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红高粱》的电影改编分析
2016-06-30朱婧娴
朱婧娴
[摘 要]互文理论最早兴起于西方国家,受后现代主义文学理念的影响较深,许多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互文性。文学作品所传达出的时空概念主要依靠语言予以展示,读者在领悟时需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电影则有所不同,它可以通过直观的声音与画面为观众演绎故事情节,加上电影所独有的气氛渲染功能,很容易对读者的视觉、听觉造成较大冲击。电影的取材往往来源于文学作品,二者既存在着一定差异,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本文以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为例,以其文学原著为对照,探讨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
[关键词]文学;电影;互文性;《红高粱》
电影《红高粱》取材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当中最为精彩的一段,并结合《高粱酒》的部分内容进行改编与融合而成,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将其拍为电视剧,使更多人了解到《红高粱》这部作品,“九儿”和“占鳌”的形象也由此家喻户晓。《红高粱》可以说是莫言先生的成名作,拜读过这部作品的读者都会发现,小说写得十分精致,像是一件艺术品,值得人细细品味。电影版《红高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增加了些许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以一个小孩的口吻为第一人称开展故事情节,电影一开始就在以童稚的角度向我们讲述“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会逐渐体会到,九儿和占鳌在充满生命力的山东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谱写了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充满生命力的近代传奇史诗巨制。
《红高粱》以九儿和余占鳌的感情故事为主线,余占鳌本是一个普通的杠子夫,在九儿婚礼时为其抬花轿,两人由此相识。九儿成为了酿酒厂的女主人,不料却被土匪截去,被余占鳌解救。后来,余占鳌因被陷害而做了土匪,两人的情感纠葛也逐渐明朗化。日军入侵,土匪部队对其进行伏击,故事的高潮由此开始,小说充分展现了高密百姓奋勇抗日的顽强精神与不战斗到最后不罢休的强大决心。“红高粱”是小说的题目,也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重要意向,它不仅仅是东北大地上的一种代表性农作物,同时也是九儿所代表的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的象征,红高粱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有爱,还有恨,是高密百姓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强烈的仇恨。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明显对红高粱的形象进行了加工与渲染,使其具备了更加深刻的内涵,而在电影中,我们可以通过镜头看到黑土地上,无边无际的红高粱地这一壮阔无比的图景。红色在中国人眼中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内涵,当电影将大片的红色高粱地展示在观众的眼前时,能够对观众的视觉与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使人印象深刻。通过电影的画面展示,观众更能够直接体会红高粱所象征的九儿强烈的热情以及高密百姓强大的生命力、斗争决心及勇气。
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叙事主体,对故事情节进行全视角的叙述,而莫言的《红高粱》则对这种叙事手法进行了突破,从“我”的视角出发开展全文,为读者讲述“我奶奶”与“我爷爷”的故事,这是小说作者对叙述视角的一种创新。首先,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不再被叙述者所统一,而是通过故事外的“我”的叙述眼光出发,对故事进行回忆,故事中的角色之一“我父亲”从故事见证人的角度出发回忆历史,对先辈的传奇人生给予了不同的认识处理,使得爱情故事与抗日故事同为故事发展的脉络,交错进行,更能够凸显先辈们旺盛的生命力。此外,小说的叙述焦点,即“爷爷”和“奶奶”所经历的历史与“我”所面对的现实相互交织,拼贴在一起,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交错在一起,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构建了一座桥梁。相比文学作品,电影这种表达方式则更加直白,其受众与影响力也比文学更大,电影《红高粱》由于拍摄的需要,对原著的增删改动较为明显,许多观众在观影后都尝试阅读原著,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高粱酒》中的一些故事情节被添加进了电影当中,如发生于酿酒作坊掌柜死后的一系列事件和男主人公余占鳌在高粱地中唱的几段歌曲都来源于《高粱酒》。这些内容的添加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满,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东北大地上的风土人情。
在电影与原著之间的众多不同之处中,有几处改变很值得我们思考。小说中,罗汉是个普普通头的农民,并无任何特殊使命,他代表的是众多朴素的高密百姓的形象,而在电影当中,罗汉却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有血有肉的抗日游击队员。一些观点认为,电影导演之所以要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加工与其政治取向关系密切,《红高粱》这部影视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张艺谋强大的神话性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远远超过了他的政治性想象力,这体现在九儿嫁入单家,麻风病人被杀死,这从神话性想象力的观点来看,具有非常强烈的必要性。此外,与现实情况所不同的是,高密百姓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这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极小,而影片结尾强烈的意象场景正是作者神话性想象力的最佳体现。
