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2016-06-30张莉王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有效性

张莉+王蓉

【摘 要】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学生学习状况分化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而因材施教就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它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发挥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04-02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背景

1.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

2.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校虽然是一所城镇中学,但是学生中大约有60%的住校生,这些孩子都来自农村,由于教学环境的局限及学生小学基础教育现状的影响,学生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分化严重。进入初中阶段后,有一部分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对英语的接触,发现初中英语要比小学英语难得多,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也多,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加之目前教学班级容量大,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并且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也不多,因此使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困惑难以得到满足,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消失,进而影响课堂气氛,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极为不利。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二、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即保持在原有自然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一些形成性评价为依据,隐性的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A、B、C、D三个层次。然后分别把他们放入每四人小组中的1.2.3.4号,并且根据他们各个科目的强弱进行搭配,选定同桌以及组长。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竞争机制,每节课为每个组加分,D级,也就是我们称之为4号的学生,完成老师的任务后加的分最多,然后依次递减。分层次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实施准备

1.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要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尤其提到体现学生为主体,同时教师要做到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

2.学生分层

从初一入学开始,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选 12名同学为A组(提高层次), 挑12名为B组(中等层次), 12名为C组(基础层次),12名为D层(待进步层)。分层次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层次划分。

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划分。每月进行一次升级总评,总评合格的学生升入上一级。例如:一位C组的学生,总评合格时,可进入B组,然后可以逐渐升级。这种做法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视最终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评价方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进取心。

3.分组合作

分组合作是当前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条件之一。分组合作首先要进行座位分层,这就要求教师在适当考虑学生身高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自觉且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坐在中前方,以便监督;其次,让性格外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坐在与其性格相反的学生附近,以带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然后,让知识水平层次不同和相同的学生座位进行不同组合。这样安排座位,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可以互相帮助。最后让水平相当的四个竞争对手分别坐在四个不同的组,以便公平竞争,在此基础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可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热烈和谐。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缩短差距。

4.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中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到目标。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根据备课要求,学生分层和座位分层,课型和着眼点不同,精心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练习,以达到各自的能力目标。

授课中要着眼于 B C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 A 、 D优差两头,努力为后进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 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 B 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 C D 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 A 、 B 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 、 B 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5.落实目标与要求

布朗等人研究发现,凡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反之未设定学习目标者,其成绩较差,而且行动迟缓,缺乏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变客体为主体,我认为,除了向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什么,让学生朝这个目标主动发展,有意识地依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实践及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施中要有灵活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对所学内容进行分层次地制定学习目标。

例如在上对话课时,总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话题功能,并在虚拟的真实的语境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则提出不同程度的能力目标。A类学生要在虚拟的情景中,根据有关内容,能灵活运用语言材料的进行交流,并有一定创造力和感染力;B类学生根据对话内容恰当地运用语言材料,在虚拟的情景中编造相似对话,较真实的交流,语言流畅,或借助带有缺损的信息复述对话; C类学生在掌握对话中的交际用语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背诵对话,而D类学生能利用所学对话进行基本的交流或熟读对话。

分层次地给学生落实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以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吃得了为宗旨;第二、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在他们最近的发展区,不能借口差异,降低要求,迁就低水平。第三、不可以要求学生只停留在识记,了解层面上,对C类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

四、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

实施分层教学以后,A组的学生面对强手也不象过去那么大意了,过去那种盲目自满、优越感打消了,因为稍有不慎就有落后的危险。B组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改变过去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被动局面。C组的同学的学习热情明显的提高了许多,主动学习的热情明显高涨了起来。D组的学生,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两年来,我一直坚持使用分层教学,所任教班级学生不仅英语成绩有明显提高,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某些心理障碍,避免学生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给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创造了获得成功体验的平台,增强了竞争性, 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目的。诚然,一种新的教学思想的成熟和发展,还需经历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反复检验。

参考文献:

[1]刘京海、陈德华《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所,2002年8月

[2]罗文军《英语分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

[3]欧阳芬《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年11月

[4]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10月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有效性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