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汉双语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分析

2016-06-30赛青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育

赛青

【摘 要】由于对外语言的热潮,人们开始关注汉语教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着属于他们的语言,为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本文主要通过蒙汉双语教育教学模式角度出发,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蒙汉双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蒙汉双语 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23-01

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民族团结,还能够使蒙古族地区的文化多元化,促进当地的教育培养民族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落伍,为了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要根据当下的情况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大力开展蒙汉双语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一、蒙汉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语言方面的障碍

蒙汉双语教育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是语言方面的问题,由于学生处于一个比较青春年少的阶段,小学生在接受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教师在教授讲解过程中学生面对教师的汉语会产生一些抗拒心理。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会产生一些质疑,由于沟通上的障碍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没有那么融洽。蒙汉之间在文化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难免会忽略到他们的文化,对于文化差异没有格外的重视,会给双方带来一些困扰。

(二)教学课件的落后

蒙古族学生对于双语教学模式还不是很理解,总是会坚持自己的见解。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会有一些抗拒不敢向教师进行提问。学生还停留在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层面上,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还是比较了解,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汉语教学他们认为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汉语,对于汉语教学存在着一些偏见,致使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观念上的差距。

根据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进行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生一代一代的更替,而教学课件却没有及时的更新,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陈旧的教学课件没有当下最新的时事热点,对于话题的理解也就出现不了解的现象。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会有更高的热情去学习,所以教学课件的要进行及时的更新。

(三)教师教授存在偏差

蒙汉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容撼动。教师来到蒙古族地区,对当地的学生情况掌握的还不是很好,所以在教授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多,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忽略到个别学生。对于一些学生掌握的学习情况,虽然能够做到大致上的了解,但是为了使教学能够更好地顺利完成,只是进行整体的进行教学。忽略了每个学生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吸收能力不一样。

二、蒙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根据学生情况,分级教学

由于受到不同情况的制约,使得在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或者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汉语和蒙语学到的水平不一样。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同等教学。在蒙汉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先从“听、说、读、写”开始,对学生进行卷子的测试,根据测试的成绩来确定每个学生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合理安排学生的班级对他们进行分班教学。

教师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采取不同的蒙汉双语教学形式,对每个班级的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掌握,分等级得进行课堂提问布置课后作业。比如对于一些掌握能力较差的同时,在上课之前给他们布置一些预习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进行标注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提问,由教师来解答。在课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来进行再次解答,及时巩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要采取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让他们可以找一些课外的读本进行阅读,扩展他们的学习面对于其中不懂的问题,可以带到课堂中进行讨论。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双语教学更好地进行。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蒙汉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创新。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要增强师生之间的理解,大家一起想办法来讨论学习的话题。在学习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学习,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即兴演讲、分角色朗读等。当前由于科技的发展,教师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一些视频的播放,可以是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更加地直观。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更加的生动。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一般都是运用一些比较经典的话题带入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些阅读、分析和讨论,在师生之间的对话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使课堂的互动更多,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

无论是什么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在蒙汉双语教学的创新模式中,通过对模式是方法的探索具体课堂的执行,都需要教师的参与。蒙汉双语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对于以前比较成熟的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一定的借鉴,在借鉴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客观情况作出一些改进。在吸收先进的教学模式的时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种能力不只是平时的教学。对于双语教师的教学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听双语教师的课对其课堂存在的问题指出来,并对其比较好的地方指出来并向其学习。

有时间的情况下,还要定期的对双语教师进行一些培训。对他们的随时进行一些先进教学方法的灌输,使他们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除了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蒙古族地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发展,还要大力引进蒙汉双语教学方面的人才,充实蒙汉双语教学的规模,为蒙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做出贡献。

(四)蒙汉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

蒙汉双语教学课程的分段式设置方式是指对蒙汉双语课程的具体开设从初级课程延续到中高级课程的系统性构思和实施过程,是一种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双语教学课程有效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蒙汉双语教学中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长对于学习进行教育,使整个课堂能够跟随教师的步伐。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了解汉语知识,还可以跟着老师所擅长的专长进行多方面的学习。蒙汉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的方式可以更灵活,使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入到蒙汉双语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保障蒙汉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与汉语文化是相互交织的,在当前社会中人们广泛的应用汉语,如果少数民族不过早的接触汉语教育,就会使其教育落后。为了保证少数民族的教育,我国开始对蒙汉双语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样能够有利的提高蒙汉双语教学的水平,有利于促进民族事业的发展,蒙汉双语教学的创新可以更好地保护蒙古族文化,加强蒙汉之间的团结,发展蒙古族的科学文化教育,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文化方面的支持。

四、结论

综上所述,蒙汉双语教学的模式的创新,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理应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探索出更新的教学模式。蒙汉双语教学对于维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使蒙汉双语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为其提供更好地发展空间是我们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照格申白乙. 影响高校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教学语言因素及改进策略[J]. 民族教育研究,2011,02:66-70.

[2]王俊霞.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小学蒙汉双语教学现状探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51-54.

[3]包来福. 法学蒙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01:75-78.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