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研究

2016-06-29朱明星叶海峰

关键词:人才培养

朱明星, 叶海峰, 陈 靖

(1.蚌埠供电公司 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省电力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研究

朱明星1,叶海峰2,陈靖1

(1.蚌埠供电公司 安徽 蚌埠233000;2.安徽省电力公司 安徽 合肥230000)

摘要:文章以地市供电公司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调控人才培养为样本,介绍了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建立素质过硬、业绩一流的调控专业为目标,采用建档-分析-实施-评价-再分析的柔性闭环培训模式,构建调控人才培训机制。

关键词:调控一体;岗位融合;人才培养

在调控一体化建设实施的背景下,调控员的培养建设成为调度与监控专业融合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一套完整的调控人才评价体系,通过从“调控中心”、“调控岗”、“运行小组”三个层面开展调控员培训工作,完成对调控员的培养建设工作,为调控一体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软件基础。

1调控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人才培养理念

为确保调度业务与监控业务的有效融合,蚌埠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提出“分层管控,全员参与”的理念来推进调控员的培养建设工作,即将培训工作落实到调控各层,层层把关、层层相扣,责任落实到人,每位调控员既是培训工作的策划者也是执行者。通过建立调控人才评价体系,针对调控一体化建设中的调度员和监控员开展培训工作,同时也为调控融合后的调控员培养搭建良好的培训平台。培训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培养一批复合型电网调控人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业绩一流的调控队伍。

1.2人才培养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对于调控一体化调控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制定了指标体系及目标值。各种指标的定义及目标值,见表1所示。

表1 人才培养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2调控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能否培养出一批满足调控一体化要求的调控员,是调控融合能否实现“更扁平、更集约、更高效”这

图1 调控人才培养流程图

一既定目标的关键。因此,立足岗位实际,在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深挖潜力、激发活力、促进合力,逐一解决调控一体化进程中存在与潜在的问题,并确立了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方法。

2.1培训工作的主要流程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建立了调控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建档-分析-实施-评价-再分析的柔性闭环培训机制,来完成调控融合后的调控员培养工作。

培训流程见图1所示:

2.2主要流程说明

2.2.1建档分析环节

(1) 培训资料建档。为解决培训工作中“学什么”的问题,组织培训小组,以“内容适当深入、范围适当广泛”开展了培训资料的整理通过对现有零散的培训教材、培训题库、及专业规程规章进行整理分析,删除与调控运行实际工作相关度不高的内容,增加了电网的一些经验总结及案例,创建了一套分类清楚,符合蚌埠电网实际,内容涵盖了调控运行工作中需掌握调控运行涉及的专业基础理论、输变配电一次运维、保护二次专业、自动化通信、电网运行操作等五方面内容的专业题库。这一题库的构建为今后在考核中发现调控技能短板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培训人员建档。调控中心对这所有调度员与监控员进从学历、年龄、岗位经验、技能知识、培训记录等方面进行录入建档。其中技能知识部分反映了调度员与监控员对专业基础理论、输变配电一次运维、保护二次专业、自动化通信、电网运行操作等五方面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可利用专业题库对五方面内容进行考核打分。培训档案的建立,可清楚的反映出调控员培养的方向和重点。

2.2.2培训实施环节

调控中心根据人才评价体系在建档分析环节取得的结果从调控中心、调控岗、运行小组三个层面落实调控员培训工作,设立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建立相关考核机制。

(1)调控中心层面——全面分析、统筹安排。①划分培训对象,因材施教。利用培训档案,分析调控员学习能力、主动性及学习进展及当前技能水平,结合调度长、调度正值、调度副值岗位任职要求,对每一名调度员和监控员设定出培训目标。并在月度班会上,对每一名调度员和监控员的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分析。②课程学分绩点制。调控中心针对调度业务、监控业务内容,共设置15门课程,反映了调度值长、正值、副值在5个专业方向上需要掌握的程度。其中5课程为6学分,内容涵盖调控业务基础知识,通过这5门课程的学习,调度员基本胜任岗位要求。5门课程为4学分,在基础上难度与深度有所提升。5门课程为2学分,使调度员能更深入的掌握调控业务知识。

