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多维协同发展探究
2016-06-27张颖孙建伟
张颖++孙建伟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大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力度,早已成为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的共性特点,包括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层次较多及消化就业力水平高等,不仅可以在整个国内经济部门运营,同时还可提高经济水平的开放性,增加社会物质财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服务贸易持续增长。然而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的状态下,贸易逆差形势愈加明显。本文从分析我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结合数据与理论,探究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多维协同发展。
关键词:服务业 服务贸易 协同发展
引言
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愈演愈烈,我国经济改革的路径中,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也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完善的服务业结构,有利于服务贸易的结构均衡,彰显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阶段,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欧债危机的出现,国内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受阻,各种贸易摩擦层出不穷。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亟需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例如完善“市场倒逼发展”的机制,发展国际化战略,强化服务业与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缔造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健康路径。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服务业始终处于被忽视状态,鉴于传统的“重工业、轻服务”思想,国内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服务业的发展走向正轨,服务业的影响力也开始不断呈现。其具体表现为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对GDP的贡献度不断提升等,如表1所示。
(二)服务业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
从就业结构的不同,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我国在服务业的发展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如表2所示,通过对比2005年与2012年世界各国和地区按三次产业划分就业人员的构成情况,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服务业方面,全球发达经济体不仅有着较高的就业率,而且增幅也非常大。
伴随着服务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服务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力不断涌向第三产业。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高达2/3左右,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服务业的作用毋庸置疑。虽然我国服务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仅占全国就业人群的33.20%,仅为发达经济体的二分之一。所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比,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空间还很大,有待进一步推动。
(三)我国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过于稳定且区域化差异严重
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攀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该越来越大。然而通过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观察发现,依照新行业分类情况,我国服务业在内部行业结构发展方面并没有太大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在各个内部结构发展方面,占比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有所下降,金融业与房地产行业占比不断攀升。
纵观全国服务业发展,还存在着区域差异较大的情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态势不同,导致了服务业发展不均的状态。我国东部地区的服务业产值一直领先,甚至比西部多四倍有余,可见我国服务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化差异。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规模不断增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是从发展速度来看,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1982年时仅为44亿美元,而服务贸易量在十年发展进程中,到1992年之时,该数值便接近200亿美元。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迎来了突破性增长,短短几年的时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便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 1982-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增值已超一百倍之多。
(二)长期贸易逆差情况
1982-1991年,我国的服务贸易差额始终保持在贸易顺差状态。但就在1992年,却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情况,逆差额为1亿美元。虽然在1994年,出现了一次6亿美元的顺差转机,然而随后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且数额不断攀升,这种趋势一致延续至2013年。2008-2013年,仅短短五年的时间,贸易逆差达之前的十倍之多,达到了惊人的1185亿美元。与此同时,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近年来获得飞速发展,但是从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而言,我国的服务贸易占比依旧很低,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三)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目前大都集中于运输、旅游及建筑产业等方面,其他服务行业的规模则相对很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对比我国2012年与2013年的服务进出口分类金额,可以看出旅游、计算机与咨询等方面有所增长,但是其他方面依旧稳定。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较高的几个行业,与我国服务业竞争力较强的领域相对应,具体包括旅游、运输、咨询以及计算机、信息和建筑服务。从专业的角度而言,一个国家的服务业核心优势,往往体现于附加值较高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领域。对比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绝对优势在金融服务、许可证费用服务及版税等方面,我国还有待发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不合理情况,值得引起关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多维协同发展
(一)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服务业发展速度与规模,决定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与规模。通过对我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可以清晰的发现,在缓慢的服务业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服务贸易发展也始终处于缓慢甚至是停滞状态。而在我国加入WTO后,伴随着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也在不断攀升。相继对比1982年、1992年、2002年及2012年的服务业增加值,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大,且增长速率惊人,带动了服务贸易的规模扩大。无论是从数据角度,还是从理论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决定着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中,由于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全球化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增加了全球的服务贸易规模。从1982-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来看,随着服务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业的发展也愈加迅速,服务产品的类别也愈加丰富。由此可见,服务贸易的发展时刻制约着服务业发展。
(二)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作用与机制
