和林苏红指出要弘扬郑和精神,以学习、开放和发展的胸怀来创新海洋文化,增强国民意识,提升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创新海洋制度文化,将海洋文化融入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强化全民的学习,从战略高度推动海洋文化发展,从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15]
2.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
在海洋文化的研究中大都论及海洋意识问题,二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赵宗金认为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都是在“海洋世纪”的大背景下形成的。若从意识和文化的概念上分析,可以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在海洋文化创造过程中持有的态度和知觉状态;从人海关系的角度来说,现代海洋意识是海洋文化建设的战略导向;从人海实践的各个领域来说,不同的涉海群体所建构的海洋文化“已经成为、或至少开始形成一种观念意识,成为政府和人民一种感受得到和享用着的审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生活的行动”,[16]2-3因此,可以说海洋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海洋文化和意识的共同核心。[17]
3.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新时代的海洋文化建设,既要有核心价值层面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学理层面的系统建设,还要有海洋操作层面的大众传播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强劲推动。[18]海洋文化同与之相关的海洋文化产业是相互作用的,“海洋文化既要服务于各种不同的相关产业,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18]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加快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重要内容,关于蓝色经济的研究也从2004年兴起。
张开城教授首先定义了海洋文化产业,即“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19]。李思屈教授认为,“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文化传播和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助推器,是服务社会要求,激活民间智慧的有力手段,也是海洋文化建设实现自生存、自发展、自传播的重要途径”。[18]
海洋世纪,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与人们的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交叉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二者相互促进,又共同制约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配置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推动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我国海洋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有效的路径选择。[20]
2015年的“两会”,文化产业成为热词。作为海洋大国,新形势下应该以创新思维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结合起来,打造海洋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与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海洋文化建设。[21]
(二)微观视野:区域性海洋文化研究
我国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横跨中国版图的南北两端,这为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由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组成的11个沿海地区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形成了环渤海经济文化带、长三角经济文化带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带。然而,由于海洋文化的开放、流动、扩张和跨文化等特性,我国的海洋活动空间并不囿于上述四大领海,而广泛分布于扩展的“环中国海”地带,形成了以我国东南沿海海洋文化为中心的跨国海洋文化圈,连接了我国从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半岛的陆缘地带、日本到菲律宾、印尼等岛弧间的相邻海域,成为了海洋文明体系里面相对独立的一环。[22]
当代学术研究中,海洋性传统和大陆性传统的二元共存已成为共识,“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圈”就是突破从大陆看海洋,以农耕华夏为中心的视野差别带来的海洋空间认识上的错位。[22]而在此基础上建设的“环中国海文化共同体”,就是重构和建设一个由拥有数千年中华汉文化主导为基础的、追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四海一家”伦理秩序的海洋文明和谐世界。这个文化共同体的主体,就是环中国海的各国各地区各族人民。这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应有内涵和目标指向。[23]
除了“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圈”,我国沿海省市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业都很发达,但也因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不同而有差异。
1.环渤海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概貌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海洋文化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的海洋文化的载体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性。环渤海湾所在区域的海洋文化受中原文化、官僚文化、儒家文化思想影响较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山东的海洋文化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华文明的重要来源东夷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等传统文化思想在山东海洋文化中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积淀,蓝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24]317王赛时的《山东海疆文化研究》全面展现了山东的海洋文化史,开创了区域海洋文化研究的立体构架,[25]为山东海洋文化,乃至其他区域海洋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在信息时代的新经济浪潮中,包括文化、价值等因素在内的软实力对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来扩大文化产业的内容,对于区域文化经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SWOT战略分析方法是通过产业优劣势分析,进而制定对应发展政策常用的手段。学者们通过SWOT战略分析,并量化影响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山东半岛[26]、秦皇岛[27]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自身的优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要开发和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创建品牌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等建议。然而,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管理不畅、意识薄弱、同质化开发严重、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和旅游基础设施短缺等问题。不仅仅是山东半岛,[28]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海洋意识观念薄弱,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足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产业发展中制定针对性策略,共同克服,健康发展。
