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外包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6-30汪芳
汪芳
摘 要:本文对传统高职呼叫中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基于服务外包的呼叫中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为培养基于服务外包的高端呼叫服务人才、改善我国现阶段呼叫人才匮乏及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呼叫中心;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一、呼叫中心内涵概述
呼叫中心(Call Center)源于美国,是为了客户服务、市场营销、技术支持和其他的特定商业活动而接收和发出呼叫的一个实体。呼叫中心作为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其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地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让客户得到贴心关怀,享受完美服务,为企业树立全新形象创造无限商机提供新的途径。
二、传统高职呼叫中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低。当下各高职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只定位于低端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事实上, 呼叫中心人员并不是“电话流水线”的操作工人,呼叫中心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在其专业素质上,对其倾听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异议处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音质音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呼叫中心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类型上应定位为呼叫中心应用型人才,从层次上应定位为呼叫部门的基层管理专业人才。
2.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当下各高职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只注重对学生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其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事实上,一个优秀的客服必须具备“处变不惊”的应变力和忍耐力,对挫折打击的承受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的自我掌控及调节能力,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良好心态,同时,忍耐与宽容是优秀的客户服务人员的一种美德,也是必备的基本条件。
3.培养方案脱离企业实际。当下各高职院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模糊,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培养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完整。当前高校在制订呼叫专业培养方案的时候虽然也会进行专业需求调研和分析,但短期内做出的结论尚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脱离了企业实际。
三、呼叫中心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呼叫中心外包是以合同的形式,公司将呼叫中心业务委托第三方全面管理或部分管理,以达到给公司赢利的目的。因此,培养能承接呼叫中心外包业务的呼叫专业从业人员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问题。
1.建立基于服务外包的呼叫中心实训模式。基于服务外包的呼叫中心实训模式是指学校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把企业的项目拿到学校来做,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感受呼叫行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氛围,了解呼叫中心运营环境, 掌握呼叫中心各岗位应有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能够做好呼叫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将课本知识点融入实训项目中,采用课堂讲解、 实操训练和总结的方式,使知识点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技能中。这种基于服务外包任务驱动式实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在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的同时也满足企业的需求,实现学生与企业共赢的发展目标。
2.制订基于服务外包的课程体系及考核方式。基于服务外包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是围绕企业实际外包业务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学与实训内容的设置必须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具体的外包项目来制订教学课程体系及学生考核方案。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模式,必须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制订出适应服务外包模式的教学课程体系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打造适应呼叫中心服务外包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学队伍,即学校教师以心理辅导员角色对学生进行职场心理建设,为学生排解实训过程中因身份转换及工作等方面带来的压力,跟进学生管理,帮助学生顺利转换角色。同时,企业派驻专门的人员对学生提供日常的业务培训,指导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实操训练,提供现场支撑及处理突发事件,协助学校教师完成对学生的考核工作,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收集学生的各种疑问、意见、建议等,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达到快速、有效提高学生各项工作技能的目的。
为了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适应服务外包的高端呼叫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呼叫中心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在毕业前努力取得国家话务员职业资格,同时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 最终培养出基于服务外包的高端呼叫服务人才,改善我国现阶段人才匮乏及呼叫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