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2016-06-30孔祥伍
孔祥伍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知识范围广泛的学科,想要讲解好这门课程,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信息技术的结合是科学技术的信息更加直观,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老师借助信息技术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作用
一、引言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已经变成了必然结果。小学生的教学主要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教学中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所讲解的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概述
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技术的整合,他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抽象事物变得具象,也可以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这就使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个世界,使小学生的想法慢慢变成现实,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小学科学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对自然想象认知不足,对教材内容缺乏兴趣,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本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是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的。而信息技术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具象,更具有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老师教学的效果。
三、作用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各类知识的学科。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这个学科,使单调乏味的知识形象化。此外,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对于信息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鉴于小学生的知识面不是很广,在课堂教学中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当学生的知识不足时,运用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强化学生的记忆,缩短学生掌握事物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一生》时,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植物如何长大、开花、结果等过程,仅仅靠教科书的图片很难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时,从网上找一下植物生长的影像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学习一些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了解。这样不仅将学生的思维带出平时生活的圈子,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另一方面,老师引进一些前沿的事物,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了乐趣。
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将科学的抽象性的不常见的事物表现出来,部分事物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完全了解,进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后,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有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自然现象可以很直观的用视频讲解。这样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使他们感同身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星球的讲解时,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各大星球的位置想象出来。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立体的将各大行星的位置变化表现出来,使学生深入情境之中。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解决了教学的难点,一举两得。
六、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在科学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在重难点的突破上。之前,学生对于抽象的重难点都是采取机械记忆地方法,这样很容易出现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的状况,严重了还会导致厌学。运用了信息技术之后,声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把种子传播到何处》时,对于种子的传播方式,小学生就觉得很难理解。当教师运用了信息技术后就可以直观的看到种子的传播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程的内容,更能够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
七、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对教学好坏的评价不能仅仅靠一方面来评价。小学课堂中,老师应该以小学生为主体,对课程进行讲解,让小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最重要的是传递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学生提升很大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对《面包发霉了》一课进行讲解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及危害,但是从各个角度分析都很难使学生理解。这时,老师可以将面包进行实验分析并做出总结,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面包发霉的过程。再对学生发现了什么进行小组讨论,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八、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不能简单的认为信息技术水平就是教学的水平。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学生为中心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把持好运用的度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信息技术教学并不能全方位的讲解科学知识。过度的运用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适可而止,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点即可。这样才会使教学层次分明,学生更容易学会知识。
(三)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
信息技术不能代替老师进行教育。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教师应该适当的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使两种方法相互促进,进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九、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它可操作性强、情境创造真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学方式,化抽象为具象,使小学科学课程更易于理解。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必将导致一场教育事业新革命。
参考文献:
[1]张永胜.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1).
[2]于水梅.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