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抒情”的社会批判
2016-06-30王翔
张楚是中国摇滚音乐史上的一名现象级歌手,他见证了中国摇滚在1990年代中期的一个高潮。在“魔岩三杰”当中,他的歌词文学性最强。在他之前,有崔健所积累的摇滚的能量,在“新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交替间产生。在他之后,是朴树与许巍这样一群在“摇滚”中放弃社会批判,寻求内心解脱的歌手。夹在这两者中间,张楚的价值就凸现了出来。他失去了崔健身上集体主义的印记,却保留了他的社会批判。他最敏感、诗意的那一部分是与他的社会批判联系在一起的。他唱出“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其中不仅仅有个体的孤独体验,更指向1990年代中期的市场经济制造出了这种孤独体验深层次原因。张楚歌声里的反讽、自嘲,都不仅是指向自身,更是指向了外部。这是张楚以个体经验为基础,所唱出的一种社会批判。因而他与在他之后,同样立足于个体经验,却是抛开了批判意识,转而进入到内心宁静的许巍有了很大的不同。观察张楚,也就成为一个观察1990年代中期的独特视角。
歌手张楚生于1960年代末,他的早年经历颇有传奇性。十岁就离家出走过,十七岁考入陕西机械学院,后辍学。1987年只身到北京闯荡,1988年录制了早期作品《西出阳关》《bpmf》等歌,1990年完成单曲《将,将,将》《姐姐》。1991年组成“毒刺乐队”,参加由魔岩公司打造的中国第一张摇滚乐合辑《中国火1》,并唱出《姐姐》,就此一举成名。1993年,张楚与魔岩公司继续合作,发表摇滚合辑《一颗不肯媚俗的心》,将《西出阳关》《bpmf》《将将将》三曲收入其中。两张合辑中的四首歌构成了张楚的早期创作。其中以《姐姐》最为重要。
“姐姐”的形象与精神家园
“姐姐”与“回家”
这个冬天雪还不下
站在路上眼睛不眨
我的心跳还很温柔
你该表扬我说今天还很听话
我的衣服有些大了
你说我看起来挺嘎
我知道我站在人群里
挺傻
张楚唱出了一个孤单的“弟弟”的形象。第一句的“冬天”,“雪还不下”营造出了一种北方凝固的、干冷的气氛。“我”身在其中,“心跳”很温柔,歌者很快就进入了“内心独白”式的吟唱。这是怎样一种独白?“你该表扬我”,“你说我看起来”,“我知道我”,“姐姐”与“我”的交流形成了这种独白。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姐姐”存在于“我”的内部,而不是外部。这里有一种内在的亲密关系。而最后一句,“我知道我站在人群里,挺傻”,更加深了这种亲密。“姐姐”是内在于“我”的,人群是外在于“我”的。“人群”在这里,象征着一个陌生的、巨大的外部世界。张楚毫不避讳地唱出了“我”在这个世界里的笨拙和疏离感。“姐姐”与“我”的亲密和“我”与人群的疏离形成了一种对立。
我的爹他总在喝酒是个混球
在死之前他不会再伤心不再动拳头
他坐在楼梯上面已经苍老
已不是对手
第一节B段进入了家庭,写家长,和弦换成了F,出现了一种低沉、压抑、一触即发的感觉。视角转换到了“爹”身上,“喝酒”、“混球”、“死”、“伤心”、“拳头”、“苍老”、“对手”。这些词描述出一个衰老的威权家长形象。“对手”是我们之间的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构成了“家”内部的氛围。第一句唱出来以后,鼓声进来了。A段“我”的漂泊,孤单感在这里似乎得到了解释。一种充满着压迫感的家庭,产生出了漂泊的、离开家的主体。而对这首歌的解读里,反抗父权是一个主流的方式。“父权”在1980年代新启蒙的知识里,不仅是指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更是指涉中国的威权体制。威权体制对个体的压迫,产生了个体的反抗。这一段里隐含了一种“奴役暴力”的记忆。
感到要被欺骗之前
自己总是做不伟大
听不到他们说什么
只是想忍要孤单容易尴尬
面对外面的人群
我得穿过而且潇洒
我知道你在旁边看着
挺假
第二段的A段,延续了第一段中“我”与外部世界的疏离感,这里出现了“感到要被欺骗”、“他们”、“人群”,这里不仅有一种疏离感,也有一种不安。外面的世界危机四伏,不能被信任。这个世界恍恍惚惚。“我得穿过而且潇洒”。这其中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没有纠缠,没有停留,没有犹豫。一个“漂泊”的,不与外界发生紧密联系的,不断穿越的主体出现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外部世界不是被掌控和把握的,而是在失去中被体验到的。
姐姐我看见你眼里的泪水
你想忘掉那侮辱你的男人到底是谁
他们告诉我女人很温柔很爱流泪
说这很美
