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夏春秋史,礼为风气先

2016-07-01王双兴

求学·素材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使臣祈福四国

王双兴

2015年是孔子诞辰2566年。2015年9月28日,全国各地举行了各具特色的祭孔大典。参与者们盛装出席,有的持戟进场、共诵《论语》,有的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在以礼仪著称于世的中国,“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成为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

礼史//古风经纬

礼,指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曾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仪式。周公制礼作乐,其后经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构建起博大精深的体系。礼已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则。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素材化用】秦始皇欲以刑罚安定国家,最终山河破碎,一切不复;汉文帝施惠于各个阶层,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礼,小则君子以礼克己,大则国家以礼治国。正如孔子对“礼”与“法”的评论一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而且对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

【素材化用】礼最直观地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上。古有孔融让梨,年龄虽小,礼法周到;曾子避席,恭谨接受师者教诲。今有毛泽东回韶山为老人敬酒,只为尊老敬贤。可知,要知书达理,更应知书达“礼”,正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礼事//古今大观

玉帛成干戈

公元前592年,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鲁、卫、曹四国使臣。凑巧,这四位使臣在生理上都有点缺陷:郤克瞎了一只眼,季孙父是个秃子,孙良夫的脚有点瘸,而公子首驼背。轻浮的齐顷公为捉弄这四位使臣,事先安排了与这四位使臣有着同样缺陷的人陪同前往。接见的那天,当四国使臣走进宫门时,宫女们发出阵阵笑声。四国使臣知道齐顷公戏弄他们后,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后请兵伐齐。四年后,四国联合讨伐齐国,齐国大败,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鞍之战”。

【片段速写】礼节,不是恪守规矩,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进而表现在行动中。如果齐顷公能认识到这点,便会以周到的礼节、尊重的态度对待来访的四国使臣,齐国也不至于沦落到被联合讨伐的下场。

【适用话题】礼节与礼貌/尊重/因小失大

以典祭,扬礼节

2016年2月8日,在芜湖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内,一场大型的汉式祈福迎新大典精彩亮相。演艺人员身着汉服,焚香设台祭天,祈福祖国强盛,国泰民安。当日,整场祈福迎新大典遵照严格的皇家仪式,由祭天仪仗、祈福仪仗等6个环节组成。演艺人员与现场游客们热情互动穿越千年,重现汉帝皇家祈福盛况。此次大典活动将汉文化与传统祭祀相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祭祀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思之情。

【片段速写】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中华民族的腾飞需要大力提升整体民族素质,革除种种不文明、不讲礼的现象。

【适用话题】弘扬传统文化/礼的新生/传统文化的当代适用性

礼事//一家之言

在餐桌上,中国人的礼仪体现在讲宾客长幼之礼,尊敬长者的孝道,饮食谦让有度且不浪费粮食。在餐桌上,同样也是家庭长辈和晚辈交流的好时机:长辈给晚辈提出建议,指点晚辈行为的对错。

▲辛酉生《也说老规矩》

日常吃饭敲碗边是没礼貌的,顾客在饭馆吃饭敲碗边是对伙计不满意。梁实秋先生回忆,他小时候有次随父外出吃饭,小孩无聊拿筷子敲碗边,他父亲马上制止,说这是骂伙计的行为。不一会儿就看见给他们服务的饭馆伙计,背着铺盖卷儿从前面走出去了。当然,一会儿伙计还会从后门回来,只是做做样子。这是当年饭馆的规矩,算得上是对“顾客是上帝”的最佳注脚。

丧礼首先是一种仪式,正如有学者概括:“仪式,就是通过包孕性强、极富意味的、有象征意义的程序和形式,使有意义的事情或伟大的事物能够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以此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

▲余秋雨(著名學者)

周礼对于中华文明来说是第一次把行政规矩、伦理规矩、社会规矩、行为规矩定下来的礼制。这种礼制建立以后,文明就有了一种行为模式。观念不能传承,但是行为模式是可以传承的。比如,一个老人去世,老人的观念不能传承,但是老人给家里人立下的规矩可以传承,这个规矩就是“礼”。

不论是以汉服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从当今发掘汉服价值的角度来看,汉服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服饰,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相应的礼制结合在一起的。今天的年轻人着汉服,在编钟鼓乐声中“加冠”“拜师”“拜父母”,正是某些传统价值的复苏和体现。

▲宋辰逸 《汉服之礼》

“着汉服,行汉礼,乃告世人,何为华夏?礼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汉服文化的理念是“天人合一”。汉服之美,美在衣裳,更美在文化。汉服的衣口很宽大,体现了汉族服饰的内涵是宽厚包容。如今,虽然我们告别了宽袍长袖,但衣冠整洁依旧为服饰之礼;我们把袖袂装进了历史的衣柜,但端庄挺拔仍是国人判断美丑的标准。

猜你喜欢

使臣祈福四国
浅析日本遣唐使的人员构成
四国遍路千年的传承
拍马祈福
投币祈福不如感恩当下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
唯一的要求……
为飞行祈福
金砖四国要从具体合作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