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奶牛产后瘫痪的治疗体会

2016-06-29刘利莎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初乳病牛乳头



高产奶牛产后瘫痪的治疗体会

奶牛产后瘫痪亦称乳热症或奶牛低钙血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此病以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直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为特征。

1 发病情况

本人自2011年~2015年度在民强牛场从事防疫监督工作,在此期间,通过诊治的6个病例发现,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5~9岁(3~6胎)、营养好、产奶量高的舍饲奶牛,初产奶牛几乎不发生此病。

2 临床症状

2.1典型症状。突然发病,初期精神萎顿,食欲减废,站立不稳,肌肉震颤,不久病牛出现意识抑制和直觉丧失,呼吸深沉,心跳正常或变慢,少数加快,脉搏微弱,有些病例出现惊叫,目光凝视等兴奋和过敏症状,临死前昏迷瞳孔散大,体温降至35℃~36℃,各种反射消失。

2.2非典型症状。此症状的病例较多,卧地后头颈呈“S”状弯曲,精神极度沉郁,但不昏睡,食欲废绝,有时能勉强站立但行走摇摆,体温一般正常或不低于37℃。

3 治疗

静脉注射钙剂和乳房送风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3.1补钙。静脉注射20%~25%葡萄糖酸钙500 ml,注射后6~12 h病牛若无反应,可重复注射,但最多不超过3次,同时要注意钙剂注射的速度,以防心率增快和节律不齐,一般注射500 ml溶液不少于10 min。

3.2乳房送风法。向乳房内打入空气前,首先对乳头和送风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而后令牛侧卧,将消过毒而且尖端涂有润滑剂的乳导管插入乳头管内,注入青霉素10万U及链霉素0.25 g(溶于20~40 ml生理盐水内)。4个乳区均应打满空气,打入的空气以乳房皮肤紧张、乳腺基部的边缘清楚并且变厚,同时轻敲乳房呈现鼓响音为宜。打气后,用宽布条将乳头轻轻扎住,防止空气逸出。待病畜起立后,经过1 h,将纱布条解除。

4 预防

4.1增加户外活动量,奶牛平时要多运动,多晒太阳,辅助钙质的吸收,便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4.2产前7 d或分娩后立即注射钙磷制剂,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4.3分娩后挤初乳的量要严格控制,通常产后3 d内,不要把初乳挤的太干净,一般只挤1/3~1/2,以维持乳内有一定的压力和防止钙损失过多。

4.4在干奶期中,最迟从产前2周开始,给母牛饲喂低钙高磷饲料,减少从日粮中摄取的钙量,是预防产后瘫痪的一种有效方法。

4.5产后严禁饮用冷水,应喝温水,最好用温热麸皮盐水汤(麸皮1.5~2 kg、盐100~150 g)。

4.6奶牛停止挤奶后,要减少谷物精料的饲喂量,加喂优质的干草,以防止奶牛过于肥胖,减少难产的发生。

5 治疗体会

5.1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产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舍饲奶牛应经常运动,多晒太阳,以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和促进饲料中钙的吸收,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5.2另一方面,由于奶牛产后瘫痪突然发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用药剂量的充足、合理尤为重要。笔者对此6个病例正是采用了早诊断、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补钙和辅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而使此6个病例全部得到了治愈。

072450河北省望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刘利莎

猜你喜欢

初乳病牛乳头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