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粳稻秧苗素质及大田栽插效果的影响

2016-06-30方书亮张军李必忠刘忠红张永进庾跃东杜艿通

中国稻米 2016年3期
关键词:机插播种量粳稻

方书亮 张军 李必忠 刘忠红 张永进 庾跃东 杜艿通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淮安223001;*通讯作者:345344064@qq.com)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粳稻秧苗素质及大田栽插效果的影响

方书亮张军李必忠刘忠红*张永进庾跃东杜艿通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淮安223001;*通讯作者:345344064@qq.com)

摘要:为探讨淮安市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机插标准化育秧技术,以淮稻11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对机插粳稻秧苗素质和大田栽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粳稻在120~130 g/盘、杂交粳稻在80~90 g/盘的播种量(干种)下,所育秧苗素质较好,不仅秧苗成毯效果佳,且大田的移栽质量更高。

关键词:粳稻;播种量;机插;秧苗素质;栽插效果

淮安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hm2左右,在全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淮安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稻作生产的劳力紧张问题日趋严重,迫切需要省工、省力的机械化种植技术。近年来,淮安机插稻面积逐年攀升,至2014年全市机插稻面积已达12万hm2,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41%左右。但受机插稻自身技术缺陷[1]及经济水平限制,淮安市机插稻技术覆盖率与苏南、苏中地区相比仍偏低。从机插稻关键技术来看,育秧是重中之重。有关机插稻培育壮秧适宜播量的研究已有很多[2-4],但关于淮安市机插稻培育标准化壮秧适宜播量的研究较少;另外,近些年淮安市机插杂交粳稻面积有所扩增,关于其标准化秧苗培育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依托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在淮安市“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推广综合示范基地”开展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机插适宜播量试验,从秧苗成苗、成毯效果,秧苗综合素质和大田移栽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以期为解决淮安市机插秧育秧技术问题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地点

试验于2014年在淮安市“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推广综合示范基地”(位于淮阴区凌桥乡,118° 51′E,33°35′N)进行。该基地位于淮河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60 mm,全年日照时数2 358 h,无霜期239 d。试验地前茬为小麦(产量472.6 kg/667 m2),土壤类型属淤泥质土,pH值7.0,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25.8 g/kg,全氮1.76 g/kg,全磷0.97 g/kg,速效磷57.4 mg/kg,速效钾119.8 mg/kg。

1.2供试材料

参试品种为淮稻11号和甬优2640。淮稻11号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主茎总叶片数15~16叶,伸长节间数5~6个,千粒重27.7 g。甬优2640由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提供,主茎总叶片数15~16叶,伸长节间数5~6个,千粒重24.4 g。秧盘规格为58 cm×28 cm×2.5 cm;育秧所用有机基质由江苏省淮安市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3试验设计与管理

本试验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各设置5个不同播量处理:常规粳稻分别为100、110、120、130、140 g/盘,杂交粳稻分别为70、80、90、100、110 g/盘。每个处理各15盘,5月29日播种,旱育秧,采用咪鲜胺·甲霜灵拌种剂拌种,在育秧盘内铺设2.0 cm厚的育秧基质,将稻种均匀撒播后再覆盖0.5 cm厚的基质,播种后浇透水。6 月21日移栽,采用久保田NSD8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移栽,栽插规格常规粳稻为30 cm×12 cm,杂交粳稻为30 cm×14 cm,移栽叶龄常规粳稻3.4~4.1叶,杂交粳稻为3.8~4.3叶。

氮肥施用总量为纯氮300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3:3,第1次分蘖肥于移栽后5~7 d内施用,第2次分蘖肥于栽后15 d施用,穗肥均于倒4叶期和倒3叶期分2次等量施用;N:P2O5:K2O=2:1:1,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于耕翻前、拔节期2次等量施入。水分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栽培措施均按高产栽培要求实施。小区面积48 m2,2次重复。

表1 播种量对机插粳稻成苗情况及大田基本苗数的影响

表2 播种量对机插粳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4测定项目

1.4.1秧苗素质测定

出苗率:播种后选取3张秧盘,并在秧盘内定10 cm×10 cm方块,记数方块内种子总数,待秧苗1叶1心时,计数秧苗苗数,并除以之前种子总数;成苗率:移栽前,在选好的秧块内计数高出平均株高1/2的秧苗数,并除以总出苗数。移栽前1 d测定秧苗株高、茎基宽度、绿叶数、白根数、百株地上部干质量、充实度和株高整齐度。秧盘成毯情况,从盘中取出毯状秧苗,双手拎毯状秧苗,评价秧苗与底土的盘结情况,结合肉眼观察根系盘结好坏。

1.4.2大田栽插效果测定

参照姚雄[5]的方法测定大田栽插效果。栽后3 d每处理随机选取3个测试区,测定20丛的总苗数及勾秧、伤秧、漂秧数;测定200丛的漏插丛数,同时记录常规粳稻3~4苗、杂交粳稻2~3苗丛数。

2 结果与分析

2.1播种量对机插粳稻成苗情况及大田基本苗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播种量的增加,淮稻11号和甬优2640的秧苗出苗率、成苗率均呈降低趋势,尤其是当淮稻11号播量≥130 g/盘、甬优2640播量≥90 g/盘时,出苗率和成苗率下降较为明显,但通过观察发现,其成毯效果却变好,且移栽大田的基本苗呈增加趋势(表1)。表明播量过大秧苗生长空间受限,其成苗率不及播量低的处理,但随播种量的增加,秧苗成毯效果变好,便于栽插,且大田基本苗数增加,更能够满足机插稻大田高产足苗的需求。