2.长三角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概貌
1.3.1 临床疗效 评价3组患者接受化疗后的临床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umor to progression,TTP)以及1年生存率。TTP定义为从患者开始接受化疗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1年生存率定义为患者开始接受本次化疗至死亡时间之间的间隔≥1年的患者人数占全部患者的百分比。所有的病例在治疗结束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1年以上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胸部CT、腹部B超检查。
长三角地区因东西有长江贯通,南北有京杭大运河往来,融合了南北文化。加上城市的开放程度高,大量的西方文化被引入,中西文化的结合使得长三角地区的海洋文化独具特色,呈现“滨海港市文化发达,沿海地方文化融合以及现代中外文化并存”[24]316的特征。
上海的海洋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海塘文化、海洋制盐文化等特色文化。加上作为国际化港口城市,其开放、融合的属性有利于将资源产业化,提高上海海洋文化软实力,发展海洋战略。[29]黄碧蓉借用区位优势,提出创造“洋泾浜英语”,将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与西方海洋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吸收西方特点的同时也实现我国传统海洋文化的海外传播,达到图强的目的。[30]
浙江拥有6400余公里的海岸线,居中国首位。这样的地理环境优势使得涉海活动成为浙江人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海洋节庆文化(如舟山国际沙雕节、象山开渔节、中国海洋文化节)、海洋旅游文化(如钱塘观潮、普陀山、嵊泗列岛风景等)、海洋工艺品以及滨海影视产业[31]120-131发展繁荣。其中,海洋影视产业和海洋旅游业发展尤为突出。苏勇军提出了“基地加景区”的海洋影视产业发展模式,并指出要重视文化与资本融合,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韵味进行影视作品创作等建议[32]。而在海洋旅游业方面,学者们大都围绕舟山群岛海洋文化特点进行研究,如舟山群岛的影视文化旅游(包括普陀山、桃花岛和海上丝绸之路等)、舟山的观音信仰[33]、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产业空间[34]等。总体来看,浙江省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良好,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分散的、单体规模小的文化景观尚未开发,一些海洋文物遗迹和海洋聚落文化景观因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和自然演化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等问题。[35]220
相较于上海和浙江来说,江苏省的海洋文化处于初级阶段,虽有徐福东渡、汉军戊边等丰富的海洋文化史,但由于封滩防海,大规模的海洋经济活动尚未成形,只是零散的渔业、围垦等,缺乏完整的海洋文化体系。[36]然而,江苏处于江海交汇之处,海岸特色鲜明,海洋资源丰富,加之江苏省的教育发达、科技力量强,因此潜力巨大。连云港的龙舟文化、海洋图腾影响下的南通脊饰文化、海味饮食文化以及各种海洋节庆构成了江苏的海洋民俗文化;而江苏的海岸类型丰富,是发展海洋渔业、港口建设的基石。因此,对于江苏来说,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应着重于港口文化、海外交流文化以及海洋民俗文化。[35]220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文化资源是丰富的,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李立鑫和瞿群臻指出了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文明意识薄弱、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走“科技+文化”的资源开发道路、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发体系的政策建议。[35]222
3.泛珠三角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概貌
闽粤海洋文化、潮汕文化、闽南海洋文化以及海南的海岛文化等构成了泛珠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其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历史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泛珠三角地区的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明清时期的文化对闽粤台的影响较大。清代郊商①利用海洋进行海上贸易,打开了海上贸易往来的通路。郊商文化这种征服海洋、利用海洋的特性是海洋文化的一种体现。[37]后清洋务运动时期,福建的海洋文化受西方海洋文明影响,形成了自觉的海权意识,其海洋文化的特质表现为多元性、兼容性以及开放性的海洋文化。[38]
闽南海洋文化延伸并移植到台湾,与台湾海洋经济互为影响。[39]97明清时期闽粤人重商的海洋文化特征使闽粤沿海形成以海上贸易为导向的海洋经济,带动了台湾海洋经济的发展。[40]台湾的海洋文化在闽南海洋文化基础上发展迅速,究其原因是台湾早期统治者开放的海洋政策和闽南统治者封闭的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9]101
(2)区域特性对地区海洋文化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福建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成为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本。[41]杨宏云用SWOT分析的方法梳理了福建的海洋文化资源,对福建海洋旅游的开发提出了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以及整体营销的建议。[42]李宝艳等还提出充分利用福建作为国家级“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势及纽带作用,增强海洋意识,助力福建海洋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与海外文化的融合,建设成为海洋文化强省。[43]
广东沿海城市海洋文化的发展与福建类似,其商业性、开放性更突出。广州自唐宋开始就是世界性海外交往和贸易中心,基于此,林炳熙提出在深圳、珠海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港口,发展海洋贸易,将农业商品化,并行发展内陆型的农业文化和外向型的海洋文化。[44]王经伦等概述了广东的海洋文化遗产,指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海洋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增强广东文化软实力,助力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45]