B段是整首歌第一次出现“姐姐”。这是一个眼含泪水的“姐姐”。鼓点在这里的震动,模拟着一种内心的汹涌。离家的、孤单的、漂泊的少年在这个“姐姐”面前,需要温暖、呵护。然而歌曲把这种“姐姐”的呵护打破了。这里出现了一种扭曲的力量,一个不能被正面讲述的故事。“你想忘掉那侮辱你的男人到底是谁?”这个追问呈现出来一个弱势的“姐姐”,一种姐弟间的相依为命。同时,这句追问的力量在于,它呈现出来了一个沉默、受伤、压抑的世界。
歌曲在这里超出了一种正常的、有头有尾、起承转合的讲述方式,也超出了一种可以被正常地建构起来的(那常常是胜利者的)回忆。歌曲抓住了无法讲出的故事,并且强化了它。这种强度之大,使它穿透了“姐姐”的内心,到了“我”的心里。这里也可以说,内在于“我”的“姐姐”,有这个无法忘记的故事,因而这个故事也就存在于“我”的内部。“我”的追问也暗示着,“我”也在承受着这个故事。一个无法说出来的故事,一个被压抑的世界,如何作用于主体?主体如何带着这样的痛苦,面对“姐姐”,继续漂泊?
噢姐姐
我想回家
牵着我的手
我有些困了
噢姐姐
我想回家
牵着我的手
你不要害怕
张楚没有回答。副歌离开了叙事,进入了自白,一种呐喊式的高潮。前两段积累的情绪在这里爆发了出来。“姐姐,我想回家”,张楚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唱出了这样一种回家的渴望,同时也呈现了一种“家在何处”的迷惘感,还有一种对“精神家园”的诗意幻想。市场经济的转型,在1990年代继续深化。摸着石头过河的自我期许中,一个巨大的资本主义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不安、希冀、迷惘、漂泊感。个体离开了集体的束缚和庇护,暴露于资本市场的辐射中,在1980年代末理想主义的余韵中,希望和不安并存于未知的远景,形成一种颤栗:“我想回家。”
“家”的破碎与“我”
从这里可以看到,这首引起了巨大轰动,并被学者张新颖看作是描述了“一代人精神画像”的歌,其动人之处,不在于歌唱的对象——“姐姐”,而在于歌唱的主体——“我”。是歌唱主体的孤寂、漂泊、无助被诗意地抒发出来,才赋予了“姐姐”一种魅力。问题在这里变得清晰了:在“姐姐“的背后,是一种呐喊的欲望,是这样的欲望塑造出了一个“姐姐”的形象。值得追问的是,歌唱的对象为什么是“姐姐”,而不是其他?没有一个名字、一个对象,呐喊如何可能?情感像鬼魂一样飘荡,要找到一种寄托,才可以出现。呐喊借着对象显示出了自己的样子。相较于呐喊的欲望,“姐姐”是虚的,呐喊的、倾诉的欲望却是实在的。当“姐姐”被唱出来的时候,是歌唱的主体打动了听者。这里有更多的问题可以被打开。问题不在于“姐姐”是什么样子,而在于唱出“姐姐”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主体?离开了集体的个体,离开了家的少年,漂泊在路上,最后想要的,却是回家。然而这个家还是原来的家吗?这个家跟之前的家有重叠吗?这个家可以等同于集体吗?若将这首歌和现实对应起来,那么就得到了一个离开了激进政治、革命理想的个体形象。这个个体在1990年代初,开始回顾自身的成长,他离开一个威权、专制的家,怀着屈辱,牵着姐姐,想要回到一个新的家。这样的个体没有回到原来的集体的动力,同时,又在寻找一种新的归宿感来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在歌曲中,体现在“我”和姐姐的关系。因而也可以说,他在离开了家、在路上的状态中,借着“我想回家”的欲望,塑造一种新的集体意识,姐姐和“我”(也许还有更多的人)都可以在那样一种新的集体意识中抚慰之前的伤痛。这种对自身孤独的暴露,和朦朦胧胧地眺望新的集体(在歌曲里,这是一种家的归宿感)的愿望,在1990年代初,打动的是一代经过了1980年代的新启蒙,开始面对商业社会全面来临的年轻人。这首歌在1993到1994年真正流行了起来。这样一种主体的精神状态,隐含在歌曲里。
“漂泊”的主体与封闭式的理想
《姐姐》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它延续了1980年代朦胧诗的抒情方式,既反抗权威,又深受权威的影响。这个主体是受伤的、高贵的、诗意的,他的伤痕和痛苦被转化成了呐喊,转化成了一种优美的东西。在此可以看到,这个主体正在用一种形式净化自身,并把自身的形象固定在一种优美的状态里面,从中不断产生出一种自我感动。在其中,主体被限定住了,以后的岁月变成了一种“出发状态”的延续,也就是说,主体被保持在一个“正要离开家”、“正要启程”的状态,并且以这个姿态凝固下来。然而同时,主体也被抽空了,那些无法被归类、无法被净化、无法进入这种抒情方式的情感被排除在外,所有不优美的、粗糙的、坚硬的、丑陋的、冷酷的情感全都无法进入主体的意识里。