在不均衡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中,就可以窥见我国服务业贸易结构受服务业结构所影响,两者发展趋势类似,包括建筑服务业行业、旅游行业及运输、批发零售行业等,虽然存在个别现象的差异,但是从宏观整体而言,并没有太大出入。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创造财富,能够提升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水平,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真实表现。在国际竞争环境中,经济竞争首当其冲,而对比中西方的服务贸易经济发展态势,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其主要服务业集中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而我国依旧以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行业为主。
服务贸易积累服务业资本,刺激服务业升级。随着服务贸易利益不断增加,国家和国外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移到服务业发展当中,更大力度的政府投资,更直接的外商投资,将会不断带动服务业的资本积累,同时为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本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我国1990年、2000年及2010年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可以清晰的看出,随着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成倍增长,服务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大,服务业的发展也愈加迅速,促进了资本流动与资本循环的情况,加速服务业的资本积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贸易国在获得利益的同时,还需要在世界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因为只有具备竞争优势,才可以获取更多利益。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业与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展现着在国际竞争中的独特优势,并且也获得了更多的贸易利益。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大在这些服务领域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希望通过科技含量、附加值的提升,强化国家的竞争优势,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争取获得更多服务贸易市场份额。以世界五百强的华为公司为例,无论是研发费用的支出,还是科研费用的累积额度,在全球激烈竞争的通讯业领域,其均有着杰出的表现。
(三)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影响
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服务贸易利益分配,影响服务贸易政策。除了在结构与规模等方面的影响外,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影响服务贸易的利益分配情况。特别是在运输业、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中,这种影响力更为明显。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利益分配情况往往取决于产业附加值与劳动力成本。目前,我国服务业更多集中于建筑行业、运输行业及邮政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在于附加值低、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以所获得的贸易出口利润也非常小。而反观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英国与法国等国家为例,这些国家的服务业则更多集中于新型产业当中,比如金融服务行业与高附加值的设计、咨询服务产业等。较低的出口利益,加上国外发达国家的较高出口利益,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情况就是在这种发展趋势中不断扩大。
英国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了推动国内产业发展,率先实施自由贸易政策,领先于德国和美国,使经济飞速发展。随后,在英国成功的自由贸易政策之下,一些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国家,也纷纷看到了服务贸易的巨大收益,认识到了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以发达国家为首的对外贸易政策层出不穷,一方面鼓励本国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以自由贸易政策强化出口贸易。面对国际经济发达体的政策变化,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调整政策,更有针对性的制定对外服务贸易政策。以2011年颁布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例,就针对我国传统的优势服务贸易行业进行了深度挖掘,纲要中清晰的指出,要不断提升运输、建筑与旅游行业的出口效益与附加值,加快推动金融、通讯、动漫及保险等行业的发展,在稳定服务贸易出口利益的同时,激发新的增长点。只有发挥我国的特色优势,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不断提升国家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才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服务贸易发展带动就业水平,引导服务业未来发展。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就业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维护国家稳定发展的根本基础,更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推动服务业就业方面,服务贸易的特殊优势在于:首先,在产品大量产出并出口的情况下,需要大量就业者的支持;其次,随着服务贸易的范围不断拓宽,服务业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可以吸纳更多就业;再次,在服务业就业弹性较高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基础越牢固,则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就越多,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就业弹性往往更大,作为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我国在近些年的发展进程中,人口红利有目共睹,集中反馈在劳动力密集型服务机构,表现出了较高的就业弹性;最后,在劳动力资源承接转移的过程中,服务贸易往往还会带来一些外包业务,无形中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带动就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1/3,且增长迅速。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能否迎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服务贸易价值,往往需要获得国际社会的确认,这是很多国家都关心的问题。所以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在参与服务贸易进程中,如果不了解国际市场需求,或者是难以提供畅销的服务,就无法获得更多贸易利益,甚至阻碍本国服务业发展。反之,如果全球服务贸易的参与国可以把握国际市场的需求,并且提供更多的畅销服务,那么必然会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目前,国际市场需求正在随着科技革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慢慢转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以,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我国正在不断加大产业升级与转型,通过均衡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希望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由此可见,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受服务贸易发展所引导。
结论
相较于国外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国内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较晚,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我国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方面,服务业的贡献度与日俱增。伴随着服务贸易规模的增加,我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结构发展的地区化差异愈加明显,并且集中于交通运输与旅游服务、房地产行业等传统领域,由于这些贸易服务行业的出口附加值较低,难以获得国际服务贸易利益,使得我国近些年的服务贸易逆差情况越来越明显,该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从理论性的角度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而服务贸易也对服务业有着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政策影响、竞争力影响与利益分配、发展速度与规模影响等。
参考文献:
1.孙文杰,沈坤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业间工资增长差异的演变及其原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4)
2.唐姣美,钟明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J].对外经贸,2015(1)
3.卫瑞,庄宗明.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J].世界经济,2015(1)
4.唐卫红.新常态下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5(25)
5.丁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9)
6.袁志刚,饶璨.全球化与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4(3)
7.冯晓玲,王孟孟.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服务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8)