香港和澳门的海洋文化都是隶属于广东岭南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徐亦亭比较了二者的海洋文化特色,共同的是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是香港受英国影响,与西方文化是“冲突式”的交融;而澳门受葡萄牙文化的影响,形成的是“中葡文化融汇”的“和谐”模式,其海洋文化的特点传承了中华的文化传统。[46]
广西的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半封闭海洋文化、半开放山地文化的区域海洋文化现象。张开城教授提出了“四个结合”(即内外结合、虚实结合、软硬结合、古今结合)和“六个统一”(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统一、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统一、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统一、打造品牌与全面开发统一)的思想,通过实施“八个一”②工程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建设。[47]学者们纷纷对北部湾地区开展研究,如打造北部湾海洋文化品牌[48]、建设海洋文化名市[49]等,采用国际化、现代化的传播策略,推动北部湾海洋文化现代化转型。
海南是热带岛屿,不仅是海洋文化,其农业文化和生态文化都有浓厚的海洋“气息”,海洋文化资源丰富。然而,由于当地海洋意识较弱,其资源资本化、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50]因此,应当意识到人与海的互动关系,充分利用热带海洋性气候所带来的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可持续地发展海南文化产业。
从上述沿海各地区海洋文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文化的软实力助推了海洋强省(市)的建设。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海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加快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三、我国海洋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海洋文化研究空前繁荣。针对当前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和繁荣海洋文化的时代需求,建立一个完整的海洋文化研究体系,加强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诚如曲金良教授所言,“这些年,海洋文化虽然得到国家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中国的海洋文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应如何等关键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7]37
在理论建构方面,海洋文化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但学科要发展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和理论创新,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前海洋文化的研究,大多是史料搜集,或是分区域的、分类别的、重复的、微观的研究,成果确实丰硕,然而却略显“浮躁”,使得海洋文化相关理论的阐述不够深入,进而影响了海洋文化意识、观念的形成以及在学术领域的渗透。
中国的海洋文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人类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学科的背景为海洋文化的研究拓展了视野并且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我们应该对海洋文化的研究持整体观,有明确的“海洋文化”学术意识,整合各学科的特质和要领,从观念上取得突破,形成较为统一的研究范式。
在研究方法方面,海洋文化不仅只是“大陆文化”的对立面,或是简单“海洋”与“文化”的相加。现有研究大多是这种二元对立的、加法式的研究路径,忽视了海洋文化的整体性;此外还由于学科分野,海洋文化的研究长期被肢解为航海史、海外贸易、中外关系等,散列在不同学科中;加之多学科交叉的匮乏,因此在整体论的框架下研究海洋文化的方法亟待形成。此外,中国的海洋文化研究离不开内陆文化的支撑,应该在研究中形成海-陆文化融合、互动发展的文化整体。
在海洋文化的产业化方面,我国沿海各地的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各地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大多是开办海洋文化节庆、海洋文娱活动、体育赛事等,海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存在“堆积文化”的现象,尚未形成一种有形的、带有“流通性”的商品或服务来凸显当地海洋文化的亮点和特色。
中国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有先天优势,首先要注重理念转变,由内陆意识向海洋意识转化;其次,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结合,以相应的文化政策、产业技术为基础,创建符合当地特色的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带;最后,强化特色,实现文化产业的陆海互动,形成内陆的休闲文化产业和海洋文化产业的互补,念好文化产业的“山海经”。
我国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徐福的跨海东渡、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伟大举措都彰显了我国深厚的海洋文化发展历史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将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其中,海洋强国的建设同与之相匹配的海洋文化的建设密不可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界、业界的人们才更多的将关注点转移到海洋文化的研究中。但由于海洋本身的浩瀚属性,海洋文化的研究方向也因人而异,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以不同的视角将产生出不同的见地。本文希望通过对已有海洋文化研究问题的简单陈列,引起更多学者进一步秉持文化自觉意识,强化文化反思精神,不断深化海洋文化的研究;同时,也希望带动更多的社会大众关注海洋文化,共同探讨我们国家海洋文化的发展,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文化意识,早日实现“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注释:
①郊,又称郊行,或行郊。为清代闽台地区从事海洋贸易的商业组织。主要存在于清代海洋开禁后闽台两地蓬勃兴起的港口,其中尤以厦门和台湾各港口为盛。
②“八个一”工程:(1)一个圈:泛北部湾海洋文化圈;(2)一个走廊:北部湾文化走廊;(3)一个特色品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4)一地一节: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5)一台歌舞:北部湾放歌;(6)一个产业:文化产业;(7)一条线路:泛北部湾经典旅游线路;(8)一个城市群:广西北部湾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林彦举.开拓海洋文化研究的思考[C]//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文集.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2]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开城.论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C]//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4]徐杰舜.海洋文化理论构架简论[J].浙江社会科学,1994(4):112-113.