对不同的岗位,所要求完成的学分也不尽相同。如调度值长需要完成全部60学分,调度正值需完成40学分,调度副值需完成30学分。每一名调度员只有在完成了相应的学分后,方有上岗的资格。

(2)班组层面——以实为本、突出成效。调度班、监控班虽然在三集五大之后,实现大运行,但只是实现了同场所办公、零距离接触,调度、监控业务未发生本性变化,相互之间的学习培训多存在于理论层面,无实际角色的深入感性认知。因此,在班组间采取了交叉轮岗实习、角色互换事故演习、统一交接班等灵活多变的培训方法来促进调控员培训工作。①交叉轮岗实习。采用调度员、监控员(每班限单人)互换角色,在监护下实际参与调度(监控)日常业务,在实际操作、演练的环境下,加深对调度(监控)业务的熟悉与实际操作能力。监控班每值各安排一名监控员到调度班进行跟班实习,按实习调度员要求进行培养,实习人员进行的调度运行工作由调度值班员严格监护;调度班每值安排一名调度员到监控班进行跟班实习,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监控信号识别分析、遥控操作演练、监控日常工作流程等。②角色互换反事故演习。调控中心每月进行一次无脚本角色互换反事故演习,要求参加演习的调度员和监控员进行角色互换,演习前由考核小组组长临时出题,得知事故类型后,进行事故处理。首次演习完毕后,将调度员和监控员恢复各自的岗位,再进行一次模拟演习。采用无脚本演练的随机性抽查反事故演习,一方面是为了检验调控员交叉轮岗实习的效果,锻炼调控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调度员和监控员能够在两次演习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后续的培训学习做好规划。

角色互换反事故演习既是一种培训方式,也是效果良好的考核方式。

(3)运行小组层面——分组培训、机动灵活。调度班、监控班成员的大部分处于轮流值班的工作状态,培训人员、时间难以集中。根据这一特点,在每个运行小组间采取“分组培训法”,即:“以值为组、纵向培训、横向交流”。培训内容上坚持“三不,两要”原则。①以值为组——提高执行力。调度、监控班以每值六人为一个小组,共分为四个小组。小组成员为当值值长、主值、副值。每个小组在值长的带领下积极展开专业学习,并针对实际问题详细讲解。这种形式的培训便于开展,可操控性强,在体制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完成。②“纵向培训法则”——提高培训效率。小组成员中,调度值长为具有丰富运行经验的老员工,调度副值、监控班人员为专业理论扎实但工作经验尚浅的大学生。在实际的培训工作过程中,值长牵头提出培训题目,并结合工作中能够遇到的实例展开讲解。讲解过程中,小组成员根据在书本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培训内容与实例进行分析、质疑,并反馈给值长,小组成员对培训过程中的质疑点进行逐条释疑。由工作经验和年龄上的纵向层次带来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思想碰撞,正是“纵向培训法则”所提倡的过程。在“纵向培训”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快速增长经验;调度值长经验通过专业理论的验证,理解更加深刻。这种形式使得小组内部双向受益,培训效果显著。③组间横向交流——培训资源共享。针对小组内部无法解决的疑惑,以及总结出来的典型案例。小组之间开展横向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④“三不、两要”原则——切实落实培训。“三不、两要”原则是指:不走形式、不讲空话、不设立空洞题目;要有实例,要有反馈。

2.2.3考核评价环节

根据不同层面的培训设置不同的考核手段,做到分层考核、全面评价:

(1)调控中心层面,通过对培训课程完成考试,以考试成绩检验学习效果,掌握调度员和监控员学习进度与能力成长。并通过最终成绩对调度员和监控员排序,来确定调度员和监控员的任职岗位。

(2)班组层面,针对班组内部的不同形式的培训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交叉轮岗实习的人员由各值的值长进行考核,从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为其进行打分;反事故演习由考核小组综合演习人员的演习情况进行考评打分;统一交接班则在交接完毕后,调控管理人员对调度、监控员进行不定期考问,并计入考核成绩。每项考核成绩采取满分十分制,最终取每人的平均成绩作为基准线进行考核。