2.2播种量对机插粳稻秧苗综合素质的影响

从表2可见,随着播种量增加,秧苗的叶龄、茎基宽、百株干质量、充实度和白根数均呈降低趋势,而苗高呈增加趋势,秧苗素质逐渐变差。淮稻11号播量≤130 g/盘、甬优2640播量≤90 g/盘的处理茎基宽、百株干质量、充实度、白根数优势明显。表明本试验中播量常规粳稻以不超过130 g/盘、杂交粳稻以不超过90 g/盘时秧苗综合素质较优,更能培育出适宜机插的健壮秧苗。

2.3不同播种量处理对机插粳稻秧苗整齐度的影响

整齐度是秧苗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而其中株高整齐度是各农艺性状整齐度中优先考察的指标。由图1可见,随播种量增加,水稻秧苗的整齐度呈降低趋势,其中淮稻11号播量≥130 g/盘、甬优2640播量≥90 g/盘时,其整齐度分别由5.6降至4.1、4.6降至3.3,表明播种量过大,秧苗生长空间受限,不仅秧苗个体吸收基质营养不均衡,而且相互遮挡影响秧苗横向长粗,最终影响秧苗个体均衡发育和群体的整齐度。

2.4播种量对机插粳稻大田栽插效果的影响

从表3可见,播种量高能够降低大田的漏插率,淮稻11号播种量≥120 g/盘、甬优2640播种量≥80 g/盘时,大田的漏插率均≤5%,能够满足机插稻大田足丛的要求;但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伤秧率、漂秧率、勾秧率及翻倒率均有增大趋势,淮稻11号140 g/盘和甬优2640 100 g/盘的处理伤秧率、漂秧率、勾秧率及翻倒率较各自最低播量分别高9.65个和7.21个百分点、3.99个和4.59个百分点、6.46个和8.86个百分点、8.39个和7.5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淮稻11号播种量以120~130 g/盘、甬优2640播种量以80~90 g/盘时移栽效果最佳。

表3 播种量对机插粳稻大田栽插质量的影响

图1 播量对不同类型机插粳稻秧苗整齐度的影响

2.5播种量对机插粳稻大田均匀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淮稻11号每丛3~4苗和甬优2640每丛2~3苗的比例呈先增后降趋势,播量与所占比例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建立二次方程,即Y淮稻11号= -0.0441X2+ 11.23X-645.24(r=0.9658**)和Y甬优2640= -0.0949X2+ 15.584X-559.13(r=0.9471**)。通过二次方程计算得出,淮稻11号播种量为127.32 g、甬优2640播量为82.11 g时,对应的大田每丛3~4苗和2~3苗的比例最高,分别为70.69%和80.65%。

3 结论与讨论

淮安市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机插稻技术,但其发展一直未有较大突破,其重要原因是广大农户对机插稻技术掌握不熟练,尤其是育秧技术应用不到位,机插稻增收效益不明显,导致近几年一直受压制的直播稻面积又有扩大的趋势。关于播量对机插稻大田栽插效果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王夕娥等[6]研究认为,增加播量可以降低漏插率。彭长青等[7]认为,播种量增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丛率高的问题,控制缺丛率应提高播种质量。本研究表明,淮稻11号播量≥120 g/盘、甬优2640播量≥80 g/盘时,大田的漏插率均≤5%,但随着播量增大,秧苗移栽大田的伤秧率、漂秧率、勾秧率及翻倒率均有增大趋势。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播量条件下秧苗素质及大田栽插效果的比较研究认为,淮安市机插粳稻播种量常规稻为120~130 g/盘、杂交稻为80~90 g/盘时,秧苗综合素质好,且大田移栽效果较为理想。另外,本研究中不同播量条件机插稻群体特征及最终产量表现还需进一步考察研究,以进一步确定该市机插粳稻培育标秧的适宜播量。

图2 播量对不同类型机插粳稻大田均匀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旭,李泽华,梁仲维,等.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2014(1):30-36.

[2]郑晓徽.不同播量与培养土对机插连晚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4,20(1):78-82.

[3]张洪程,李杰,戴其根,等.机插稻“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高产栽培精确定量关键技术[J].中国稻米,2010,16(5):1-6.

[4]邵文奇,钟平,庄春,等.播种量对草木灰水稻育苗基质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4,30(4):915-917.

[5]姚雄,杨文钰,任万军,等.育秧方式与播种量对水稻机插长龄秧苗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6):152-157.

[6]王夕娥,顾海伟,於永杰.不同播量与机插密度对机插秧苗大田生长发育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4(4):28-29.

[7]彭长青,李世峰,卞新民,等.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调控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1):20-24.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Rate on Seedl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Rice

FANG Shuliang,ZHANG Jun,LI Bizhong,LIU Zhonghong*,ZHANG Yongjin,YU Yuedong,DU Naitong
(Huai’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Huai′an,Jiangsu 22300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y of cultivating the standardized seedlings with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rice in huai’an,the effects of sowing rate on seedling quality and transplanting quality of machine transplanting japonica rice were studied in this study,using Huaidao 11 and Yongyou 2640 as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ling quality and transplanting quality were better,with conventional japonica rice seeding rate between 120 g to 130 g/plate and hybrid japonica rice seeding rate between 80 g to 90 g/plate.

Key words:japonica rice;sowing rate;mechanized transplanting;seedling quality;transplant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S511.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082(2016)03-0081-04

收稿日期:2015-11-03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4]137);淮安市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HAN2014016)

猜你喜欢

机插播种量粳稻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南粳51不同机插密度试验初报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潭两优83在湘北的种植表现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