歌唱的主体从很低的位置出发,唱一首关于“姐姐”的歌,当中他并没有怀抱救国救天下的大愿;然而通过这种抒情的歌唱方式,他最后让自身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那是一个肉身的存在被抽空的位置。张楚在采访中曾说:“自己曾经有过忏悔的感觉,这么多年活在‘一个音乐上很有成就的男人的角色里,而忽视了我是某个人的同学,我是某个人的儿子,我是某个人的男朋友的角色,这个角色所带有的喜悦、痛苦和责任被抽空了。这种骄傲太可怕了,它使我失去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张楚这段回顾,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看到这样一种主体状态,不是一种歌曲的游戏,它正在产生作用。
在一段访谈中,张楚说到:“有一方面是我希望,因为我知道当我去思考,我的内心有一种特别优美的感觉,有一种快乐和悲伤融合在一起的,然后会有一种价值观存在。有种东西在里面,我觉得在艺术创作里会把自己带回到灵魂。”
这种内心“特别优美的感觉”、“一种价值观”、“灵魂”的作用使张楚生产了《姐姐》这样的音乐,并酝酿出这样一种纯粹的、想回家的渴望。这个主体所离开的家,是一个有着父亲、威权、暴力奴役记忆的家。主体在“漂泊”中,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剥离开来。如果说,外部世界是形成了原来的家的基础,那么也可以说,主体在更深地、从内到外地,与原来的家剥离。如果说,崔健是与过去革命记忆纠缠在一起的,那么这里的“漂泊”主体则正是在这样的剥离中,与阶级、民族国家、历史、革命等等在新中国前三十年占主导地位的话语剥离开来。
张新颖在《张楚与一代人的精神画像》一文中指出,“就这一代人来说,认同自我在当下的文化情境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不是这一代的人觉得摸不着头脑,不明所以。事实上这一代正处于非常尴尬的情形中。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无名的一代,与上几代相比,这一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他们往往与社会结合得十分紧密,紧密到个人身份由社会共同赋予、由大家共同承担的程度,比如‘知青,有千百万人把它当成自己的标记和经历,同时它也就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一种话语系统、一套观念谱系,一种文化权势,它在充分表达自己,甚至过度膨胀的时候,就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出一套社会压抑机制。”张新颖在这里做了一个比较,画出了张楚这一代与上几代人的代际差异。为什么是“上几代人”?笔者的看法是,张新颖实际把张楚放在一个“革命—改革”这样一个脉络中来看待。革命产生了一套强势的话语系统,与其伴生的跟随、抵抗、纠缠,都将产生一种强势的,与革命有着深切联系的自我。张楚这一代人,离开了革命话语,没有“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没有形成一套话语系统,因而无法被命名,是“无名”的一代。但耐人寻味的是,张新颖正是通过他的比较,发明了“无名”之名,从而形成他对张楚这一代人的命名。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张楚这一代人的共同感受,不再以革命话语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是以他们的方式,以他们的语言,在做一种自我呈现。
就这一点来言,《姐姐》是一次有效的表达。它看起来是高度个体化的,但它的流行与刻下的印记之深,表明它唤起了同样的个体,而这其中,正有一种属于这一代人的共同感受。这也成为了观察改革之后青年主体自我呈现的一个切入口。这个主体想要的,是一个纯粹的、精神的家。当外部世界在“漂泊”中被不断剥离以后,一种内部的东西被巩固住了。同时音乐可以让这种被巩固住的东西透过一种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张楚在一次访谈中说:“我觉得在艺术创作里会把自己带回到灵魂。”对于在“漂泊”中的主体来说,当外部的世界被剥离之后,内部的精神经过音乐这个中介而裸露了出来。如果没有外部的世界可以依靠,也没有外来的希望可以信赖,那么“回家”指的就是回到一个主观的精神世界。这样一个精神世界的获得,是通过离开自己身处其中的外部现实世界。这里面有一种把主体逼向绝境的疯狂:诗意也正从这里产生。在对外部世界的不断剥离、不断否定中,主体精神的光芒一再闪现。借着一个具体的“姐姐”的形象,主体精神的光芒超过了外部的束缚,被清楚地看见。而也正是在这样的诗意中,一个肉身的、现实的、充满奴役的、个体被资本催生为流动的劳动力,绝望与希望并存的世界,被遮蔽了。
