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有效提高幼儿美术能力

2016-06-29黄晓云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激发兴趣

黄晓云

摘 要: 幼儿美术教育一直以来备受老师、家长关注,美术是美的化身,我们希望孩子通过美术感知世界,体会生活的美,提升绘画能力与水平。然而事与愿违,实际的幼儿美术教育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包括幼儿学习兴趣、感知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加强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激发兴趣 美术能力

一、创设和谐环境,激发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应当成为孩子的引路人,把培养孩子的美术兴趣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通过兴趣激发,引导孩子步入美术殿堂,成功开启他们的美学智慧。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绘画的兴趣,也直接影响其对美的感受和领悟,无法想象在一个不和谐的环境中能产生创作热情。

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为其自由绘画创设一个良好心境,让其直观上能感受到和谐的美。初学绘画的孩子还不会握笔,有的就喜欢乱涂乱画,其实这种大人看来有意“搞破坏”,实际上是孩子的初次锻炼,是以后能够画线条、画实物、控制笔画等必须经历的过程,是孩子发展所需要的。这时如果老师或家长一味地否定或指责,将使得孩子兴趣全无。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张稍大点的纸,让其尽心随意地涂画,对于此时孩子要用多长时间乱画、画得如何等完全不必在意,只要不影响其他重要的事情,不必横加干涉。和谐环境的创造还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低下头俯下身”,和孩子平起平坐,用朋友的语气和孩子交流,不要总想着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严。

大自然是美的,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爱美的,同时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我们要多带幼儿体验生活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兴趣。小孩子刚出生不久,如果在家里总是哭个不停,只要你带着他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孩子立即会停止哭闹,实际上这是他们被外界的新鲜事物吸引,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比大人强百倍。在观察和感知外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问问孩子关于颜色、形状、名字等和绘画相关的问题,这样有利于纠正他们认识的偏差,让他们零碎片断的认识有条理地形成记忆,同时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比如看到汽车轮胎在泥地上滚动,留下一道道灰色的印迹,而天上的云朵则是白色的,这些事物都可以让孩子认识颜色,这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将他们引入艺术殿堂。

二、创新绘画指导,促进课堂生成

美术其实是一门用脑、用心、用手三者合一的艺术,孩子绘画的过程就是孩子表达美的过程、展现心智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师的指导才尤其重要,我们要用心培育孩子的心智能力,富有创意地指导孩子绘画,鼓励孩子把所思所悟所得通过自己的笔画出来。这一点和传统教学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不要求孩子动脑,只要求按老师画好的模仿就行了,这样做直接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孩子也只会简单模仿,长期如此,就可能永远只是模仿者,应该引起我们老师足够的重视。单纯模仿的美术活动是没有创新可言的,所有的画千篇一律,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美术展现可言了。《指南》要求幼儿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充满活力的。

指导幼儿绘画,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力求让幼儿初步感受和表现美,我们要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保护好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喜爱,帮助他们获得良好愉快的心理体验。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情景促进幼儿表现,激发创作热情,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他们乐于从事美术活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美好的作品。此时老师的作用主要是运用语言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保持他们的创作热情。例如“我想有个家”绘画时,老师以一只孤独的小鸟想要有个家为线索,引出创作话题:“小朋友们,一只失去亲人的小鸟孤独地站在那,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由此,让幼儿创作出各种环境下的作品,意境深远。再如“丰收的果园”绘画活动中,我以小白兔的角色观察小朋友的画作,同时开导他们说:“我们都去参加过春游和秋游,看过果园,果园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呢?好,让我们一起把这些东西都画出来吧!”这些经历给幼儿带来无穷乐趣,也让他们充满激情地投入到绘画中,于是树、花、草地、苹果、香蕉等在孩子的笔下出现了。

三、多用赏识评价,提升绘画能力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都应如此,所以要想让幼儿更好地绘画,尊重幼儿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有良好的创造力,对事物有独特见解,教师要充分尊重并加以引导。童心,是善良的,从他们的角度欣赏世界,不必追求大人的那种完美,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线条、图形、色彩,只要能传达幼儿的思想和情感,我们都要加以赞赏。也许在成人看来,那些画作很幼稚,但它是幼儿劳动的成果,应该给予尊重和肯定。另外,不定期地展示幼儿作品,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展示时可以让其他幼儿参与评价,互相欣赏,促进幼儿间的友谊良好发展,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能使他们产生快感,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把点滴的创作体会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在得到大家的赞许和老师的鼓励下,幼儿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提升,这就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最佳效果。

评价并不是一个死的规定或标准,不必要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每个人的感受也都是不同的,有的绘画作品,他们自己能看得懂说得清,我认为就是好的绘画作品,往往孩子绘画能力的提升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作品开始的。即使有些没完成好的作品,我们还是要尽力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予以积极评价,比如幼儿在涂色时,由于手眼协调能力弱,因此往往会出现白色空隙或画到边线外的情况。我就用孩子般的语言提醒孩子自我约束,然后对已完成的部分给予表扬,最后在愉快的儿歌声中他们试着重新着色,自然作画的能力也会提高。

总之,要想开展良好的幼儿美术教育,应当先注重兴趣的培养,重视绘画体验,教师少干预,多创造和谐环境,用爱心关注孩子,善于观察,准确把握,坚持这样做,一定能让孩子画出心中最美的画。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激发兴趣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