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河油田长8超低渗油藏水平井注水开发试验效果评价

2016-06-28吴锦伟周思宾张本艳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年2期

吴锦伟,周思宾,张本艳,尹 超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6)

红河油田长8超低渗油藏水平井注水开发试验效果评价

吴锦伟,周思宾,张本艳,尹超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6)

摘要:红河油田长8超低渗油藏先期利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进行天然能量开发,存在递减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为明确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对注水开发试验区的井网井距、注采参数等进行跟踪评价,采用理论计算、相似油藏类比和矿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就避免快速水窜、确保有效注水开展研究,明确了现有井网井距及油藏工程参数进一步优化的原则:①平注平采优于直注平采;②注采井距一般应大于700 m;③宜采用温和注水,单井注水压力应小于15 MPa,单井日注水量应控制在15~20 m3。基于研究成果,在红河油田长8油藏采用抽稀井网、适当扩大现有井距的方式,对其它的6个井组提出了油藏工程参数优化建议。

关键词:红河油田;长8储层;超低渗油藏;水平井注水

红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角,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是该区块的主要含油层系,有利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构造上位于天环向斜南端,总体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构造趋势,局部发育小型鼻状隆起[1];受盆地边缘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内发育多组北东向、北西向断层,与局部天然裂缝较发育有一定关系。

长8储层岩性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基质储层平均孔隙度10.5%,平均渗透率0.35×10-3μm2。部分井钻遇天然裂缝,岩心呈中等、轻微破碎,裂缝延伸方向以NE向为主。长8储层物性对含油性控制较明显,为典型的超低渗裂缝性致密岩性油藏(K<1×10-3μm2)[2]。

与直井相比(直井初产油1.5~2t/d),利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大幅提高了单井初产(水平井初产油8~10t/d)。由于长8地层压力系数低(0.6~0.8),初期年递减大于45%,依靠水平井弹性能量开发采收率低(1%~2%),经济效益差。为进一步落实有效开发方式及合理技术政策,优选红河油田中部进行水平井注水开发先导试验,分别开展了直注平采(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和平注平采(水平井注水、采油)试验。

1注水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针对超低渗致密油藏的注水开发,国内较成功的是长庆西峰、镇北以及安塞等油田[3-5],这些区块更靠近鄂尔多斯盆地中心,烃源岩品质和厚度、主力油层的物性和含油性均要好于红河长8油藏。另外,天然裂缝相对欠发育也是注水开发成功的优势之一。如安塞油田的王窑区东部、坪桥区、候市区东部局部也发育天然裂缝,容易造成裂缝线上油井快速水淹,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6]。

1.1可行性

超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获得成功,主要与储层的水敏感性、润湿性、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以及储层的吸水能力等密切相关。

红河油田长8储层黏土矿物以绿泥石(平均35.3%)、高岭石(平均26.5%)、伊利石(平均20%)和伊蒙间层(平均18.1%)为主,总体呈弱水敏[7]。同时根据油水相渗实验结果可知,长8储层平均束缚水饱和度33.0%,等渗点含水饱和度53.3%,储层润湿性为弱亲水性。

天然裂缝是注水开发中容易发生水窜、造成油井快速水淹的不利因素。长8储层以孔隙型储层为主,局部发育有天然裂缝。结合已有注水井的吸水能力测试结果:Ⅰ类储层(渗透率>0.46×10-3μm2)吸水能力最好;Ⅱ类储层(渗透率>0.3×10-3μm2)吸水能力中等;Ⅲ类储层(渗透率<0.3×10-3μm2)吸水能力较差。总体上看,长8油藏中的Ⅰ、Ⅱ类储层适合进行注水开发。

1.2必要性

水平井虽然大幅提高了单井初产,但后期地层能量严重不足。通过调研其它油田在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方面获得的成功经验,目前大多采用直井超前注水开发,或者直注平采。利用水平井进行规模注水开发大多处于数值模拟阶段。美国俄克拉荷马州Glenn油田开展了类似的试验项目[8],而采用滞后注水且矿场试验成功的实例目前鲜有报道。针对红河油田长8油藏开发现状,在现有井网基础上开展针对水平井的注水开发试验意义重大。

2水平井注水开发特征

红河油田长8油藏初期以弹性能量开发为主,水平井平均井距为350m左右。目前注水试验是在现有井网上进行优化,且均为滞后注水。当前实际形成的注采井网有直注平采、平注平采两大类,每一类根据注水井与采油井的所处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两小类。其中井网a为水平井段内注水,井网b为水平井端点注水;井网c为水平井平行井网,井网d为水平井交错井网(图1)。