拒绝“媚俗”的心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深化了市场改革。“自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孕育,蓄积并经历1992年底商业化大潮的席卷,似横空出世、拔地丛生的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或曰通俗/消费文化),瞬间以泛滥之势铺陈起一个蕴含无限生机的‘文化市场。”(戴锦华:《隐形书写:19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在这个背景下,1980年代以来的新启蒙话语,和与之同步的精英文化(朦胧诗、先锋小说、摇滚乐等)被逐渐边缘化,对社会的影响和批判力随之减弱,1980年代触手可及的理想主义也跟着黯淡下来。一个世俗的、娱乐的、感官的大众文化和消费市场在强势地崛起,资本主义市场的推手、幕后的资本,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学者,取得了强势的话语权。市场命令文化生产者要讨好大众,刺激大众,迷惑大众,而不再是启蒙大众。正如何勇在《钟鼓楼》中唱到,“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媚俗成为了解开市场这道难题的正确答案。掌握了这一答案的文化生产者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1990年代红极一时的王朔在2000年的《无知者无畏》中写道:“商人,心中是最装着人民的,在这里‘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为了金钱这两个口号是不打架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只有知识分子、艺术家在这个问题上才会有观念冲突,甚至觉得需要一个痛苦的转变认识过程,对商人而言,这从来就不是个问题。媚俗?对了,搞大众文化就是要媚俗,在商言商,俗是什么?是多数人的习惯和约定,我们不把话说得这么难听,我们叫‘为人民服务。”《无知者无畏》是王朔的第一本随笔集,在其中《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他》一文中,他则回忆了他接触并掌握1990年代大众文化生产方式的历程。在他的叙述里,“人民”等同于市场生产出来的消费者。“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为了金钱”可以等同起来。正如本雅明在对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进行分析时所指出的,文人来到市场,是为了寻求买主。王朔说出了一个“媚俗者”的剖白。但王朔作为一种代表之所以值得一提,是因为在他的“媚俗”里面,不仅有他外在的对市场的顺从,也有他作为“大院子弟”、“红色贵族”的内在逻辑。“文革”中“打倒孔家店”、“知识分子臭老九”、“卑贱者最光荣”、“斗争哲学”等等内容被他充分吸收,并带入了改革时期,而同时革命理想的失落又让神圣之物成为了被嘲弄的对象。正如日本学者岛田虔次对中国近代的分析,“在某种意义上,经常寻求神圣的纯粹精神的热情,而那种神圣已经丧失的时候——而且新的神圣还没有被给予的时候,逆说就会兴起,玩世不恭就会产生。”(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第2版,甘万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在王朔的语言中,也有着“文革”式的“打棍子”、“戴帽子”的斗争策略。
在这样一个大众文化强势崛起的背景下,1993年,张楚在魔岩公司出版了他与其他歌手的合辑《一颗不肯媚俗的心》,其中收入了他写于1980年代末的三首歌:《bpmf》《西出阳关》《将,将,将》。这三首歌可以与《姐姐》形成一个对照。《bpmf》唱了童年,《西出阳关》唱了离家在外的旅途,《将,将,将》唱了一个人在外混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家的心情。这三首可以连成一个成长的系列。
在《bpmf》里,张楚唱了一个“翻开语文书第一册”的小孩子。而其中的《bpmf》模拟的是全班的孩子跟着老师朗诵的场景。这里的童年回忆不是王朔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而是一个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在服从和天真之间摇摆的日子,“想要不被别人欺负,就得学好语文算术”。“学习好”成了一种保护色。在个人回忆中,集体的声音作为副歌,不断循环着bo、po、mo、fo,而“个人—集体”的张力被设置在其中。bo、po、mo、fo是小学第一课,也是集体式教育、体制教育的第一课。这意味着一种没有差别的集体意志,孩子们的齐声朗读外化了这个集体意志,呈现出一种整齐的、稳定的节奏。在这其中,个体的回应是,“让我用‘不字造句,我只会写出来‘绝不,绝不,绝不!”与此相似的还有北岛的名作《回答》,“告诉世界,我不相信”。有意思的是,如同朦胧诗中出现了大量的儿童视角,《bpmf》也借着学童的眼睛体现了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的倔强被凸现了出来。然而张楚没有加强这种“个体—集体”之间的冲突。他用一种自嘲,又带着调皮的口吻把这种冲突保存在一种小孩子的天真里:“谁娶了我的小学同桌,我想那该有多么幸福。”
