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方水土一方人

2016-06-28景志刚

资源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历土地

◎景志刚



一方水土一方人

◎景志刚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时至今日,在我国多数地方的传统婚俗中,“拜天地”这一仪式仍然不可或缺,敬畏上天、感恩大地、崇拜祖先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俗,既传承着历史渊源,又具有地域特色。“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经历了漫长的农耕社会,从黄土地上、黄河岸边走出来的炎黄子孙,把先祖们深厚的土地情结,一代一代地传承到今天。

○ 春祈秋报说社祭 ○

社祭,是古代中国祭祀土地神的传统仪式。在原始的农耕时代,出于对土地化育万物的崇拜与敬仰,祭祀土地神的仪式很早就出现了。从封土为社、以石为社、以木为社的自然崇拜,到人格化的地母崇拜,社祭随着国家的形成而演变。到了夏商周时代,为了彰显治土治民统治权的合法性,社祭被列为国家最高的祭祀礼制。

西周时期,与分封诸侯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建立了不同等级和地域大小的社祭体系。“王侯乡、遂、都、鄙之社,并为公社;置社则为私社。”这里所谓的“公社”,是指官方所办不同等级的社,祭祀活动庄严、隆重,告祭天地和先祖,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私社”为民间所设立,祭祀活动简朴、随意,主要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赐福平安,但其立社与祭祀活动也要受到国家的监督。进入春秋战国,周王室日落西山,诸侯群雄并起,社祭作为中央政权的礼制逐渐衰微,民间社祭活动开始占据主流。

春社图(张培敦 1829年作)

旧时社祭的日子称作社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才分为春、秋二社。立春后的第5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为秋社,民间多以农历二月初二为春社日期,也有以道教中后土娘娘的神诞之日农历三月十八为春社之日。春社、秋社的功能各有侧重,即所谓的“春祈秋报”。春社重“祈”,在农事兴作的季节,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重“报”,在硕果累累的季节,报答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庇佑,并希望来年获得更好的收成。

社祭进入民间以后,逐步从敬神、拜神、祈福的神圣性宗教活动转化为一个全民狂欢的世俗性节日。在一些地方,每逢春社之日,迎神赛社、祭社神、闹社火、演社戏、饮社酒、食社饭、分社肉、停针线、回娘家等习俗,无不体现了社日的大众化和娱乐化。唐代张籍在《吴楚歌词》中描写当时年轻女子过社日的情形:“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南宋陆游在《社鼓》中更是表现出了社日的盛况:“社肉如林社酒浓,乡邻罗拜祝年丰。太平气象吾能说,尽在咚咚社鼓中。”鲁迅在《社戏》一文中也写道:“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文章生动地描述了民国时期绍兴乡村的社戏场景。

○ 风调雨顺祈年丰 ○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以农立国,土地寄托了农家百姓一生的希望。各地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我国许多农历传统节日,也都或多或少与土地有关。

古人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作“年”或“过年”。“年”作为历法单位,最初是指谷熟的一个周期。“年,谷熟也”,“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古文中“年”字,就是成熟的谷穗形状。在这辞旧迎新重要的节日,忙碌的人们结束一年的劳作,除阖家团圆、祭拜祖先之外,报祭诸神、祭天祈年就成了重要的年俗。社神、稷神、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共享人间香火,福佑新的一年更加兴旺发达。

立春意味着残冬逝去、万物复苏,是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鞭打春牛”是汉民族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早在周代就有“出土牛以送寒气”的记载。立春之日,用泥捏纸粘,做成象征劝农春耕的假牛,称为之“土牛”或“春牛”,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鞭打春牛,后来也叫作“打春”或“鞭春”。