[5]林彦举.把握机遇,凝成一体,明确目的,虚实并举[C]//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文集.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6]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0
[7]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3(7):31-40.
[8]冯建勇.现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重构历程[J].浙江学刊,2013(6):13-20.
[9]徐晓望.论古代中国海洋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J].学术研究,1998(3):93-97.
[10]陈智勇.试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海洋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5):127-131.
[11]李惠生.中华海洋文化的历史及其辉煌成就——从远古时代至公元1433年的考察及评价[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7-60.
[12]国家海洋局.国民海洋意识调查[N].中国海洋报,2012-06-08(3).
[13]孙志辉.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J].求是,2008(5):53-54.
[14]韩兴勇,郭飞.发展海洋文化与培养国民海洋意识问题研究[J].太平洋学报,2007(6):84-87.
[15]马志荣,林苏红.郑和下西洋视域的海洋文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239-242.
[16]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三卷[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17]赵宗金.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3-17.
[18]李思屈.铸造海洋文化软实力——再逢甲午的深思[N].中国海洋报,2014-08-04(3).
[19]张开城.海洋文化产业及其结构[C]//2005国际海洋论坛——海洋经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84-96.
[20]刘堃.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关系探讨——兼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2-35.
[21]李思屈.以创新思维发展海洋文化产业[N].中国海洋报,2014-02-18(3).
[22]吴春明.“环中国海”海洋文化的土著生成与汉人传承论纲[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4-131.
[23]曲金良.环中国海文化共同体重建大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精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24):54-65.
[24]刘丽,袁书琪.中国海洋文化区域特征与区域旅游开发[C]//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25]曲金良,徐娜娜.区域海洋文化立体研究的范例——读王赛时《山东海疆文化研究》[J].东岳论丛,2008,29(1):208.
[26]王苧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东岳论丛,2013,34(10):187-190.
[27]祝丽云,何枫,李维国.基于SWOT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河北秦皇岛为例[J].资源开发与管理,2014,30(5):592-597.
[28]刘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再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S1):73-77.
[29]韩兴勇.利用上海海洋文化资源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思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21(4):635-640.
[30]黄碧蓉.中华传统海洋文化“走出去”之语言进路探索——以上海城市近代发展为视点[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133-140.
[31]苏勇军.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120—131.
[32]苏勇军.海洋影视产业:浙江海洋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11(4):95-158.
[33]柳和勇.舟山观音信仰的海洋文化特色[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4):53-57.
[34]王颖,阳立军.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12(6):67-70.
[35]李立鑫,瞿群臻.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6):219-223.
[36]王颖.海洋文化特征与江苏海岸海洋文化发展[C]//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231-240.
[37]史伟.清代郊商与海洋文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4):59-64.
[38]黄新宪.福建海洋文化特质对早期留欧教育的影响[J].东南学术,2008(3):132—138.
[39]陈思.从历史角度比较闽台海洋文化的发展[J].福建论坛,2012(3):97-101.
[40]徐晓望,徐思远.论明清闽粤海洋文化与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1):5-13、38.
[41]苏文菁.论福建海洋文化的独特性[J].东南学术,2008(3):121-131.
[42]杨宏云.论海洋文化资源与福建旅游——基于SWOT的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4):71-76.
[43]李宝艳,林巧仙.海洋文化助推福建文化强省战略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2):54-57.
[44]林炳熙.试论海洋文化优势与广东滨海城市建设[J].学术研究,1998(4):64-84.
[45]王经伦,李庆新,游蔼琼,等.广东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09(2):116-123.
[46]徐亦亭.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澳门海洋文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92-98.
[47]张开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建设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1(11):14-17.
[48]戎霞,丁智才.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海洋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2(6):162-165.
[49]陈学璞.海洋文化名市建设探析——以防城港市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33-36.
[50]张令品.沿海省份的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C]//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216-222.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arine Culture——An Exploratory Research Based on CSSCI Journals
ZHANG Shushu
(College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to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has already put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marine nation in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culture and its industry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e 21st century is a century of ocean;more and more scholars make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marine culture at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orts out the research papers on Chinese marine culture from the following two perspectives:a)marine culture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marine nation;b)marine culture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astal regions. It aims to present a general picture of the studies on marine culture in China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marine nation and marine culture.
Key words:marine culture;powerful marine nation;academic review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15)02-0013-08
[收稿日期]2015-12-07
[作者简介]张纾舒(1990-),女,山东高唐人,博士生,研究方向:海洋文化和神经传播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