《西出阳关》是一首带着西北风味道的民谣,歌名让人想起“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意境上也有一种苍凉感。“我”离开了家,离开了城市,来到古道上,“不能回头望,城市里的灯光”,而这古道也“很凄凉”。“没有人来,也没有人往”。“我”失落在这片苍茫里,“读不出方向,读不出时光”。这里的主体形象是远离人群和都市文明的,但同时,他并没有回到土地,在城外找到归宿。在《将,将,将》中,这种漂泊、行走、无根的状态延续着。第一句就是,“在我第一次迷失方向的时候,在那盏路灯下”。“灯”又回来了,城里的“路灯下”是“我”迷失的起点。而“你告诉我,相走田,马走日”,一个教导的、规训的声音也出现了:应该怎么走,应该怎么下棋。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声音。这是歌曲的第一层。张楚按照外力改变自己。接着,这种外力被内化了:“在我第一次面对世界的时候,我告诉我……吃啊,将啊,将将将将,将啊。”一个对抗的、残酷的、大鱼吃小鱼的社会在“将将将”的声音中出现了。在这里歌曲进入了第二层。
到第二段,歌曲进入了第三层:“在我回家的那天,面对我自己。”“家”出现了。这里的“家”是《姐姐》里“我想回家”的那个家吗?在外的游子,回家该是怎样的心情?歌者在这里,顺着之前的逻辑再内转,把一个你死我活的对抗状态转入了内心:“我吃我的车,我吃我的马。”斗争是层层递进,从“你告诉我”,到“我告诉我”,再到“面对我自己”。最后是“我吃我的心啊,吃啊,将啊,将将将将,将啊”。斗争从外部,到内部,最后是一种自我毁灭,然而斗心不灭,还是“将将将”之声不绝于耳。而把《将,将,将》放在1980年代末的时空里看,得到的景象是,它隐喻了一个竞争的、无情的商业社会的到来。然而其中的斗争意识,也可以作为“文革”的产物来理解。“阶级斗争”的逻辑,强调“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其中只讲“阶级感情”,不讲人情、友情、亲情、爱情等等。对这样一种斗争的反思,可以说成为了1980年代市场转型的动力。而张楚所唱,并非赞扬,其中的批判意识,也可以放在经过“文革”,面临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历史的夹缝中来看待。
以上所述,是早期的张楚。这四首歌写于1980年代末,发于1990年代初,整体感很强,是一种漂泊的、诗意的、脆弱的主体,在被理想主义吸引的同时又被理想主义抽空。如果崔健1980年代的主体可以被看作是与历史的一种纠缠,并且可以从中看到坚固的激进政治的残余物的话,那么张楚在姿态上是与激进政治告别。此时个体从历史中被剥离了出来,要去寻找新的理想,而这样的个体产生的能量,又形成了历史的动态。其中的“感觉结构”和“情感政治”是耐人寻味的。与崔健相比,这是一代新人。
有价格的爱情:《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从气质上,延续了《一颗不肯媚俗的心》。在1990年代的商业社会,“不肯媚俗”的后果之一,便是“孤独”。“孤独感”的出现,与个体意识有关。革命时期推动的是大合唱式的“广场艺术”,唤起的是一种宗教般的狂热,个体需要融入集体的意志,其中没有孤独的空间。1980年代的转折,从外部看,是转向了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世界,国家借着经济上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进入了一个发展主义的轨道。从内部看,意味着对“文革”的灾难性后果进行反思,个体从没有差异性的集体生活里走出来。这内外的合力,让中国内地出现了与前三十年迥然不同的“个体意识”,即强调个体的自主与独立,并且进入到各种状况里。1980年代以来的独立知识分子,在这样的脉络下产生;对应到文学研究上,则是出现了大批探讨单个作家内心复杂性的论文。从这种“个体意识”里产生的“孤独感”,被赋予了一种“回到个体世界”的诗意,其中有一种“发掘内部世界”的生产性。
