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猪瘟、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与分析
2016-07-02张娟
张娟
摘要:为了掌握四川省内江市猪瘟、猪口蹄疫的免疫现状,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2012-2014年采集的1 649份血清样品。结果表明,猪场规模越大,饲养管理水平越高,猪瘟和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越高。同时,不同年龄段抗体水平也不同,种公猪、母猪的抗体水平高于育肥猪和仔猪。
关键词:猪瘟;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4-0006-03
猪瘟和口蹄疫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两类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目前在我国属于强制免疫项目。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有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有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免疫失败,最终导致疫情的发生。因此,免疫效果监测成为预防控制烈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对近3年来四川省内江市各规模猪场的猪瘟、猪口蹄疫免疫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各种因素对猪病发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待检血清由各基层畜牧兽医站进行采样送检,通过耳静脉采血法或前腔静脉采血法,从不同规模养猪场按照5%的比例随机进行血清样本的采集。采样区域均匀分布,能客观地反应猪瘟、猪口蹄疫的免疫现状。
采样时每头猪采血3~5 mL,分别置于一次性试管内,试管口塞有无菌脱脂棉塞,室温静置10~12 h使其凝固,分离血清,置-20 ℃冰箱保存备用,采集后尽快送样检测,并在送样时对各猪场的免疫程序调查登记,以便在后期对免疫效果进行比对分析。
1.2 试验材料
口蹄疫检测试剂盒、猪瘟检测试剂盒均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96孔110°V型医用血凝板、微量移液器、微量振荡器等。
1.3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猪瘟抗体的检测。猪群免疫抗体效价达到1∶16 (即第4孔呈现“++”凝集)为免疫合格,1∶16以下视为免疫不合格。口蹄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血清抗体血凝价达到≥1∶128,视为免疫合格,否则判为免疫不合格。
1.4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0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养殖场春季防疫后的抗体监测
由表1~表3可知,2012-2014年,猪只存栏量低于300头的猪场,其猪瘟抗体和口蹄疫抗体合格率最低,而存栏量在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猪瘟抗体和口蹄疫抗体合格率最高。由此可以看出,猪瘟和口蹄疫抗体的合格率与猪场的规模有关,猪场规模越小,抗体合格率越低。猪场规模越大,饲养管理水平越高,免疫合格率也更高(P<0.05)。
2.2 不同年龄段猪群猪瘟、口蹄疫抗体监测
由表4可知,在对2012~2014年各监测猪场不同年龄段猪群猪瘟、口蹄疫抗体水平的比较中可见,种公猪、种母猪的猪瘟、口蹄疫抗体合格率最高,而育肥猪和仔猪的抗体水平较低(P<0.05)。
2.3 免疫程序调查
按照畜牧中心的相关要求,各生产场在送检时应如实上报该场的免疫程序,并由畜牧中心相关人员进行统一整理。通过调查发现,各猪场的免疫程序极为混乱,免疫程序的制定缺乏科学性,一些猪场在对本场猪群的抗体水平并未掌握清楚的情况下,就盲目套用免疫程序。其中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不合理,操作不规范,以及免疫程序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都是导致免疫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2.3.1 猪瘟免疫程序调查 春秋普防是最广泛的免疫方法,即在春秋两季普遍对所有猪只无论公母、大小采取一律注射的方法。这样虽然可以一次性免疫所有的猪,但各猪场普遍反映浪费大,效果差。
调查中猪瘟常见的免疫程序有:种猪一年集中两次免疫(4~6头/份)、仔猪17~18日龄首免(2头/份),30日龄二免(3~4头/份)或者20日龄首免(2头/份),60日龄二免(3~4头/份);以及种公猪一年集中两次免疫(4~6头/份),母猪在断奶后与仔猪同时免疫,母猪4~6头/份,仔猪2头/份。
2.3.2 口蹄疫免疫程序调查 通过对猪口蹄疫免疫程序的调查,发现各猪场的口蹄疫免疫工作都出现免疫不到位的情况,实际生产中调查到的猪口蹄疫免疫程序有:农村散养猪实行种猪春、秋两防,仔猪上市前免疫;规模化猪场常用免疫程序为:种公猪一年春、秋两防,种母猪有下列两种,一是春、秋两防,二是断奶时进行免疫,仔猪一般是在阉割时进行免疫或者在60日龄左右免疫一次。
3 讨论
免疫接种是控制猪病发生的常用方法,然而通过对该区各猪场的猪瘟抗体和口蹄疫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猪场虽然进行了免疫,但猪群并没有获得抵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仍然发生相应的亚临床型疾病甚至临床型疾病,造成免疫失败。通过对2012~2014年该地区抗体水平的监测,总结出免疫效果差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3.1 引种的原因
通过对各个猪场进行猪只来源的统计,发现从外地引种的猪场不在少数。运输与市场流通对猪瘟的传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猪群中新引进的猪是引起猪瘟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加上猪场自身缺乏严格的免疫程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猪病的大面积暴发。
3.2 免疫工作的原因
3.2.1 疫苗的原因 疫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如果养殖场未从正规的厂家购进疫苗,未按冷链要求对疫苗进行运输和保存,都会使疫苗的效果大打折扣。而疫苗包装有破裂、保存时间过长,超过有效期仍在使用,也会降低疫苗的效价造成免疫失败。不同的疫苗之间会造成互相干扰,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生产场,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免疫管理,养殖户往往会在同一时间同时进行2种或2种以上疫苗的接种,或者由于免疫间隔时间太短而使前一种疫苗对后一种疫苗造成免疫抑制。所以不同疫苗之间应间隔7 d以上才可以免疫。在疫苗稀释方面,应选择专用的稀释液对疫苗进行稀释,有一些猪场在疫苗稀释时使用受到污染的稀释剂,或者用凉开水作为疫苗稀释液,都会因为混入防腐剂、低渗作用或是pH、矿物质等因素造成疫苗加速失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