《红高粱》的改编具有十分明显的图解式转化意味,同时,也有明显的变形式意味,从变形式转化的角度来看,电影中不仅存在“相似”的变形,也存在超越“相似”范畴的变形,而这种超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影片的故事内容更加丰满,但很容易对原著产生误解而背离了小说作者的写作初衷,造成对原著的扭曲而使其发生变质。电影《红高粱》与原著相比较,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叙述方式,小说在极力避免按照时间顺序开展故事情节的单纯叙述方式,而电影则积极地按照时间顺序对整个历史进行回顾与再现。这种差异受到不同媒介的影响,但并非无法避免。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根据某部小说而改编的电影与原著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能否被观众接受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影片对于原著的改变程度,部分电影导演为了追求影片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对原著进行较大改编,使影片与原著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大相径庭,这往往会引起观众,尤其是原著忠实爱好者的批评。另一方面,观众对于影片及其原著的关注程度也会影响到影片的播出反响。我们当中不乏看完影片后对原著产生阅读兴趣的人,这种关注往往来源于我们的好奇心,不会对影片与原著之间的差异进行深究。但生活中也不乏抱着忠于原著观看电影的观众,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的观影经验来谈,这类观众在观看影片后往往会怨声载道,甚至会将影片与原著之间的差异放大,并且将这种差别看作是不好的改变,这类观众就是忽略了文学与电影之间的互文性,过于关注二者之间的差异。
电影是众多艺术表达方式中较为直白的一种,集商业性与艺术性于一身,受众广泛且影响面较大,这使得其影响力较其他艺术表达方式更大。电影的制作相当繁琐,命名更是关键,电影作品的名称是其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会首先对观众的感知与评价产生影响,一部成功的影片往往会通过名称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其影响力也会自然而然的被提高。《红高粱》这部影视作品题目上与原著保持一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原著的影响力扩展到影片上,这也是《红高粱》这部影片在上映前就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关于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这个话题,许多学者都对其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从广义上来说,电影的互文性指的是以整个宏观文化体系为背景,将文学与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在表达人性时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和方法上的不同。这两种艺术表达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就《红高粱》这部影视作品及其原著来看,其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小说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最能传达作者的主观思想,读者通过阅读能够与作者直接对话,更容易产生共鸣。此外,小说对人物与故事情节的描述相比电影则更加细致,深入到人物的一举一动,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获得一种阅读的满足感与愉悦感,这是电影无法超越的。另一方面,电影对于小说的互补作用则体现在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直接的演绎,使故事中的人物可观可感,有血有肉,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画面与声音的方式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
纵观当前影视行业,电影的内容十分丰富,如何提高电影的关注度是许多导演在选取题材时着重思考的问题,而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电影的被关注度似乎更为持久。因此,导演在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时,需充分考虑到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在力求满足众多观众口味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原著,尊重文学作品的作者,并将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电影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参考文献:
[1]李浩界.从文学改编角度谈影视版《红高粱》的不同[J].青年文学家,2015,(29):105-105.
[2]杨荣.从小说到电影:看《红高粱》的改编[J].电影文学,2015,(16):89-91.
[3]李贺.浅谈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2):75-77.
[4]王超.论《红高粱家族》及其电影改编[J].青年文学家,2014,(27):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