主打歌《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在编曲上,用小提琴拉出了一个欢快的前奏,歌手接着唱:“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恋爱”是这首歌的关键词。“大家应该相互微笑”,“大家应该相互交好”,恋爱是快乐的,旋律轻快悠扬,有种要让人手舞足蹈的感觉。然而这其中,“搂搂抱抱,这样就好”,这里把一种爱情内在的精神性封闭住了,恋爱成为一种单纯的身体的、感官的快乐。恋爱被放在一个裸露在外的、任人观看的局面里,也因此“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恋爱无处不在,而且成为一种需要,“没有选择,我们都必须恋爱”。
就这样的“公共性”和“需求性”而言,在1990年代只有一样事物可以与之类比,那就是商品。张楚不一定在做这样的隐喻。但就19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经济基础正日益成为恋爱的基础。到1990年代后期,房地产的崛起更是让经济基础成为了得到爱情的支配性因素。爱情的精神、纯粹的光芒首先需要经济的保护。经济可以说是穿透了恋爱,把资本的逻辑植入了恋爱,诗意的、美好的想象被资本收编;同时,虚幻的、精神的、理想主义的恋爱在资本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张楚便是身在这样的状况里。潜意识中,他在商业社会里体验到的、说不清楚的东西进入到他对恋爱的感觉,并形成了他所唱的“恋爱”与“商品”,而这两者是如此相似。在这其中,“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耻辱感不仅是外力施加的,也是内发的。1980年代在精神的维度上一路前行的理想主义荡然无存,孤独失去了那种神秘的自足性,张楚在这里从理想的云端跌落了下来。“可耻的”在他的吟唱中,有一种反讽,有一种自嘲,但更多的,是一种承认。张楚不再像早期的创作那样,在痛苦中抽空肉身,逼着主体在其间趋向纯粹。他回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以平行的,而非高远的视角承认了一个普通人的感受,其中也有可怜的、不好看的、不舒服的、丑陋的感受,但承认不是投降。在这种承认里,张楚唱出了主体的心情,“我喜欢鲜花,城市里应该有鲜花。即使被人摘掉,鲜花也应该长出来”。这里忽然出现了一种张楚早期的倔强,仿佛那个执拗的、一根筋的、宁愿吃掉自己的心也不愿同流合污的张楚又闪现了一下,“鲜花的爱情是随风飘散,他们并不寻找并不依靠,非常的骄傲”。以“鲜花”为中介,在“恋爱的季节”和“孤独的人”之间,出现了一种张力。“孤独的人”没有被耻辱感打败,没有屈服于被商业包裹起来的恋爱。借着情侣的“镜像”,“孤独的人”在看见自身的同时,也保持住了梦想:“想像鲜花一样美丽。”这种梦想是如此地坚定执着,以致能够“为了美丽在风中在人们眼中变得枯萎”。
在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是《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这是一首值得分析的歌。“吃饭”成为了所有人追求的唯一一件共同的事情,成为了活下去的动力,“吃饭”变得这么难,又这么卑微:“上苍保佑粮食顺利通过人民。真的不敢,想要能够活着升天。只要能够活下去,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不请求上苍公正仁慈,只求保佑活着的人。别的就不用再问。不保佑太阳按时升起,地上有没有什么战争”。“人民”作为主体,能够产生社会主义革命,而以“人民”为主体,也建构了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新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是革命的主体;新中国的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是新中国的主人;新中国的大会堂是“人民大会堂”,“人民”是神圣的、创造未来的主体;新中国的道德是“为人民服务”。而在《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里面,“人民”的神圣性被消解了,革命主体也被消解了,“人民”回到了一种围绕着“吃饭”而活着的状态,这是因为“人民”已经吃不起饭了吗?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已经产生了新的无产者了呢?“吃饭”意味着自我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活动,而这与经济直接相关。正如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第一卷了》中所说,如果只考虑人的其他侧面,比如性,“而不考虑经济侧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人类历史……甚至理想主义者席勒也不得不教导我们说:这个世界‘通过饥饿和爱而保持其动因。因此,他把饥饿确定为这个世界上的首要动因,而把爱确定为第二动因”。然而张楚唱出来的不是“饥饿”的人们,而是经过市场的催化后,饱足的人民。他因而在最后唱道:“请上苍来保佑这些,随时可以出卖自己,随时准备感动,绝不想死也不知所终,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吧。”