开耕是一年农业生产的开端,许多地方都有相应的祭祀和祈福仪式。如:广西南部的壮族称农历二月初二为开耕节,亦称开耙节、开秧节、插秧节。乡谚云:“过了二月二,犁头要下地”,表示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家家户户做大汤糍,预祝好兆丰年。在广东瑶族地区,将三月初三定为开耕节,又称踏青节、许愿节。这一天,瑶家必杀鸡、磨豆腐敬奉祖先,向盘古和祖先许愿,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秋为农历八月十五,时值秋分前后,庄稼已经收割入仓。古人认为,月属太阴之精,为地神所化,具有主宰植物生命和生长的神性。历代帝王均有祭月拜月之礼,民间则盛行团圆赏月的习俗。台湾一些地方更是将中秋与秋社合并,共同祭拜土地神。《台湾府志》记载:“中秋,祀当境土神,俗尚与二月同,盖春祁秋报之意。是夜,士子递为燕饮赏月,制大面饼一块,中以红朱涂一元字,用骰子掷以夺之,有秋闱夺元之想。”

内乡县衙打春牛

广东连南千年瑶寨开耕节

祈雨也是与土地有关的农事祭俗。在古代汉民族的传说中,大地干涸、赤野千里,罪魁祸首是旱魃,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旱魃为虐,如倓如焚”的记载。对旱魃的肆虐,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除之而后快。在福建一带,遇到天旱之时,人们搭建戏台,上面摆放旱魃的纸像,将其杀掉以求大雨。在山东一些地方,过去每遇干旱,把新埋的尸体当旱魃来打的风俗也十分普遍,鲁中一带乡村中烧旱魃习俗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还有更多的地方,供奉龙王等一些司雨的神灵,祈求降雨以解旱情。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在为官一方时,主持本地祈雨活动,写下了不少祈雨诗文,如:唐代柳宗元的《雷塘祷雨文》、李商隐的《郑州祷雨文》,宋代曾巩的《泰山祈雨文》《泰山谢雨文》、苏轼的《祈雨社稷诗》《中大乙宫祈雨青词》等。

○ 择善而居慎动土 ○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宅平安事关家庭的聚散离合、生老病死甚至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上到皇亲国戚、名门望族,下到文人士子、布衣百姓,对住宅建造都十分重视。特别是在择居选址、动土奠基、落成迁居等大事上,往往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来祈求平安。

动土又称“起土”。古人相信每一处土地都有土地神护佑,在建造房子或整修房子时,如果必须动工挖土,就有可能因触怒土地神而招来灾祸。因此,在动土开工前,必定要选择适宜动土的良辰吉日,准备供品、纸钱祭拜土地神,以祈求顺利平安。除了祭拜土地神,有的为了祈求施工期间一切顺利,还会祭拜工程建筑的祖师爷鲁班。时至今日,多数地方虽然不再祭拜土地神,但许多大型工程都要举行动土奠基仪式,在施工地点砌上一个土堆,在土堆上立起奠基碑,参加奠基典礼的人士将绑有红彩带的铁锹插入土堆,做锄土、堆土的动作,表示工程正式开工。

不仅开工建设需要祭天拜地,竣工迁居也需要酬谢土地神,称为“谢土”或“解土”。东汉王充在《论衡•解除》中记载:“世间缮治宅社,凿地掘土,功成作毕,解谢土神。”谢土一般由风水师主持,事先选好良辰吉日,主人事先做好相关准备,风水师画符祷告,设坛诵经,烧香化裱等。也有的将乔迁与谢土一并举行,新宅落成之后,择吉日乔迁新居,亲友送礼祝贺,主人敬奉土地神,祈求保佑平安。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地方,至今都还保留着谢土的遗风。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林林总总、异彩纷呈。正是这各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风俗,在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厚重的土地文化涂下浓墨重彩,使今天的我们在一砖一瓦、一缕一线中体味昔日故土的温情。

郑州京沙快速路动土仪式

(作者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猜你喜欢

农历土地
我爱这土地
“土地托管”让荒芜土地绿起来
土地
闰的故事
贵州各地节庆一览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日历
过 年
农历新年精选“淘”特辑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