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2016-06-30周艳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周艳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1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教学具体目标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关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就我县而言,全县每所学校每个教室均改造为多媒体教室,一线任课教师每人一台电脑, 10M光纤接入校园。信息技术软硬件条件的改善使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顺应我县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和课改实际情况,我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一些经验。

一、阅读能力培养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原则

1、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

阅读能力培养提升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学习训练都能有所发展提高。同时允许不同学生间存在差异,因材施教。

2、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逐步形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有有效方法。

3、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向前推进。

二、阅读能力培养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

1、坚持课堂阅读教学主阵地。

教师要将阅读教学贯穿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当立足课堂,与课本内容紧紧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另外搞一套。针对不同年级的教材设计阅读训练内容及方式。教授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在网络上查找范例示范阅读,让每位同学都有练习阅读的机会,对每位同学阅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充分发挥课外阅读训练辅助作用。

利用现有的班级家长微信群,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内容形式老师自定。比如群内教师阅读方法介绍指导、学生阅读成果展示、教师在线点评、家长间指导学生阅读经验交流等等。我上网搜集整理了《走进阅读》课外阅读指导系列材料,介绍了什么是阅读,阅读的益处和作用,摘抄了部分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介绍了阅读的分类和阅读的方法,指出了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等等。这些知识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起到了有益作用。

3、发挥竞赛等活动对阅读能力的带动引领作用

根据学生阅读训练情况,结合教学实际,组织阅读比赛。比赛形式多种多样,有班级诗朗诵比赛、有分角色朗读比赛、还有阅读知识竞赛等。我还利用现有的家长微信群在课外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在微信群里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在微信群这个平台里,师生间、生生间以及师生家长间互相交流阅读体验,分享阅读感受。经过长期坚持,在学生中逐步形成了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4、注重研究过程中的经验积累。

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将平常的研究材料形成较规范的文字材料,注明日期,集中分类保存。便于今后的查找、研究和使用。一年中,共撰写导学案例近百篇,从网上搜集整理及编写多媒体教学课件300余个。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第一学期,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主,采取专题训练方式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先后选择诗歌、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议论文等题材的课文进行专项训练。充分采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及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示范朗读、教师领读、学生朗读、学生讨论、教师点评等方法进行反复训练。为了强化效果,一个体材的教学结束后,在班内组织阅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人进行比赛,教师进行点评。经过努力,学生的朗读能力明显提高。

第二学期,在继续强化学生朗读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开展适合学生年龄及能力特点的阅读知识训练。指导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课外阅读活动,定期组织班组阅读知识交流活动。

四、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为了检验阅读能力培养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指明方向,我组织进行了《学生阅读能力发展》问卷调查,共发放并回收问卷216份,分析问卷撰写了《学生阅读能力发展问卷调查报告》。通过分析可知:近一年来,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范围更加广泛、大部分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辛苦努力,同老师一道在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实践中不断前行,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还有一部分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阅读、不愿和他人分享交流阅读体验,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了教育教学变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对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只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探索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学生阅读能力不断增强,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