这些“吃饱了饭的人民”,在共同理想丧失后,变成一盘散沙。张楚的目光从抽象的、精神性的“姐姐”身上落到了“吃饱了饭的人民”身上,暗示的是1980年代的理想主义逐渐退隐后,一个世俗社会的出现。就理想对主体的召唤来说,1980年代和前三十年有着相同之处,理想的内容改变了,但操作的方式是类似的,同样是理想高高在上,精神高高在上,召唤出新的主体,这样一种形式。然而当理想在1980年代失落了之后,在这其中身体的、感官的、物质的追求被凸现了出来。当张楚把这样一种身体的欲望唱出来后,他也唱出了对这种欲望的承认。在这里面,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遥不可及的“理想”在召唤着主体,主体的世俗状态得到了承认。张楚取消了终极关怀,反而获得了进入到不同主体的能力,唱出了一种世俗中的“平等”。
19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出不同的阶层。围绕着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压迫机制。对这样的现实,张楚的态度是“冷暖自知”。他知道“最俗气的那件衣服是我最漂亮的翅膀,温度和地方越来越适合我们头脑发胖”(《苍蝇》)。然而他没有从一个宏观的、理想的角度来批判这一切,他退回到了不同的主体内部,唱着“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蝗虫的大腿,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蜻蜓的眼睛,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蝴蝶的翅膀,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蚂蚁没问题”(《蚂蚁,蚂蚁》)。
在这张专辑里,让孤独的人变得可耻的“资本主义逻辑”,和身处其中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观”,构成了一种张力。张楚在这里取消了1980年代的理想主义和启蒙意识,到了1990年代后期,张楚则明确表达了对启蒙的反感。他仿佛在说:我们都是一样的,生活在这里,一样的无权无势,一样的有声有色。他唱道:“阴天看见太阳也看见自己,晴天下雨我就心怀感激。朋友来做客请他吃块西瓜皮,仇人来了冲他打个喷嚏。”(《蚂蚁,蚂蚁》)“蚂蚁”在这里,是“芸芸众生”的另一个名字。蚂蚁很渺小,蚂蚁都一样,一种从生存出发,而不是从理想出发的人情味从中蔓延开来。
这种“平民”的蚂蚁,融合在歌里,显得热闹又古怪。踩着雷鬼乐的节奏感,在切分音的时候踉跄一下,再配合上民乐中的笛子,在半念半唱的旋律中表达对幸福的渴望,“想一想邻居女儿听听收音机,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在表达完之后,又进入了正式的弦乐,仿佛歌中的“蚂蚁”从副歌中走进了弦乐里面,之前的东倒西歪不见了,延伸到弦乐里面,一种正统的、庄重的感觉覆盖了蚂蚁的心情,而蚂蚁还在大喊,“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蝗虫的大腿”,把这种种复杂又纠结的感觉,化作一种包裹着心酸的快乐,大喊大叫一番。这是张楚的天才之作。
个人化的社会批评:《造飞机的工厂》
1998年,张楚出版了《造飞机的工厂》。这张专辑销量平平,评论界的看法也相对一致,认为这是一张“个人性”的、“回到内心”的晦涩专辑。
张楚的前两张专辑《一颗不肯媚俗的心》、《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主语是“心”和“人”,而单从名字上看,《造飞机的工厂》就与之全然不同。主语在这里变成了“工厂”,一个工业化的产物,一个资本社会的机器。个人的主体性在机器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回到内心”的路被封住了,张楚开始观察这个“工厂”,而这恰恰意味着“走出内心”的开始。如果这个思路是可以往下走的,那么接下来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这张专辑的晦涩该怎么理解?
