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滋养心灵经典润泽童年
2016-06-29宋璐瑶
宋璐瑶
我们学校与阅读结缘始于2008年,虽然当时的学校只是一个拥有3个年级、135名学生、7名教师的教学点,但我们却装备了一个约7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用价值两万多元的各类好书把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带了起来。后来,我们又全面铺开了校本课程“晨诵经典、午练汉字、暮读好书”。这使得我们这个教学点得到了上级认可,让我们恢复成六年制的完小。面对这莫大的鼓舞,我们思考更多的是怎样进一步提高和保证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质量。于是,我们到林州市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年会。我们和北京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校的情况,觉得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契合我们的阅读现状。2014年下学期,我们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校,自此开始了主题学习的探索,这成了我们这所乡村小学的转折点。
蹒跚上路只为初心
一直以来我们就有一个心愿: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让他们的童年也可以五彩斑斓。当我们接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时,便感觉有了方向:这不就是那把打开农村孩子视野之门的钥匙吗?于是,我们从了解丛书开始,先后到林州、潍坊、北京等地学习取经,请林州市教研员张贵栓老师到我校做报告、指导备课,还请林州市市直八小徐红利校长以及方小玉、黄爱叶老师多次到我校作课交流。在此基础上,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传承国学经典童蒙养正,开展主题阅读润泽童年”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梳理重构,并带动全校语文教师组成教研小组,认真钻研主题阅读教学。
这里的变化静悄悄
刚拿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时,我们的教师还有些茫然。丛书跟教材一样按学期分册,每个学期一年级配套1本,二年级配套2本,三四年级配套4本,五六年级配套6本。一位语文教师质疑:“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生字量仍然很大。一个学期要跟进四本丛书,这任务实在太重。”是呀,丛书怎样与教材对接?孩子们能消化得了吗?如果无法让学生真正受益,反而增加了负担,岂不是事倍功半?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我们只有认真教研,一一解决。凭着对丛书、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对林州成功经验的借鉴,秉承“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内得法、丛书练法、课外迁移用法”的理念,我们首先确定了对整体预习课、单篇精讲课、以文带文课、群文阅读课、读写结合课五种课型的培训和推进,对教材和丛书进行大胆取舍。经过一年多的研课、试课、说课、评课,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悄悄地成长了。
有教师感慨道:“一年前,我捧着一本语文教材和一本教参日复一日地讲着雷同的内容,批改着数不清的练习册和试卷。现在,我的办公桌上少了些试卷,多了许多本书籍——‘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我爱吟诵》和《道德经》等。我桌上的一点改变,带给学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忙碌着、收获着、成长着、喜悦着。路,越走越宽了。”
我校教师张东会的《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课题于2015年结题,获得河南省新乡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酷爱国学的张老师带领孩子们践行《弟子规》,还带动家长同读。她挨门挨户家访,写了学生践行《弟子规》的案例36篇。在第三届中华诗词吟诵会上,张老师作为乡村教师代表发言,她和学生吟诵的《木瓜》受到高度赞扬。学校不少学生还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小文章。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分不开。课堂瘦身、单元知识整合、课外读物有机结合,使学生的阅读量成倍增加,阅读能力得到提高。2015年12月,我校承办了辉县市孟庄镇的“主题阅读教学展示”现场会。我们的语文教师呈现的“本真课堂”,以及课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都赢得了与会教师和领导的赞叹。
校本微课使书香满园
晨诵经典。每天早读20分钟,我们把国学经典请进课堂。小学生必背古诗要求是75首,其实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现在,我们带领学生大量读童诗童谣、古诗词、现代诗歌、散文,也穿插《声律启蒙》《弟子规》《千字文》《论语》《诗经》《道德经》等节选内容,每个年级都有诵读计划和相应的测试。
午练汉字。每天中午课前20分钟是我们坚持多年的校本微课。起初学生临摹钢笔字帖自行练习,但效果不佳。后经语文组集体讨论,决定让学生每天就练教材上的一类生字。教师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从间架结构到书写要求,逐一讲解。学生渐渐体会到写字的乐趣,收到显著成效。学校还带领学生参与校内外书法比赛、展览,让他们保持练字的好习惯。
暮读好书。学生每天晚上在家,要有30分钟的暮读时间,由家长陪读。阅读的图书有教师推荐的、有图书室借阅的、也有自己选购的。学期末,学校会统一展览学生的阅读手册,并评选“阅读之星”,作为对孩子们阅读量的检阅和肯定。亲子阅读使学生的言行举止越来越文明,使家长和学校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的心静了,教研的成果与课堂的实践变化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了。这就是阅读的力量,是教育应有的影响。
是鼓励更是鞭策
口口相传,近年来,我校陆续迎来了辉县市胡桥镇、吴村镇的中小学校长和老师们的参观访问。更有周边县区的参观团队——新乡市延津县实验小学、延津县城关镇迎宾学校的老师们。这对于我们这所小小的农村小学来说是鼓励、也是检验,是督促、也是鞭策。我校张东会老师的特色课《以经解经学〈论语〉》、王冰老师的“整体预习课”、侯淑伟老师的“以文带文课”引起来访学校的关注。充分的交流也促进了我们的成长。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我们学校的语文组成立了分别以张东会、王冰、侯淑伟为骨干的低、中、高学段的教研小组。这3个教研团队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探索和开发中各具特色,带动和引领着其他教师进步。
阅读改变着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着学校的育人状态。我们用心引导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让孩子们走近书籍,踏上阅读之旅,找到人生的方向。在书香的无声浸润中,我们静待学生朵朵心灵之花竞相开放。
(本栏责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