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化学高效课堂

2016-06-30张帆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习题化学实验

张帆

【摘 要】化学新课程实施后,课时数在减少,而内容在增多,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浅谈下自己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关键字】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93-02

新课改实施后,化学课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如何能让学生快乐的学,让老师轻松的教,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结合自己10年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一位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做出点成绩,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认同你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你的第一节课:中国人很重视第一印象,这一点在教学中也尤为突出,你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将决定你以后粉丝的多少,所以,如何上好第一节课是成败的关键,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感受化学。例如,食物为什么在夏天容易变质、在冬天保质期延长?做鱼的时候为什么放醋和料酒?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答,使学生领会到:原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学生对每节化学课充满期待,此时,你在提出你对化学课的要求,那么就是水到渠成,比你直接提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2、在后继的教学中,做到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风趣幽默,乐观向上。那么,你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二、化学课前有哪些具体要求

对老师的要求(备课):首先,自己的脑子里要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前与后之间有什么联系,确定每个阶段所需要方法和素材,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让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引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引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当然,作为新授课,无论教师对教材内容怎样挖掘,最终都应回到课本这一层面,所谓深入而浅出。

其次:精选有代表的习题,现在我校所定的练习册中很多习题不适合我们的学生,而且同一个年级学生和学生层次也有所区分,因此,如果不加选择的布置习题,那么做下来的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所要的效果,我的做法是把练习册上的习题首先通做一遍,把相关知识点的习题进行归类,同一类的用大写一表示,同一类中简单的放在前面,难的放在后面,并用阿拉伯数字写上序号,那么,在上完课后就可以根据课堂反馈的情况来选择性布置作业。

三、课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必然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课前即使准备得再充分,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么势必会造成学生在上课中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效率低下,让化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我们每位化学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油脂皂化反应制肥皂”这个实验时,课前我准备了一块猪油,当我把猪油拿到教室的时候,学生们都轰动了,纷纷猜测老师用猪油做什么……(2)在成功中体会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中有很多演示实验,很多没有危险的实验我都是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实验成功后,学生那种成功的喜悦是洋溢在脸上,此时,老师适当的鼓励,对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热情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3)在质疑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让他们讨论“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实验时,先给他们10分钟的时间查找手头资料,然后做课本上的实验,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就把这节课的重难点一一解决了。在学生的发言中,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讨论之后,又有一个学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鸡蛋为什么不直接吃而要煮熟吃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立刻议论纷纷……谁都知道生鸡蛋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学生一问这个问题,倒把我给问住了,记得上次看过一本书里面提到过这个问题,我就按书中的说法给他们说了一下,这时学生都恍然大悟,对我的答案很满意。

2、关注学习过程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更要关注学生的表情、发言、练习等随时调整自己讲课方法、难度,因为学生的表情是对课堂是否有效的检验,学生面带微笑,说明他对知识是理解的,如果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面部眉毛皱在一起,或者一直都是低着头,那很有可能是他没有听懂,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要迅速做出调整,是不是我们讲解没有到位还是难度提升的过快,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在上课过程中因如何做呢?笔者认为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因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在上课中通过不断的对学生提出问题,用耳朵聆听他们的回答,用眼睛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课后辅导,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体现课堂教学的人性化,构建有效课堂。

3、教学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步到位.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看到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就想迫不及待的去帮他,其实有的时候反而适得其反,去年4月我去台州学习,在一次听课过程中,有位老师在讲解Na和CuSO4这个反应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在学习金属钠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请学生思考: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有什么现象?学生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很快写出 :2Na+CuSO4=Na2SO4+Cu,现象是钠溶解,同时有红色的铜析出.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将金属钠投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融化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并且有蓝色絮状的沉淀产生.看到此现象,学生感到很迷惑,为什么实验现象和预想的不同?于是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引发了探究问题的欲望. 允许犯错、耐心引导。如果学生暂时没有学好,那一定是在某个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教师一味地心急或者训斥学生是没用的。正确的做法,教师应该首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允许学生犯错误。然后通过面批面该去了解清楚问题的症结。出现的问题可能有多样的原因,可能是老师的进度太快,可能是以前的知识没弄明白,还可能是有其它方面的心理负担等等。教师应当要依据问题的性质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不要被暂时的失败所吓倒。教师应该明白,教师的宽容和鼓励是学生前进的无限动力。解决了遇到的问题,学生才能逐渐地找到良好学习的方法,今后的学习就会轻松自如了。

四、课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老师来说,课后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1)一定要养成多写课后反思,写出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以及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并在另外一个班实施;(2)在布置习题的过程中,对于有难度的习题要提前去掉,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最好做到面批,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认真与严厉, 那么他对待你这门课也会很认真。(3)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要多交流,寻找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点,加强课后辅导。

总之,要想使化学课堂变得高效,就要不断去探索,去发现,我也是从四个方面去谈了下自己的感受,要去做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习题化学实验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做个怪怪长实验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