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疑探”教学模式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6-06-29王宝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培养意识问题

王宝莉

【摘 要】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被摆到重要位置。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布鲁纳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发现学习”模式和理论,他主张让学生个体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欲望,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疑探 教学 问题 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37-0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说过: 学生能够提出一个问题,这比他们能够解决一个问题来得更为重要。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点拨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愉悦的状态,这样,可以变教师问为学生想,变教师“灌”为学生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的学生思维惰性强,不能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对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疑探”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是“探”的前提。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疑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下面我针对上面的情况和自己教学的一点经验体会,谈谈在“疑探”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因为良好课堂环境氛围的创建,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水平,释放潜能。

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通过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一时激起千层浪,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直接简单化的问题,如:“1.愚公是谁?真有其人吗?2.怎么移山?3.这么做不傻吗?”等等。趁热打铁使学生逐渐向更深远的问题迈进,如:“1.移山的意义?2.创作此神话故事的寓意?3.此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思想?”等等。

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囿于现存的“框架”,不拘泥于“标准答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解答问题,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提高能力。如在教学纪伯伦的散文《海浪》中,开篇就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说:“我想知道纪伯伦是谁?”有的说:“我想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思想?”在初读课文后,可继续追问:“初读课文后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有的说:“海岸和海浪是什么关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产生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传授方法,使学生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的提问,低层次的提问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高层次的提问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低层次的提问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高层次的提问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其次,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可以在文字上、方法上、矛盾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四、适时评价,使学生善问

古人云:“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弃人。”只要我们教师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慧眼,采取积极和欣赏的态度,拿起表扬和赞美的武器,循循善诱,悉心呵护,学生在得到老师的欣赏和赞美后,尤其是后进生,将会鼓舞信心。在九年级《出师表》一课时,生问:“诸葛亮问什么在表文中十三次提及先帝?”师可以热情洋溢的表扬到:你心真细,这是一个多么有深度的问题,值得大家探讨;你的问题也正是大家急于想知道的;你太有思想了;你真棒等赞美欣赏的语言,鼓舞其心。

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丧失提问的兴趣和信心。学生提问出现问题或错误,教师不宜加以嘲笑,应肯定其大胆行为,发现其发光点。教师如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会更好地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五、搭建平台,使学生乐思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更有人说语文教育是等待艺术中的等待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一定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会等待。学生在回答问题这段时间往往是他们心理活动最活跃的时间,也是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而我们如果不愿意等上几秒钟就不耐烦地打断他们的思路而急于转向另一个学生,这实在很可惜,更不用说对这些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损伤。提问时要把握好梯度,既不能过与简单,以致学生脱口而出,也不能过于复杂,以致学生思维断层,弄清学生回答时有哪些可能性的答案,对这些都要精心设计。针对问题的实质、难度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好问题后,还应注意提问技巧,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可以不断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观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有思考的自由。不在课堂上催促学生“想”,否则有可能把学习变成一种“表现”,学生会揣测老师希望的答案,并用尽量少的话说出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毫无益处。加强有效提问,给予学生思考时间,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首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其次,建立提问记录册。在学生小组的评价中,组长专门有一项是记录组员的提问情况,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的评定挂钩。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培养意识问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