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要素禀赋与我国出口贸易关系分析

2016-06-27王振宇李秋萍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

王振宇++李秋萍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1983-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平稳性和协整检验方法,建立ECM模型和计量回归模型,量化知识投入与出口额的关系,并从行业角度进行细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要素的确是影响出口的关键因素,知识增长与我国出口贸易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知识增长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为0.707,即每增加1单位知识投入,出口额就会上升0.707个单位;纺织品、贱金属制品、矿产品、食品的出口额与知识增长投入的关系并不显著,而其他行业产品与知识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仪器及设备、机械器具和运输设备等相对其他产品更加显著。

关键词:知识增长 要素禀赋 出口贸易

引言

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各行各业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国际贸易中也是如此。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贸易比重逐渐增大,很多跨国公司更是利用其先进的知识研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新型产品来获取暴利。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出口额逐年上升,2014年度出口总额达到23427.5亿美元,连续两年高居世界第一,已然成为贸易出口大国。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知识和技术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它们的出口贸易额中高新科技产品作出了绝大部分贡献,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很小。超强的创造力和高新技术确定了它们的“行业领导”地位,加速了经济发展,这是它们能够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样“知识创造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也不甘落后。201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占货物贸易总额的95.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为66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19%,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到2234.75亿美元,同比增长7.6%,位居世界第五。尽管如此,中国在知识禀赋的国际贸易中,相对美国等高科技密集的发达国家来说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中国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如何迅速提高本国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水平,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比较优势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实证研究知识要素禀赋与我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1983-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平稳性和协整检验方法对知识增长与我国出口贸易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通过建立ECM模型和计量回归模型,量化知识投入与出口额的关系,并从行业角度细分研究知识增长对我国各行业产品出口的影响。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Patricia Higino Schneider(2005)通过4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70-199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高技术贸易起着决定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和外商直接投资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作用。Wei-Bin Zhang(1994)提出一个简单的动态经济框架来处理消费者偏好与经济结构、资本和知识的内生性积累、国际贸易之间的动态交互矛盾。通过勾画一个部门和两个国家的动态经济框架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这个简化情况下,模型也可以表现出独特的平衡或多重平衡,每个平衡根据知识创造和使用的特点不同可能稳定或不稳定。Oscar Afonso(2012)扩展了一般均衡的内生增长模型,这凸显了贸易引发的独立扩展机制,南北科技知识传播影响了技术-知识的偏差和国内收入差距的路径,与市场规模效应相反。Shoji Haruna,Naoto Jinji等(2010)研究一些亚洲国家即韩国、中国和印度等,探讨技术扩散和其行业经验与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专业化与技术扩散有显著的相关性。Francisco Cabo,Guiomar Martín-Herrán(2014)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依赖自然资源禀赋和自身在新技术的投资。还有一种情况,它可以依靠与一个技术先进的国家贸易作为技术扩散通道。Slavo Radosevic,Keith Pavitt(1999)认为各个国家的贸易模式受到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动的影响。Naoto Jinji,Xingyuan Zhang等(2015)通过对55个国家1995-2006年的样本,实证分析了双边贸易模式和国际技术外溢效应之间的关系。发现技术溢出的大小根据两国贸易模式显著变化。具体而言,相比垂直产业内贸易而言,横向产业内贸易与技术外溢更加相关;技术溢出最小的时候,贸易模式为产业间贸易,技术差异会促进贸易。Casillas Jose C、Barbero Jose L和Sapienza Harry J(2015)将独立小规模的公司作为样本,分析知识、学习和战略意图对出口强度的影响。通过检查知识的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学习,发现除了学习的预期直接影响之外,不同形式的知识和学习还可以互动塑造国际化的步伐。此外还表明,现有的外国知识影响年轻公司的出口强度,替代学习和经验学习对出口的影响强度是受制于企业的战略意图。

(二)国内文献综述

苏志庆、陈银娥(2014)通过构建知识贸易模型发现:贸易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但是贸易保护政策会给它们带来不利影响;但一味依赖贸易引进技术并不能达到反超目的。余长林(2011)运用工具变量和系统GMM方法发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会促进我国知识密集型行业的进口,且这一影响对发达地区知识密集型行业更明显。唐平娟(2006)首次提出知识禀赋的概念,并通过协整和格兰杰因果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知识投入与进出口总额和出口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是知识增长进口总额和出口结构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却不是出口总额的格兰杰原因。

通过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较多地研究知识产权对贸易的影响,然而把知识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屈指可数。虽然有学者系统的、较完整的将知识本身作为变量与中国的进出口关系进行了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但是没有精确的量化两者关系的数值,也没有从行业角度细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采用1983-2014年有关时间序列的数据,运用平稳性和协整检验方法对知识增长与我国出口贸易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通过建立ECM模型和计量回归模型,量化知识投入与出口额的关系,并从行业角度细分研究知识增长对我国各行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大小。

