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科技报道 做好“第二种翻译”
2016-06-30□姜涛李蔷
□姜 涛 李 蔷
(秦皇岛晚报,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软化科技报道做好“第二种翻译”
□姜 涛 李 蔷
(秦皇岛晚报,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突飞猛进,科技报道在纸质媒体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给予科技报道的关注越来越多,科技报道引发的反响也越来越令人惊叹。“神舟六号”发射升天,举国上下媒体和广大的受众给予的高度关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纸质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在当下成功地驾驭科技新闻素材,并以清新、轻松的晚报风格感染读者,让读者领略新闻的同时能够得到科技的启迪,这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河北秦皇岛市板厂峪景区出土了大量完整的斑鬣狗化石,化石的学术价值达到了唯一性和世界性,从出土、发掘到修复,历时近两年,《秦皇岛晚报》始终保持密切关注,报道一直在持续。这应当是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报道,但是经过作者的全盘构思和巧妙处理,每一报道都能够情趣盎然,抓人眼球,通过报道,秦皇岛乃至河北省和全国的人们知道了板厂峪景区、斑鬣狗化石,斑鬣狗化石博物馆的建设规划已经通过了讨论,正在积极的筹备。中科院专家关于斑鬣狗化石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这组报道先后获得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和河北新闻奖一等奖,秦皇岛市评报刊物《每周评报》给予这组报道的评价是:一组成功的科技报道。
实事求是严谨求实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作为科技报道记者,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作风是第一位的。
科技报道的内容包括概念、原理、研究过程、数据、成果以及意义评价等。毫无疑问,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严谨”,表述要准确无误,与事实相符。不可主观臆测,不可任意拔高,也来不得半点虚假、模糊或者似是而非。有的记者或出于对科技工作的热情,或不懂科技报道的规矩,常把取得的一点一般性的科技成果,说成是“攻克了世界级难题”;把在本地区、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的成果,说成“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则把仅仅是理论上的应用前景,说成是即可实现的事实,等等。这些同“严谨”相悖的现象,都是在技报道中应该竭力避免的。
在秦皇岛发现大量珍贵斑鬣狗化石的系列报道中,大到发现价值的定位,小到描写的一个字眼,记者严格遵循中科院专家的叙述,即便略有改动,也是经过专家同意之后才稍加修改;灵仙洞的遗迹有着国内唯一完整性和最大数量的双重意义,这一次的发现不可谓不珍贵,但是报道中并没有言过其实,而是严格遵循专家的界定:“灵仙洞可能是古人类遗址”,斑鬣狗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将填补这一领域国内空白”。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上,记者以引用专家的话为主,一些很专业的内容则在专家的指导下转化为比较易懂的语言表达。几十篇稿件见报,中科院专家则以专业的角度给予这一组报道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组报道用词严谨、准确,遵循了科技报道应当遵循的原则。
语言鲜活图文并茂
一提起科技报道的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大家都会觉得新闻报道平白地板起了面孔,变得过于严肃了。其实不然,严谨求实和鲜活生动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对报道内容的“严谨”,并不排斥传播形式和手段的“鲜活”。我们在科技报道内容把关方面要持科学严肃的态度,但在报道形式和手段方面则应积极追求更灵活、更通俗、更生动。唯有如此,才能在理性上保证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在感性上保证报道的具体真切。
在秦皇岛发现大量珍贵斑鬣狗化石的系列报道中,记者运用了大量散文化的语言,大量的细节描写的语句。这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新闻主题不是呆板枯燥的,而是充满着神秘、诱人的气息,吸引着读者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
在介绍发现化石的山洞时,作者用了这样的描写手法:“抚宁县驻曹营镇板厂峪村是一个看上去并不特殊的小村庄,灵仙洞则是一座尘封了不知有多少年的天然古洞,一条古老的季节河,就这样潺潺流过古洞,不知道流了几千年、几万年。”把灵仙洞的美景以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起来,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使得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用语言难以描绘、读者又很感兴趣的内容,记者尝试了“绘图”的方法。随着报道的深入,古洞灵仙洞成了很多读者关注的焦点,如何生动具体地把灵仙洞展示给读者,我们悉心绘制了古洞的平面图。在图中,准确地用箭头标明灵仙洞中发现斑鬣狗化石最多的地点、第一具完整的斑鬣狗化石发现的地点、神秘抓痕出现的地点以及古洞中一个悬湖的确切位置。这样的平面图刊发在报纸上,不仅可以一目了然,同时读者对灵仙洞也形成了一个具体的印象。