我的分析是,这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社会批判的专辑。“社会批判”取代了之前的“个人抒情”,成为了建构张楚个人化主体的新的语言,因而在这张专辑里,张楚的抒情主体不再以“我”、“我们”为主,而变成了“你”、“他”。“老张”。同时,涉及到的对象也不如前两张那样具有抽象的诗意,例如“爱情”、“孤独”、“光明”、“家”、“蚂蚁”、“城市”,而是变得五花八门:“卑鄙小人”、“结婚”、“工厂”、“混”、“跳”、“动物园”。张楚离开了相对统一、封闭的内心,看到了一个碎片般的外部世界。对这样一个碎片般的外部世界,张楚保持着一种批判的态度。贺雄飞在《世纪论语》一书中提到:“晦涩不是一个在审美范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本质上它是一种受压抑、受排斥的话语不得不采取的表达策略,顺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是不需要也不可能晦涩的,晦涩本身即包含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贺雄飞编:《世纪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对比汪峰,张楚的批判性显得非常尖锐。汪峰同样以叛逆青春起步,后期与国家话语同构。高度内在化的批判,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势力越来越大的时期,呈现出来的,不是大声呐喊,反而是一种“疏离感”,一种在事物外部游离的感觉,这种感觉证明了主体的尖锐。正如本雅明所说,忧郁是一种压抑的愤怒。张楚在碎片般的外部世界中游走,通过这些呓语般的,对各种对象的吟唱,折射出他的批判意识。
这张专辑里的“个体化、内在化的社会批判”,在表达效果上是模糊、破碎、含混的。在我看来,形成这种效果的原因是,张楚批判的对象,在1980年代理想主义的话语里,不是“已经被意识到的东西”,而是“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也就是说,张楚超出了知识上的限制,以音乐的触角,触及到了在1980年代理想主义的话语里“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因此在表达上显得支离破碎,语焉不详。这些“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有力地构成了张楚所置身的现实。
探测《造飞机的工厂》,可以看到,在张楚碎片般的、模模糊糊的表达中,他批判的对象是一个由内到外的、全面的“资本世界”。在《造飞机的工厂》中,张楚唱道,“工厂在加班工作,赶制一架飞机,准备在夜里飞往月亮”,“马儿抬头看见,从电厂送来的巨大的能量。零件被碰上机油的手,按图纸一件一件的安装。工厂的股票不知不觉,在悄悄上涨开始被谣传”。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业的节奏强劲地律动。飞机在这样的工厂里被生产出来。张楚勾勒出一个工业图景,在这里,造飞机的工厂可以被替换成造音乐的工厂,造文学的工厂,造汽车的工厂。飞机可以被替换成任何一种商品。
在新世纪后这种现象更加深化,甚至出现了造恋爱的工厂,如各大征婚交友节目、婚恋网;造“新的交流方式”的工厂,如各种聊天和社交工具;造话题的工厂,则有微博微信开发出的热门话题的功能,等等。也就是说,这样的工厂生产的不仅是人的外部生活,如房子、洗发水、街道等,也生产出人的内部生活,如恋爱、聊天等,并进一步地虚拟化、精神化,呈现出对人由内到外一网打尽的强势。正如本雅明所说,整个宇宙都有可能被现代化。资本世界的这种发展,以及它发展的方向和深度,在按照它的逻辑进行,而对身在其中的个体而言,这往往是“尚未意识到的东西”。这个工业图景在生产出新的现实。在这样的工业图景中,在这首歌的最后,张楚唱道:“在飞机出事的那天,我输掉了我的扑克还被凳子绊倒。突然哭得,像个哑巴,一瘸一拐一颠儿一颠儿往外跑。”不需要对这个结尾做过多的解读,“哭得像个哑巴”至少唱出了一种压抑感,一种1990年代知识界常常提到到的“失语感”,在这里只有悲哀的情绪,找不到把情绪表达出来的语言。在这个大工厂里,如果还有灵魂,该如何安放?灵魂被这工业节奏绞碎、割裂,其中的表达显得语无伦次。
此外,这个工厂也生产出欲望,“我要不要去挣一百万,让时间标准地停在今天”。这是一个被市场经济正当化的欲望,人性的自私和贪婪被一种“努力向上”的亢奋遮掩,又被对各种奢侈品的崇拜放大。灵魂的呼救完全消失了。从对人的内在来看,可以说,市场经济发展到这里,已经发展出一种深入人性的模式。整个人格在这里都被资本化了。这样的人格被张楚称之为“卑鄙小人”,他因此唱道:“隐藏的欺骗,变得很阴险。漂亮的花边,漫长的改变。”(《卑鄙小人》)而这个欲望却引起了张楚的一种内在的挣扎,“精神为此分裂,不带任何分裂的痛苦,在对生活的自我理解中变得更加孤独”(《吃苹果》)。“精神分裂”而却“没有分裂的痛苦”,可以被理解成把分裂当成痛苦的外在环境被改变了,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分裂和痛苦的联系也就中断了。
在我看来,1990年代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具体图景,需要在后来市场经济高度伸展开来的时候,才能看得更清楚;也就是说,需要市场经济的弊端暴露出来的今天,才能看到它全部的运动轨迹。而对张楚那一代而言,社会还在一种局限里面,还被限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里面。张楚唱出了在1998年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的东西”,那就是一个“资本世界”向人的内在进军的过程,同时他也用一种晦涩、模糊、碎片式的语言保留了这个过程中还无法被马上看清的东西。他对此有一种批判,也有一种观望的态度,他因此在《动物园》里如此唱:“一群称作人类的哺乳动物将手高高举起。森林白色的梦像早已远离我的神经。从古至今的传说莫须有的神圣在你脑中,现在我们享受彼此观望。”
王翔,学者,现居台湾淡水。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夜雪》、诗文集《寂静之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