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细胞染色》教学设计

2016-06-30吴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微课

吴妮

【摘 要】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 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 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做出系统设计的一门学科。本文作者利用翻转课堂并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对临床检验课程中的血细胞染色教学加以改进,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 让学生能够理解记忆, 形象思维,更好地形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路, 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 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血细胞染色 微课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78-02

1.教学环境

1.1教学设计依据

血细胞的染色方法是医学检验专业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的重点内容,本次课学习重点主要是学生在技能上的掌握,是实践操作学习。根据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指导,在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微课的学习,问题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理念。

1.2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医学检验班,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对本专业有所了解,但仍缺乏职业体验 。一年级时已学习过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对于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成、血涂片的制备等内容已有所掌握,同时一年级时学过专业实训课,对显微镜的操作比较熟练。他们对学习逃避多于主动,学习兴趣不够稳定,需要老师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保值、增值。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用语言描述瑞氏染色的原理和染液成分。(2)学生能独立的对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3)学生能区分瑞氏染色和吉姆萨染色、混合染色的不同。

2.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过程,主动参与到动手、观察、合作和交流中,体验血细胞染色操作的流程。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感受到做中学的快乐,感受到钻研的精神,在体会成功的喜悦中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4教学重、难点

为落实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瑞氏染色方法对血细胞进行染色。难点是:学生理解瑞氏染色的受色原理。

3.教学策略与教法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借助网络、智能手机、微课等信息技术平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托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课前看、课中做、课后评”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演示、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时间不足,而采用信息化教学后减少老师讲课时间,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通过个别指导和集中释疑,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4.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三大环节(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学习、课后知识巩固)

4.1课前学习阶段

教师活动:拍摄、制作微课《血细胞瑞氏染色》;上传微课及相关操作视频, 提供相关案例,布置思考题。

学生活动:通过QQ下载观看微课、操作视频,明确瑞氏染色的原理、方法及操作的步骤等内容;通过微课的学习,可以写出瑞氏染色主要成分的名称及作用;运用微课中的知识指导案例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QQ平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微课的兴趣,学生能够了解瑞氏染色的原理及试剂的成分,同时还能掌握染色的方法。确保了课前的预习,并加强了同学们对本次课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重点打下基础。

4.2课中知识学习

4.2.1导入问题启发思考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在QQ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课题导入。同时,表扬学生在课前学习中的表现,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提到的共性问题,并进行答疑解惑。结合学习要点,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倾听老师的导入,思考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PPT课件展示学生在QQ上提出的问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4.2.2 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问题一:瑞氏染色的结果为什么会偏红?引导学生回忆瑞氏染液的受色原理,让学生分析在细胞受色的过程中PH值对染色的影响,从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问题二:瑞氏染色和吉姆萨染色及混合染色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回忆瑞氏染液的组成,同时分析各种染料在对细胞的受色起着怎么的作用,并列举出吉姆萨染色及混合染色的区别点在哪里。

学生活动:学生分4个小组,每组一个小组长,分组讨论,然后派一名代表在题板上写出答案;同学们思考问题、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指向性明确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通过学生参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对瑞氏染色原理的认识,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重点打下基础;我利用动画的方式来为同学们分析细胞受色的原理,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过渡,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4.2.3 实践操作

教师活动:以理实一体的教学指导原则,不仅要学生“知道”,更要在认知的基础上加以运用,通过“学中做”让学生掌握瑞氏染色方法操作;为了进一步突破本次课的重难点,利用操作视频可以暂停、重播等功能进行一一讲解,把同学们在课前微课中学习出现的问题详细解答,从而解决了本次课的重难点;巡视各小组完成情况,对各组组长汇报的问题提供现场咨询和指导。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动手练习操作血涂片瑞氏染色的方法,每组小组长负责监督和收集本组出现的问题;同学利用智能手机在小组内相互拍摄操作过程;每人在操作中各自记录自身的感受,操作完毕后,每组小组长把本组同学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汇报,相互学习,相互分享。

设计意图: 在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微课、视频的暂停、重播回放,让同学们边做边看,从而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练习,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反馈评价;学生的操作通过智能手机的拍摄,在班级QQ平台上分享,加大了学习的兴趣;通过各小组组长总结的反思,还可以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加强,培养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4.2.4评估反馈

教师活动:组织各学习小组把染色结果通过手机上传到QQ平台上,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染色的结果,对染色效果不佳的同学,教师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展示检测题,组织学生回答并点评;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用智能手机拍摄显微镜下染色的结果,上传到QQ平台,对本组和其他组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QQ平台的反馈,老师能更直接的了解到每个同学对本次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瑞氏染色的知识点绘制出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

4.3 课后知识巩固环节

教师活动:布置课后任务,引导实践活动并在课后学习资源库学习

学生活动:上传本学习小组视频,并对其他学习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赞、评价,并将学习成果通过手机互拍的形式上传QQ,师生在QQ平台交流进行互动、指导、评分。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持续学习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在家中也可实时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5.教学特色

5.1 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本次课充分利用了微课、视频资料,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课堂上老师教的时间减少了,增加了学生做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当了协调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课前通过微课、QQ平台等网络化学习渠道进行学习,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训练,使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内化,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了血细胞瑞氏染色的方法,同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学生学习风格和特点。

5.2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将知识、技能在实践中有机结合

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下,通过视频的暂停、回播等功能反复观看视频,

使同学们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边做边学,有效的帮助同学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不利于记忆的缺点,从而有效的解决教学重难点,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理念。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