2.1直注平采

2.1.1段内注水

H37P26井组为该井区最先实施的直注平采段内注水试验(图2a),注采方式为“4注3采”,属于井网a型,开发层位为长812小层。实钻长812砂体厚度15.2m,储层渗透率(0.30~0.51)×10-3μm2,以Ⅰ、Ⅱ类储层为主,平均井距为450m。该井组于2014年初开始注水,当时3口水平井已生产超过1年时间,属于滞后注水。由于天然裂缝局部发育,加上水平井人工压裂缝,H105-29、H105-44、H105-45井初期日注水量9~12m3,注水压力10~13MPa,导致H37P26井于2014年6月含水上升、氯根下降,表现为水窜,后3口井经停注、间歇注水,H37P26井含水得到控制;而H105-43井一直正常注水,日注水量保持在4~6m3,H37P26井见效明显。

图1 红河油田长8油藏注采井网形式

另外2口水平井中,H37P27井初期含水也上升,表现为水窜,后期产量、动液面缓慢下降,注水见效不明显;H37P24井一直保持低液量,暂未见效。对比分析认为:①天然裂缝发育时,直注平采井距偏小,易发生水窜;②为防止水窜应采用温和注水,段内注水时直井日注水量宜控制在5m3左右,注水压力宜控制在10MPa以下。

2.1.2端点注水

Z23井组为典型的端点注水井组(图2b),注采方式为“1注4采”,属于井组b型。实钻长812砂体厚度13m,储层渗透率(0.20~0.37)×10-3μm2,以Ⅱ、Ⅲ类储层为主,局部天然裂缝发育。该井组中Z23井初期日注水量18~27m3,注水压力13.0~14.1MPa,注水4个月后,距Z23井730m的H37P68井明显见效:产液、产油均明显上升,含水下降,之后适当降低日注水量,保持在15m3左右。井组中另外3口井,H37P65产量略有上升,主要是含水上升较快;H37P66、H37P67井与注水井井距较近(<300m),均发生暴性水淹。对比分析认为:①注采井距>700m,见效机率大;②端点注水时直井日注水量宜控制在10~15m3,注水压力宜控制在15MPa以下。

图2 p7P26井组、Z23井组、p7P12井组平面图

2.2平注平采

H37P12井组为该井区的一个直注平采井组(图2c),注采方式为“1注3采”,包含了井组c型和d型。实钻长812砂体厚度14.2m,储层渗透率为(0.31~0.49)×10-3μm2,以Ⅰ、Ⅱ类储层为主,H37P12井与H37P39、H37P13井距分别为475m、362m,A端与H37P14井A端距离为97m。该井组中H37P12井于2014年初开始注水,初期日注水量10m3左右,注水压力11~12.7MPa。注水后位于南部的H37P14井很快就见到效果:产液、产油量明显上升,含水下降,动液面和氯根均无明显变化。而位于侧向上的H37P39井、H37P13井由于井距过小,且水平井均已压裂,注采井之间缝网系统复杂,导致2口井均被水淹。分析对比认为:①平注平采中,交错排状井网(井网d型)优于平行排状(井网c型);②平行排状井网的井距小于700m时,发生水窜机率大;③水平井采用温和注水(日注水量控制在10~15m3、注水压力控制在11~13MPa)时,采油井见效明显。

3井网井距

3.1井网形式

研究资料表明,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井网井距优化,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奥斯汀白垩岩裂缝型低渗透油藏,该项研究对直注平采、平注平采的4种典型井网均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与对比(表1)。

表1 不同注采井网10年末开发指标预测

取数值模拟中水平井段长600m结果与红河油田长8油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平注平采的注水波及系数(78%~79%)明显高于直注平采(12%~71%);②平注平采(24%~25%)采出程度高于直注平采(3.3%~21%)。

从长8油藏实际已开展的直注平采、平注平采试验效果来看,两类注采方式均能见效,但直井注水极易发生水窜(其中H37P26井组的4口注水直井已有3口发生水窜),油井见效期短(直注平采小于3个月,平注平采最长达5个月),平注平采总体上优于直注平采。

3.2井距

3.2.1水平井压裂后的极限注采井距

通过人工压裂缝监测,红河油田长8水平井平均压裂半缝长120m左右。综合考虑注水井井口压力、油井的液面高度、原油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压裂半缝长等因素,当天然裂缝不发育时,极限注采井距为352m;当天然裂缝发育时,注采井距的优化变得较为复杂。红河油田长8水平井互相压窜的井距主要集中在400~500m,而当井距大于700m时,互相之间没有压窜,为较合理的注采井距。