相关理论和变量选取

(一)知识与知识禀赋

随着过去几十年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俨然已经成为竞争能力衡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影响了各国重要的经济活动。夏先良(2000)认为知识差距是导致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基本力量,少数几个最具有稳定知识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个人长期成为市场上的领导者或者明星。本文认为知识是指人类活动中所有积累的经验和新创造出来的想法和技术。知识是长期储存在神经元里的、人们所知道的或能做到的一切。知识已经成为这个社会行动和生存的基础资源,它通过思想和应用有益于人类。知识这种要素不会因为被应用而减少,相反的,它会永久的增加和积累。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的组织管理理念、拥有稀缺性人才、掌握关键技术、恰当的市场营销等知识的表现形式为本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谋取超额利润。

一个在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概念框架是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即要素禀赋理论。其模型假定两个国家拥有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只生产两种产品,并且要素只在国内流动等。如果给定实际工资率,B生产中所投入的土地-劳动比率都高于A生产的相应比率(TB/LB > TA/ LA),那么B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当本国可获得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率高于外国的对应比率时,即:L/T > L*/ T*(*代表外国),那么相对外国而言,本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H-O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各国倾向于出口其国内资源充足的密集型产品。这个模型的关键吸引力在于它适合直接实证检验以准确地验证理论预言。然而,它也因为相同的消费者偏好、相同的技术水平、没有贸易壁垒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质疑。因此,本文就该模型假设贸易国之间技术水平相同这一假设提出新的概念。本文认为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不可以忽视由知识要素禀赋不同而带来的技术差异和生产率差异。因为这些差异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相对价格,从而决定一国在国家贸易中的地位。

因此,本文将知识要素禀赋融入H-O模型,使2×2×2模型变为3×3×3模型,即原模型的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变为三个国家和三种产品,其他假设均不变。为了验证这一想法,即知识增长确实会影响对外贸易,本文决定采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二)知识增长与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

本文首先要运用平稳性和协整检验方法对知识增长与我国出口贸易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如果不具有,则不可构建计量进行回归分析。由于知识是无形的,不像出口贸易总额那样,知识的增长不能进行精确的计量,因此以我国每年教育经费总投入作为知识增长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83-2014年,其中教育经费总投入以EI表示(1990-2014年的教育经费总投入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但是由于1983-1989年之间的数据在统计年鉴中未取得,因此,1983-1989年间的数据是通过世界银行网站http://data.worldbank.org.cn/中国“教育公共开支总额、总数(占GDP的比例)”与中国历年的GDP做相关计算获得),出口额以EXP表示,单位均为亿元(统计年鉴中与出口相关的金额单位都是亿美元,为了消除单位带来的差异,将这些数据与统计年鉴中每年的“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相乘,使得单位都为亿元人民币,FDI数据也是作了相同的处理)。

首先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查其平稳性,本文采用的方法是ADF检验。在实际检验中,对各序列都采取对数处理以消除差异性(即为lnEI和lnEXP),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对lnEI、lnEXP的水平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10%的情况下,ADF检验值都大于临界值,说明lnEI、lnEXP序列是非平稳序列。而这两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所以lnEI、lnEXP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并且可以进行EG协整检验,EG协整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的ADF的检验值(-1.913656)在Prob.*为0.0542时小于临界值(-1.610400),所以在显著性水平10%,lnEI与lnEXP存在协整关系,即教育投入与我国出口贸易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三)误差修正模型

由于知识增长(教育投入)与我国出口贸易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故可以建立ECM模型。首先,以lnEXP为因变量,lnEI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处理,得到以下方程:

方程(2)估计结果表明,ecmt-1的系数为(-0.181245),说明上期与均衡关系之间的偏离在本期有得到18.1245%的校正,但是校正时间较为缓慢。

以上实证研究仅分析知识要素为单一变量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得出结论:知识确实是影响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为了更准确的量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加入更多与出口相关的变量。

(四)变量选取

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选取了除知识增长之外的另外4个变量作为出口模型的自变量:一是劳动成本要素,一个国家如果在劳动成本要素上存在禀赋,可以通过降低产品成本,使该产品会具有相对价格优势,从而使得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前列,本文采用职工总工资(Wage)表示劳动成本;二是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FDI可以给流入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提高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增加出口贸易额;三是本国经济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贸易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本文用GDP来表示;四是固定资产投资(PA),很多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固定资投资的增加可以有效的促进出口贸易,本文将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资本要素的投入(以上变量单位均为亿元)。

对上述四个变量同样进行对数处理(lnW、lnFDI、lnGDP、lnPA),然后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lnW、lnFDI、lnGDP、lnPA序列在显著性水平为10%的情况下,ADF检验值都大于临界值,说明lnW、lnFDI、lnGDP、lnPA序列是非平稳序列。而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所以lnW、lnFDI、lnGDP、lnPA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验证这些变量是否可以作为出口的自变量,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2.574373)在5%显著水平下小于临界值(-1.952066),所以lnEI、lnW、lnFDI、lnGDP、lnPA与lnEXP存在协整关系。