背景厚重 深入浅出
如何使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新闻事件立体、厚重,具有层次感呢?这就要求记者是个杂家,通晓与科技新闻相关的天文地理,在这样的背景的烘托下,科技新闻才可以更加丰富、引人入胜。
在秦皇岛发现大量珍贵斑鬣狗化石的系列报道中,记者不仅仅单纯地停留在化石的发现以及化石的描写,而是把读者的思维引向了更深处,把新闻触角延伸到了新闻背后的更精彩的故事。因为化石发掘工作的延伸,我们推出了几大悬疑:斑鬣狗的头骨化石为何如此完整;灵仙洞岩壁上爪挠的痕迹哪里来;灵仙洞岩壁上烟熏的痕迹哪里来;洞里的动物化石种类缘何如此之多;灵仙洞的发掘是否能揭开动物大绝灭之谜;灵仙洞是否能成为第二个周口店……。这些新闻背后的谜团引起了读者更大的兴趣。
对于这些悬疑,我们没有任何武断的推论,而是以事实和专家的话做推论,这一个个新鲜的问题,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读者因此纷纷来稿,就《秦皇岛晚报》提出的悬疑进行“猜想”,其中东北大学教授吉羊撰写的长达万余字的《灵仙洞猜想》就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加之以合理浪漫的想象,形成了一篇很有价值的小说。
再比如,《北京晚报》的《中国航天人太空长征路》在叙述中国航天史时,从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写起,引入屈原奇文《天问》,苏轼《水调歌头》,追溯到明朝万户制“飞椅探天空”的典故。接着,叙述钱学森提出发展导弹的建议,又回顾9种型号长征火箭送星上天的历史,整个报道写得深远绵长,雄浑大气,让读者在品味中国航天史实的同时,又收获到文化历史的美感。
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曾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一些科技报道的内容原本枯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科技报道的记者做好“翻译”,以独特的读者视角和软化的新闻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
所谓“深入”,并不是要求做科技新闻的记者专业知识要达到科技人员的水平,而是要求他们要有意识地多涉猎科技知识,在报道某一题材前,事先储备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争取成为某一报道专题的专家。
所谓浅出,就是要把报道内容通俗易懂地地表述出来。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词汇和语句,记者努力用贴近读者的语言“翻译”过来,在秦皇岛发现大量珍贵斑鬣狗化石的系列报道中,读者不仅了解到了新闻事件本身,更进一步了解到了古气候的演变、1.1万年前的动物大绝灭、化石的形成、如何发掘化石、化石如何修复,以及化石存在的地形、地貌、地质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介绍得通俗、准确,深入浅出,并没有太多的深奥的专业理论和学术名词,使得读者易于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科技报道“通俗化”而不要“媚俗”。一些科技报道,为了哗众取宠、吸引读者的眼球,不惜夸大甚至歪曲事实,更甚至刊登一些伪科学的内容,比前几年盛行过一阵的伪气功、“水变油”、“灵异之事”等,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星座(相)学”等等,作为主流媒体,均不应为其提供生存之地。
一组成功的科技报道,能够给读者提供回味无穷的新闻盛宴,一组成功的报道,能够使得参与报道的记者得到难得的历练。《秦皇岛晚报》关于斑鬣狗化石的持续追踪报道在全国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其中不仅仅有《光明日报》、《河北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等纸质媒体的介入,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以及化石网等专业网站也纷纷报道,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了关注,甚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网站也转载了《秦皇岛晚报》关于斑鬣狗化石出土的消息。关于这一主题的每一篇追踪报道,一些报纸和网站都及时的转载。斑鬣狗化石的发现让灵仙洞出名了,而出名的不仅仅是灵仙洞和板厂峪景,秦皇岛的知名度也因此扩大。
这一组报道的成功,不但给我国的科技界提供了一个研究基地,而且提高了《秦皇岛晚报》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了秦皇岛市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同时促进了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秦皇岛市的城市形象。
这组报道的成功也使得我们对科技新闻的社会影响力窥豹见一斑。的确,当今社会,科技与普通百姓无时无刻不在亲密接触,科技新闻已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其读者群也正在日益扩大。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纸质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做好科技报道,既是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也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