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艺术
2016-06-30陈亚亚
[摘 要]高校声乐教学主要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声乐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这四个字充分体现了高校声乐教学的表演精髓所在。通过教师对声乐技巧,,情境和语言等方面的科学的正确的示范表演唱,将一些抽象复杂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巧,转化为学生能够直观认知的可以接受的东西。而学生恰如其分的将教师传授的作品的背景及文本内涵用以表演的形式完美的表现出来。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表演艺术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只有声音没有真实情感的表现是机械的,缺乏生命力的,如果一个人站在那从头到尾只是在演唱,并没有任何动作表情就会显得呆板并缺乏生机感,违背了声乐艺术的本意。所以为了加强歌唱的艺术性,不仅运用歌唱方面的专业技巧,还要有丰富形象的脸上的表情,有眼神手势、还要有优美得体的肢体动作,适宜的服装、道具、情景与歌唱相匹配来进行表演,进而呈现准确、自然的表演艺术。表演艺术是通过某种行为反映乖表达人们某种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借助表演上的细节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的,表情性和细节性是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之一。本文结合表演艺术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诸多关系及教师与学生对表演艺术的理解认识,实践运用等方面做一浅显的探讨。
一、表演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表现
表演艺术是通过某种行为反映和表达人们某种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表情性和细节性是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具体到表演上的细节,比如眼神和面部肌肉的微妙变化,神态、情绪的细小变化,手部、手指的细微动作,体态、状态的把握运用等,是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之一。
从形体表演上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不少的学生站不直、仰头、凹胸、挺胸、驼背等现象。教师在对初学者进行授课讲解时就要明确的要求学生挺胸抬头、肩膀放松、收腹拔背、目视前方。这确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在上课时,不断的、不厌其烦的提醒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歌唱姿势。因为,它不仅是形体表演的需要同时也是获取最美好声音色彩的需要。
身体姿态是对“美”的创造。在歌唱表演中埘姿态美”不仅指的是外貌的美丽,而且更是对身体姿态美的一种要求。放松的状态、自信的面孔、积极的身体状态不仅对歌唱发声有很大的帮助,更是教学表演艺术中强调的关键。通过身体姿态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的姿态,如朴素、清新的;秀丽、甜美的;潇洒、豪放的等。在声乐作品中不同的唱法,要求也不同在演唱美声作品时,歌唱者要注意姿态端庄、稳定;在演唱民族作品时,演唱者要融入各民族的特色,在演唱通俗作品时,姿态可以随意轻松的进行表演。
从眼神表演上看,人之情感发源地。一双有定力的眼神,需要长期训练并在舞台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个人的情感无论再怎么掩饰,始终会通过其眼神流露出来。从参考文献来看出,古时候文人就爱好在一起交谈切磋琴棋书画,他们在追求一种令人向往印境界,那便是“镜中花,水中月”,可遇不可求,其实那就是在探讨一种意境广寻求—种神韵。正如我们去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无论他表现出怎样的镇定或不安,或喜或悲,皆于眼神之中。
从情感融入表演上看,在对学生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传授动作,眼神等方面的教学,而且更要引导学生对整个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因为思想感情占整个作品的核心。所以,在教学中,在对学生讲解作品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作者的思想、感情、情绪或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出作品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融入。歌唱是一门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投入情感,在教学和艺术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能松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差异性来针对性的选择练声曲,在练习基本功时单调的音阶,枯燥的音符往往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这时教师可以发挥自主创造性来设计练声曲的趣味从而活跃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还要想尽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的热情口如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在转换时,把其比喻成流动的河水,把连音与跳音分别比喻成舞蹈家的旋转与芭蕾演员脚尖上的跳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每一位教师都认为练声曲是表达音乐感觉、提高技术、音乐表现力的综合要求。在练声中必须要求学生细心感受、透彻分析演唱曲目的良好习惯,把每个练声曲或作品都准确自如的演唱,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尽情完美的演喝好一首声乐作品,不仅能够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愉悦,而且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增加学生艺术感受能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这不仅会产生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也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动力,使教师和学生亦师亦友。在这种和谐的状态下来进行学习,学生会将这种状态刻录到自身从而不懈的努力更高的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会积极创造自己和表现演唱热情。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表演艺术的运用
教师首先在接触一个新的作品时,通过学唱学生能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但是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并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是有统一的教材,但是声乐技巧的训练是没有具体的文字语言来表达的。在教学中教师讲丹田呼吸、讲头腔共鸣,并要求吸气时横膈膜下移、喉头稳住、腔体打开等。对于这些抽象的复杂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巧,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在对学生进行示范时,学生只能感知教师的具体要求,浅显的对方法和技巧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在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时,教师要用模仿的办法来让学生辨别教师的声音与学生的有何不同,区分两者的差异。从而认定哪些声音是科学的,哪些声音是不科学的;哪些声音是主观的,哪些声音是客观的;哪些声音是可取的,哪些声音是要抛弃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学生在课下练习时不是盲目地练习。例如在训练学生练习呼吸时,教师应做好示范前的准备,提出明确的目的,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教师在示范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各方面的动作,使学生在观察中产生形象思维井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教师可以让学生触摸教师的两肋,让学生领会从轻音到强音声音力度引起腰肌的变化。学生就可以在观察模仿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自己的体会,渗入一些合理的想象来理解呼吸的要领。
高校声乐教学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易于和观众沟通,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入们的生活习性。声乐不仅仅是一门歌唱其中还包括肢体的动作、语言、情感等一大门综合的艺术。它的魅力不仅在于歌唱家优美的歌喉,而且能将观众带入到一种独特的意境当中,获得情感上的升华。在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演唱作品时只是一味的歌唱,多数人在乎的是旋律、节奏、技巧上的处理,而忽视了作品真正的内涵,其情感和意境往往被漏掉,在感情上欠缺一种深度的理解,在语言上欠缺一种真实的感觉。声乐本身有纯技术的一面.,但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方式,技术训练从一开始就是和艺术文化相依相伴。这其中的理论是由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是经过历史反复证明的。
高校声乐教学主要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言传身教”这四个字充分体现了高校声乐教学的精髓所在。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的正确的示范,才能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认知的,可以接受的东西;再对声乐演唱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歌唱作品的完美艺术,使其在演唱作品的时候,提高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和演唱的热情。
三、表演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表演不仅是形体是的表演,其巾还包括语言、眼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些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最直观,最贴切的表现,学生能够感觉非常的亲切,易于理解,并根据自身的感悟,感知有条件去模仿或者是根据自己理解,感悟去再次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形成二次创作。
从表演的训练的角度看,在初级阶段表演训练时,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来进行表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为初学者选择恰当的适合他们的表演作品,比如,对于小型歌曲的情景模式表演,在根据创作背景时代的需要,语气的重音、顿音、疑音、叹音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其次,在为初学者选择内容较容易理解的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进行表演中表演的作品无论是体裁大小,都要从一开始就做到声情并茂,只有这样长期以往的训练,表演艺术的舞台效果才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J]. 中国音乐. 2007(04).
[2] 汤雪耕.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初步探索和几点体会[J]. 人民音乐. 1963(Z1).
[3] 梁卫金.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 大众文艺. 2012(15).
[4]南利华.浅谈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作者简介:陈亚亚(1984-12-),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