(3)运行小组层面,每个运行小组当值值长为小组成员进行出题考核,题目不限,可以结合工作中的事故案例、规章制度、运行方式等多方面。当值值长综合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题目完成情况以及能力提升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分,分数采取满分十分制,每值一评,最终取每人的平均成绩作为基准线纳入考核成绩。

综合上述考核指标,将三个层面考核成绩分别按80%、10%、10%的配比进行统一,得到最终考核分数作为对上一阶段培训工作的评价考核指标,评价考核指标的目标值设立为95分、90分、85分(分别为优、良、中),以此检验此段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如果某一监控员考核成绩在85分以下,则继续对该监控员的能力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其基本业务能力以及进步空间,设立对其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与考核,由此形成调控人才评价体系的闭环培训机制。

2.3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调控中心领导负责:审核并监督培训计划的落实,定期组织班会了解培训进展与效果,并对培训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协助部门领导进行培训计划的落实,承担反事故演习、现场拷问等培训形式的评估人员。

班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对班组成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培训员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协助班组长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调度值长:在完成相应培训内容要求的同时,还应全面负责小组内培训计划的落实,承担对监控员进行调度内容的培训。掌握小组内人员的培训进度与技能成长水平。并定期对组内调度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打分。

监控正值:协助调度值长落实培训计划,承担小组内监控内容的培训,定期对组内监控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打分。

2.4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1)调度员和监控员每月的培训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2)调度员和监控员每次培训成绩最后纳入上岗考试中,作为值长、正值、副值资格报名的重要参考成绩。

3评估与改进

蚌埠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对于培训建设的评估采用三级评估体系,即为由被考核人进行自我考核和由直接领导进行评估的同时,又受到评估委员会的审核和监督,评估委员会由调控部门领导以及部门培训专责组成,保证整个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3.1评估方法

利用PDCA循环原理逐步进行评估,即在培训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进程都严格按照指标体系和目标值进行评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工作:

(1) 反应层面。主要是考核监控员对培训讲师的看法,调查培训内容是否合适,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评估结果体现培训形式的满意率,达到80%。

(2) 行为层面。考核监控员能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否提高了业务水平和知识层面,通过绩效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估结果体现培训的参培率,达到100%。

(3) 学习层面。主要是检查监控员同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通过考试和撰写学习总结的形式进行。评估结果间接反应培训计划的制定率,达到100%。

(4) 结果层面。这是评估的核心层面,主要评估培训的结果对调控一体化建设工作产生的影响,是否达到公司对于培训工作所期望的结果,同时反应培训工作的目标完成率,经过评估达到100%。

通过这4个层面进行的评估,证明蚌埠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所建立的调控人才评价体系能够符合调控一体化建设中调控员培养建设的要求。在培训实施期间取得的成绩也能够体现培训实施的效果,蚌埠调控员在市调组织的调控普考中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成绩,在市调组织的调控专业比武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以及个人第一名、第四名、第六名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调控专业比武的前两名获得者都是出自调控融合前的监控专业,这也充分体现了调控人才评价体系在培训工作中发挥的强大作用。

3.2存在的问题

通过评估工作我们也发现在之前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应用于实际的培训取得的效果更突出,我们争取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融入更多的实际应用培训。另外,目前的调控人才评价体系刚在试用初期,随着调控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如何完善本套体系、细化培训流程,以做到其能够适用于多种建设环境下的培训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宏斌,张伯明,吴文传,等.面向地区电网的调度员培训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4):35-37.

[2]吕洪波.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出版社,2009.

[3]郝晓平.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 湖北电力,2009,(3):24-25.

(责任编辑陈化钢)

Study on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the mode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ntegration

ZHU Ming-xing1,YE Hai-feng2,CHEN Jing1

(1.Bengbu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SGCC, Bengbu 233000,China;2.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Hefei, Anhui 233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the mode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ntegration using city Bengbu power supply company as a samp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performance of first-class enterprise, adopts closed loop training mode to construc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Regulation and control integration; position integrate; personnel training

收稿日期:2016-01-10;修回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朱明星(1985-),男,安徽蚌埠人,硕士,工程师,长期从事地区电力调度运行及设备监控工作。

DOI:10.3969/j.issn.1671-6221.2016.02.017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21(2016)02-0055-0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