3.2.2单井控制储量法

根据单井经济极限累积产量和预测的采收率水平,确定不同开发方式下的单井极限控制储量,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储层的储量丰度,测算不同储量丰度下的极限开发井距[9]。计算结果表明,当原油价格为80美元/桶时,水平井段长按850m计算,极限井距需要大于700m。

3.3矿场试验结果

矿场试验井组中相邻水平井均有不同程度的见水特征,其中注水井H37P12井与采油井H37P39井和H37P13井距分别为475m、362m,井距过小(<700m),且水平井均已压裂,注采井之间缝网系统复杂,导致2口井均被水淹。

因此在井距优化上,建议在现有实际井距(平均382m)基础上,采用抽稀部分井转为注水井,扩大合理注采井距至700m以上。

4注水参数优化

4.1地层能量保持水平

长庆西峰、镇北、安塞等油田超前注水开发的经验表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在110%左右时采油井进行投产,开发效果最好[10]。而对于红河油田长8油藏来说,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经验,若要满足油井正常生产,地层能量应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水平的85%以上[11]。同时根据长8储层应力敏感分析,当地层压力逐步减小时,随着上覆岩层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不断增大,储层渗透率明显降低。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当ΔP达到15MPa时,裂缝完全闭合,导流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应及时进行注水以补充红河油田长8油藏的能量。

4.2合理井底流压及生产压差

由国内外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经验可知,一般生产井最低流动压力为饱和压力的50%,但是不能低于饱和压力的2/3,否则就会使得生产井脱气半径增大,导致油层渗透能力明显降低[12]。红河油田长8油藏饱和压力6.5MPa,合理井底流压应大于4.3MPa。

同时由于低渗透油田油井采油指数小,油井见水后采液指数又大幅度下降,要保持一定的产能,必须要保持较大的生产压差。IPR曲线显示,当含水率在70%~90%时,合理流压为5.0~10.5MPa。长8油田目前地层压力16.8MPa,合理的生产压差为6.3~11.8MPa。

4.3注水压力及合理配注

注水压力主要受地层破裂压力的限制,根据开发经验,一般不能大于破裂压力的80%~90%[13],长8地层破裂压力为40MPa左右,最大井底注水压力为34MPa。同时考虑水嘴压力损失、井筒摩擦阻力、静水柱压力等,红河油田长8注水井井口最大注水压力为15MPa。例如在H37P12平注平采井组中,H37P12井稳定注水时,平均日注水量10.2m3,平均注入压力11.9MPa;当注入压力大于15MPa,日注水量大于20m3时,相邻的采油井H37P13井含水迅速上升至90%以上,发生暴性水淹。

在剖析红河油田长8已有的注水试验井组效果后,按照“抽稀现有井网、确保有效注水”的原则,明确了适合长8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对该井区其它6个低产低效井组提出了整体优化建议,为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5结论

(1)红河油田长8超低渗油藏水平井注水开发已有部分井见效,表明利用水平井进行注水开发,是延缓递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方式;

(2)立足已有的水平井井网,通过抽稀部分水平井,适当扩大现有井距,采用平注平采的方式要优于直注平采,且水平井注采井距应大于700m;

(3)通过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应不低于原始地层压力的85%;

(4)长8超低渗油藏适合温和注水,水平井单井注水压力应控制在15MPa以下,单井合理日配注量应低于15m3。

参考文献

[1]徐梦龙,何治亮,尹伟,等.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8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36(2):240-247.

[2]李道品,等.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4-9.

[3]王小琳,武平仓,韩亚萍,等.西峰油田长8层注水现状及投注措施效果[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3):344-348.

[4]杨欢,罗跃,姚斌,等.镇北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11):129-131.

[5]金拴联,蒋远征,杨秋莲,等.安塞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J].西北地质,2008,41(1):115-119.

[6]李宇征,戴亚权,靳文奇.安塞油田长6油层注采调整技术[J].海洋石油,2002,23(3):55-62.

[7]李道品,等.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63-67.

[8]李炼民,赵坤山.应用水平井注水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J].国外油田工程,2007,23(11):19-29.

[9]宋传真,刘传喜,徐婷,等.低渗孔隙型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开发对策-以叙利亚O油田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36(2):297-305.

[10]魏美吉.华庆油田长6油藏有效驱替极限注采井距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0:56-57.

[11]张鹏.谭家营油田长2油藏合理注采井网的确定[D].西安石油大学,2011:47-48.

[12]张祥吉.超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1:11-14.

编辑:李金华

文章编号:1673-8217(2016)02-0099-04

收稿日期:2015-07-02

作者简介:吴锦伟,1982年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技术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碎屑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项目(2011ZX05002)。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