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金融创新”新机遇

2016-07-01文/王

商业文化 2016年18期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机构供应链

文/王 婷



抓住“金融创新”新机遇

文/王 婷

2016年“两会”传递出的有关“金融创新”的信息,是周康特别关注的。作为上海民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民耕资产”)总经理,他把研究国家宏观政策趋势并依此调整公司发展方向当做是必修课。

在前些日子,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特别强调“金融首要任务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有其自身的规律,要防范风险。”“需要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要实现全覆盖。”这些观点在之前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有阐述。

周康告诉媒体,民耕资产一直在研究两会传递出来的政策信息,并对全年工作方向做出了适当调整,公司已经开始行动。

“2016年民耕资产特别强调回报的稳定性,不追求高,不追求多,但追求稳定。把自己定位在核心资产提供方,更多转向资产提供上。”周康说。

宏观政策导向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经济观察研究院长、新金融家联盟秘书长新望博士表示,金融有其自身规律,要防范风险,一定要把风险把控好。2016年国家金融政策,继续强调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突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等金融创新的方向。对于金融风险的监管提法也非常严肃,提出“全覆盖”。

在周康看来,2016年国家政策导向,首先是维稳。目前金融市场的格局,传统与创新的金融发展模式并行,在两种模式共同推动下,会对市场产生波动和影响。维稳就是要创新金融先行先试,发现问题,再从政策及法律角度去调控,同时创新与传统形成平衡。

“金融创新过程中,金融杠杆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影响较大,这是政府会着力管控的。毕竟传统金融机构转型比较慢,调整到创新金融的平衡点之前,杠杆不适宜放得很大。”周康说,对于专注于创新领域的民营金融机构来说,适度开发产品,通过合理的手段去管理资产,在资产管理的方式方法和产品设计上,要更多注意风险防范。

民耕资产打算2016年对于风险辨识、风险管控更为专注。在做供应链金融过程中,在传统风控模式基础上增加对于介入到整个产业供应链当中的企业资质评估。民耕资产将选择那些通过解决资金问题、有特别发展前景的产业链注入资金,贯通整个资金链条,推动整个产业发展,并伴随着企业发展,获得更稳定的回报。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并面临行业激烈竞争、不断整合、优胜劣汰的情形下,国家提出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正当其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在满足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了独特功能和作用。但同时也确实存在行业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存在恶意诈骗,需要行业规范和治理。

周康说,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有天生的契合度。互联网金融中的借贷中介已经被定义。未来互联网金融,会有很大市场潜力。但是可能会通过更合规的牌照化运营,让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的空白地带,作为创新金融的工具。民耕资产就是希望通过“产业链金融+互联网”的形式,通过传统供应链金融结合互联网、再结合传统金融,不断向上提升,以抓住更多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金融创新要顺势而为

李克强总理强调,“金融机构要着力去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脱实向虚。”

新望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金融创新型企业,应该突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与新兴产业发展结合,与传统企业改造结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商机很多。比如“十三五”期间,将大力发展消费,尤其是与中产阶级消费相关的各种产业,面临消费升级,主流换挡。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一旦启动,中国经济的需求侧将重新发力。金融创新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配合和促进中国的消费升级,踏上节拍,将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

周康看到了两会传递出的政策机遇,比如在新能源应用领域存在的机会。国家着力改进能源行业格局,推进新能源技术应用。随着能源使用方式改变,衍生出的产业就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形成相对完整、风险可控、有前景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中,通过供应链金融运作方式及管理方式,有很多可介入的空间。比如供应链当中的资产,应收账款、库存等,可以采取保理或者融资租赁的形式介入。

实体经济中大量的应收账款,可以通过创新金融的形式,通过民营资本的先行先试,与传统金融机构共同介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流动性。

周康说,民耕资产正在根据市场发展方向、特别是根据国家政策导向顺势而为,不断做出调整。民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供应链的理解,把供应链的管理及供应链金融运作的概念,运用到新兴产业当中。同时发掘更多资产。2016年民耕把自己定位在核心资产提供方,更多转向资产提供上。

