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灰霉病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试验

2016-06-29于丹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熏烟灰霉病喷药



黄瓜灰霉病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试验

摘要:黄瓜灰霉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幼瓜及叶、茎,危害较严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黄瓜灰霉病;防治效果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面积的扩大,重茬黄瓜棚的增多,黄瓜灰霉病发病日趋严重。特别是在冬季暖棚低温高湿、通风条件差的情况下,一旦发病,不能及时防治,就会造成严重损失,一般造成减产2~3成。该病是以病菌的菌丝、分子孢子或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在土壤中越冬,靠气流、水溅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黄瓜结瓜期是该病侵染和烂瓜的高峰期。为防治黄瓜灰霉病,笔者进行了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试验,现总结如后。

1 症状

该病危害黄瓜叶片、幼茎和幼瓜。病菌从开败的雌花侵入,使花瓣和脐部呈水浸状腐烂,并生有灰霉;腐烂物落到茎叶上,引起茎叶发病,严重时使下部茎节腐烂折断,植株枯死。

2 材料和方法

2.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置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乐园村黄瓜地。该试验区域为秦岭土石山区,海拔780 m,年降水量840 mm左右,砂质壤土,为可灌溉的旱坪地。黄瓜地常年发生灰霉病,危害较严重。

2.2试验方法

2.2.1生态防治试验。具体方法是:晴日上午适时早揭草帘,争取增加光照时间。当上午和中午棚内气温升至35℃~40℃,并持续2 h后再开天窗放风排湿,当棚内气温降至24℃时,关闭通风口,停止通风排湿。下午棚内气温降至21℃~20℃时覆盖草帘,如此使棚内空气湿度由上午80%左右降至70%(即使不放风排湿,随棚温升高,相对湿度也降低),下午由70%降至65%,夜间由70%升至85%(随棚温降低,夜间空气相对湿度升高),每天棚内气温高于30℃的时间达2~3 h,可有效地抑制病菌滋生蔓延。试验设置生态防治与对照(CK)2个处理,以4 m×4 m为小区,重复3次,防治后调查防治效果。

2.2.2烟雾剂熏烟防治试验。棚室黄瓜发病初,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667 m2每次250~350 g熏烟4 ~6 h,7 d熏1次,连熏2~3次。试验设置烟雾剂熏烟与对照(CK)2个处理组,以4 m×4 m为小区,重复3次,熏完15 d后调查防治效果。

2.2.3喷药防治试验。发病初,设置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50%菌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对照(CK)清水4个处理组进行喷药防治对比试验。以8 m2(4 m×2 m)为小区,重复3次,喷药后10 d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生态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应用生态防治措施能有效抑制黄瓜灰霉病滋生蔓延,其防治效果为91.7%。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无公害,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

表1 黄瓜灰霉病生态防治效果

3.2烟雾剂熏烟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棚室黄瓜采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次250~350 g/667m2,熏烟4~6 h,熏3次后,其防治效果为90%,防治效果明显。

表2 用45%百菌清烟雾剂防治效果

3.3喷药防治效果。从表3可以看出,发病初,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50%菌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药防治,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3.0%、93.9%、90.9%,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表3 3种药剂喷雾防治效果比较

4 小结

用生态防治,可有效控制病菌滋生蔓延,其防治效果为91.7%,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无公害,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是一种理想的生态防治措施。棚室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烟防治效果为90%,防治效果明显。发病初,用50%扑海因、50%菌霉灵、65%甲霉灵3种可湿性粉剂喷药防治,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3.0%、93.9%、90.9%,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726000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于丹英

猜你喜欢

熏烟灰霉病喷药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熏烟联合H1N1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气道灌洗液免疫细胞的影响*
果树喷药巧时期
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对气道炎症及衰老的影响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
复合过滤处理熏烟对湖南腊肉品质的影响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简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