式(3)中EI、GDP、FDI、PA、W分别代表知识增长(教育投入)、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职工工资总额,μ是残差,i=0表示总出口额,i=1,2,3…表示各行业的出口额。将相应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回归,最后得到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知识增长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存在显著影响,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0.707,即增加1单位的知识投入,会增加0.707单位的出口额。

(二)知识增长与各行业出口额的关系

通过以上相同方法,将知识增长与各行业的出口额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玻璃制品”的出口额与知识增长、GDP、劳动成本以及资本投入相关,而与FDI关系并不显著。其中该出口额受知识增长的影响最大,因为LnEI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高达1.781,呈同向变动关系,即每增长1单位的知识,“玻璃制品”的出口额就会上升1.781个百分点。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玻璃制品”的出口额与劳动成本成反比,劳动成本每降低0.898个单位就会增加1单位的出口。与此同时,每增加1单位资本投入也会增加0.891个单位的出口。值得注意的是,“玻璃制品”的出口额与GDP成反比,这个现象与“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相似。这是因为这些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污染性较大。在我国还处于落后时期时,发达国家企业为了规避本国昂贵的环境治理费,将这些高污染行业转移到我国,而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忽视了这些行业对环境的破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于是要求这些行业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改善环境,因此它们与知识技术关系很密切。又或者关闭高污染企业或将这些行业转移到别的落后国家,从而这些产品的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减少了。“照相和医疗用仪器及设备等”出口额主要与资本投入有关,其次是劳动成本和知识增长,它们的系数分别为1.076、-0.975和0.892。从数值上来说,三者相差并不大,说明这些产品要素投入比较平均。这个情况与“机器、机械器具等”、“运输设备”相似。这是因为这三个行业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一定的知识技术水平和高成本的人工费用。“纺织品”、“贱金属制品”、“矿产品”、“食品”的出口额与知识增长投入的关系并不显著。其中,“纺织品”主要与劳动成本相关,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贱金属制品”除了受劳动成本影响之外,还受资本投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39和1.28,说明两者对出口额的影响相近。“化学工业制品”主要与知识增长、资本投入与FDI引进相关,与劳动成本和GDP的关系并不显著。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运用平稳性和协整检验方法,发现知识要素的确是影响出口的关键因素,知识增长与我国出口贸易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将知识增长、GDP、FDI、固定资产投资额、工资总额作为自变量,出口额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发现知识增长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高达0.707,即增加1单位知识投入,出口额就会上升0.707个单位;通过分行业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纺织品、贱金属制品、矿产品、食品的出口额与知识增长投入的关系并不显著,而其他行业产品与知识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玻璃、塑料及橡胶制品、仪器及设备、机械器具和运输设备相对其他产品更加显著。

因此,我国应该增加对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教育投入,提高我国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水平,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比较优势。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为提高我国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我国各地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高水平人才;刺激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加大R&D投入,促进知识产权化;加强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紧跟网络时代的步伐,加快知识传播。

本文将知识要素作为变量,研究其对我国出口额和各行业出口额的影响,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由于知识太过抽象,本文将教育投入代表知识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可能会存在些许偏差,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因此,找到更权威、更准确的方法来量化知识,是本文拟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的改进。

参考文献:

1.Patricia Higino Schneider.International trade,economic growt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 panel data study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8

2.Wei-Bin Zhang.Knowledge,growth and patterns of trade[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4,28

3.Oscar Afonso.Scale-independent North-South trade effects on the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bias and on wage inequality[J].Review World Economics,2012,148

4.Shoji Haruna,Naoto Jinji,Xingyuan Zhang.Patent citations,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vidence from Asian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0,34(4)

5.Francisco Cabo,Guiomar Martín-Herrán.On the Effect of Resource Exploitation on Growth:Domestic Innovation vs.Technological Diffusion Through Trade[J].Dynamic Optimization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2014,15

6.Slavo Radosevic,Keith PavittTrade.Technolog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Post-Socialist Countries:an Introduction[J].Innova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Post-Socialist Countries:A Quantitative Approach,1999,20

7.Naoto JinjiXingyuan Zhang,Shoji Haruna.Trade patterns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evidence from patent citation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15,151(4)

8.苏志庆,陈银娥.知识贸易、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4(8)

9.余长林.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的进口贸易增长—基于扩展贸易引力模型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11(6)

10.唐平娟.知识禀赋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6

11.夏先良.知识论:知识产权、知识贸易与经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12.Gregor Slavicek.Knowledge-thought-contemplation: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a society of knowled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 occlusion medicine,2009,2(4)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