2016年,民耕资产对于企业发展方向也做出一些调整。一是更专注于资产的输出,不论是内部的金融端还是外部合作的金融机构,更着重于资产输出;二是花力气拓展与外部金融机构合作的领域,给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资产。三是锁定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

海外投资项目股权融资日益增多

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

在周康看来,娱乐行业,比如从电影到电视剧等,目前都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而且这个产业链条刚刚兴起,有很多资金需求,也有更多优质资产可以产生。这类行业共性特点是,现金流特别快,保障清晰,更安全,而且比较充沛。这个领域中,相应的基础建设,如电影院的开设,相关政策也已经落地。这样就会有更多娱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产生,通过娱乐领域衍生出来的消费需求也会存在,这些都成为民耕资产关注的重点。

周康说,民耕资产关注点会更前瞻,在娱乐领域的基础设施、内容产业链的介入当中,捕捉前置的机会。现在发行影视基金的机构很多,发电影院建设基金、众筹拍片子的也有很多,这些领域本身就是借助互联网,有很多创新,而其传统供应链核心结构不变,只是在核心结构上做了更多拆解。在这些领域,可以满足客户供应链融资需求,让客户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更多的客户消费需求也可以在过程当中得以实现。

多位专家在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在实体经济转型过程中,金融改革和创新应紧盯实体经济,大至重大国家战略,小至小微“三农”领域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其中,发展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另外还需要发展信用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金融租赁市场等,切实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把握实体经济需求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形势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大部分实体经济转型尚未找到正确方向,传统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失去了目标。

李扬认为,应准确把握实体经济需求,而发展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应尽快建立服务于长期融资的信用机构,完善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要发展为草根服务的股票市场,满足地方经济需求的股票市场。”此外,应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而助力经济稳增长、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建议,化解过剩产能一是政府政策要遵循市场规律;二是必须改革项目审批制度,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三是要努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使得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获得资源的成本差距不大;四是银行必须加强关注坏账的产生及解决;五是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

对于金融机构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发挥的作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表示,可以通过“债转股”方式化解过剩产能。该办法可以盘活企业资产、降低杠杆率,解决金融风险和经济停滞问题。

樊纲引述美国解决铁路产能过剩的例子时称,去产能的过程应该由产业龙头企业和大金融企业牵头共同以市场原则进行选择和谈判。对于“债转股”后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樊纲建议,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持股份,伺机出售。

服务重大国家战略

金融机构是“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推进的坚实力量,但也要看到,金融机构应优势互补,控制好风险是未来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杨泽军表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需要综合运用股权、债权、基金、信贷、信保及本币、外币等多种融资方式和多币种组合,这一过程需要金融机构之间能够充分协调和配合,金融机构走出去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需要有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力,避免金融机构之间恶性竞争,压低融资成本和谈判条件自相残杀。

同时,应发挥股权投资的积极作用。杨泽军表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的合作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等项目的融资往往无法单纯依靠贷款解决。随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向纵深发展,以及各类投资基金的设立,我国在海外投资项目上的股权融资日益增多。金融机构可通过提供一定比例的股权资本支持,借助杠杆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更多资金投入,进一步丰富项目资金来源,推动项目实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他表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不高,具有经营风险。此外,沿线国家众多,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文化习惯差异非常之大,甚至政府也有经常更迭的可能,普遍存在国别风险;还有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商业银行未来面对这些风险是非常严峻的,是必须要看到的。”

传统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失去了目标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裁缪建民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裁缪建民表示,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过程中,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将陆续启动,对长期资金提出了迫切需求。如果仅仅通过财政划拨、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也不符合重大项目建设筹资的方向,需要充分调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险资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来源。到“十三五”期末,全国保险业总资产将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按照现行投资政策,有近6万亿元人民币可以投资股权、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能够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金融创新金融机构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