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与趋势研究
2016-06-28从慧
从慧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图书馆事业;变革;趋势
摘 要:文章重点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变革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就图书馆在文化改革浪潮中变革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124-02
图书馆自建立以来,一直为社会大众提供着最基本的文化服务。作为一个基本的文化载体,图书馆肩负着教育教化、传承文明、发掘文化资源等多重职责。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图书馆可以借助改革的春风,做好充足的准备,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自身定位,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借助文化体制改革的力量,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1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定位
1.1 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在我国,正确认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十分重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两个互不相同的独立个体。从性质上讲,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无偿性、公共性,而文化产业则具有经营性、有偿性、市场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使得传统图书馆无偿性的基本服务已经逐渐失去竞争力,人们迫切需要图书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文化体制的改革给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契机,有利于图书馆由无偿服务向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方向转变。作为基本的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要在沿袭传统的无偿性、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引进设备,适当增加有偿服务,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推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满足社会大众更加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1.2 科学技术与服务管理相结合
在竞争过程中,馆内的硬件设施决定着图书馆是否具备竞争优势,尤其是图书馆的科技设施,更是图书馆优势的集中所在。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力量不容忽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更应该引进技术设备,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管理运营工作中,为读者提供更周到的文化服务。文化体制改革势必会对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号召下,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将会应运而生,进一步考验图书馆的应变能力。为迎接这项挑战,图书馆必定要改变管理体系。传统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容易陷入体制化的僵局,不利于图书馆的长期健康发展。图书馆只有结合科学技术,定位于服务大众,才能在文化改革中焕发新的生机,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2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困境
2.1 观念不够重视,定位不够明确
图书馆若想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能不能取得突破,各项工作能不能有所创新,关键取决于思想观念。以往,社会大众对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仅仅将图书馆作为一个巨大的书库看待,从未深入剖析过图书馆在文化发展中所代表的意义。图书馆要参与到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改变人们对图书馆的固有印象。
图书馆在长期发展中,还存在对自身定位不甚明确的问题。正确的定位是图书馆开展工作、谋求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都没有搞清楚图书馆建馆的意义,也没有了解清楚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就盲目投资,进行图书馆建设。这样实际上违背了图书馆建馆的初衷,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百弊而无一利。
2.2 服务缺乏主动,活动不够积极
传统图书馆在服务读者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在新形势下,图书馆若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一定要转变服务形式,积极主动地服务读者。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应当定期开展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馆员要努力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吸引读者,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范围,致力于形成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3 管理比较封闭,竞争比较被动
作为文化事业单位,长久以来,图书馆的管理被纳入国家行政体系范畴之内。长期实行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导致图书馆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充满了政治色彩,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使得图书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文化体制改革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型的现代化图书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巨量化生产成为可能,信息间的交流也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图书馆已经步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封闭式的管理系统将会给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制造许多困难,致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4 人才过于零散,科技不够深入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般都具有很高的素质,这样才会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正迁移。然而,我国图书馆馆员的现状却并非如此。图书馆行政性的属性,导致某一些图书馆中人员的任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极易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这种人员任用方式,降低了图书馆人才的整体比例,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十分不利于图书馆的下一步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只有真正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才可以给图书馆的变革工作带来正能量,也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加速图书馆的发展步伐。文化体制的改革同样也对图书馆的科技设施提出了要求,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图书馆的一切发展都将成为空谈。
3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途径
3.1 明确发展定位,转化基础功能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只有向社会大众展示出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方针,树立人文性、公益性、服务性的新形象,才可以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其发展势必会受到市场的制约与影响。为了减少市场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图书馆既要遵循传统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又要在遵循的基础上,锐意创新,转变方式,符合现代新型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做好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图书馆还要对其基础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已经远远不足以支撑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更加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必然。图书馆只有做好正确的自身定位,才可以确保其未来发展道路的准确性。图书馆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固的发展规律,对其基础功能和发展定位进行变革,势必要遇到很大的阻力。但是,只要坚持顺应改革的潮流,坚定发展的方向,图书馆事业的变革必将取得重大的突破。
3.2 开展早期教育,举办读者活动
图书馆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可以开展多样的文化服务,积极组织文化宣传活动。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室内场所,馆方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室外文化教育活动。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在馆内设立展板,发起“全民阅读”倡议,也可以走出图书馆,进入社区、公园,向社会大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宣传图书馆理念,对社会群体进行“全民阅读”科普,从而拉近图书馆与民众的距离,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范围。此外,图书馆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开展文化服务的经验,开创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服务形式,解决社会大众的文化难题,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从而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3.3 更新服务模式,创新管理方式
图书馆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力下开创一种新型的、开放程度极高的服务模式,首先应当转变观念。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服务”在图书馆发展中所代表的意义。在新时期,着力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宣传本馆的服务理念,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推动图书馆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不利于图书馆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发展。因此,图书馆要进一步弱化行政色彩,创新管理方式,降低行政命令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比重,聘请专家,制定符合本馆馆情的新型管理方式,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3.4 优化人员结构,合理使用人才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资源的核心。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的社会形势对图书馆的人才利用提出了新的标准。在新标准的监督下,图书馆应当对馆内人员进行整合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合理优化图书馆馆员结构,做到“术业有专攻”,使每个人才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图书馆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优胜劣汰,提高馆员的紧迫性、积极性。同时,图书馆还应建立社会人才引进机制,采取外聘顾问、专项合作等形式,面向社会寻求智力和人才支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文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罗昌娴.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扩大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2(20):92-93.
[2] 李夏楠.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定位[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218-219.
[3] 李宏巧.文化体制改革形势下破解公共图书馆发展困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5):157-159.
[4] 孙建华.深化改革 增强服务能力 推进图书馆事业有序发展:黑龙江省图书馆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阶段进展[J].图书馆建设,2010(9):114.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